濮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1题,共 5分)

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比较下列性质(用“>”、“=”、“<”填空)

①酸性 H3PO4_____H2SO4               ②酸性  HClO4______HBrO4

③稳定性 H2S_____H2O               ④稳定性H2O________HF

⑤碱性Mg(OH)2_____Al(OH)3           ⑥碱性KOH________NaOH

⑦还原性H2S_____HCl                    ⑧还原性HCl_______HBr

⑨金属性:K ______Rb               ⑩非金属性:C ________F

3、按要求填空。

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___,此时分散系呈淡黄色。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___,此时分散系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12.4gNa2R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是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

3)含有FeCl2FeCl3的混合物样品,测得n(Fe)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

4、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类型为_______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2)元素①的失电子能力比元素⑥_______(填“强”或“弱”),试从原子结构方面解释其原因_______

(3)⑥单质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工业冶炼⑥的哝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⑥的单质与浓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现有元素①的单质和⑥的单质,请简要写出比较两者活动性强弱的一种实验方案_________

 

5、下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周期表对应的化学元素。针对所列元素回答问题

(1)元素C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

(2)①元素A和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填电子式),该物质与溴蒸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溴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_ (填反应类型)。

②元素A和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能标志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是_______(填结构简式),该物质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_ (填反应类型)。

③元素A和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最简单的芳香烃是_______ (填名称)。该物质加入溴水后水层褪色,该变化属于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该物质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_______

(4)G 、H 、I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 (填离子结构示意图)。

(5)E单质在D单质中燃烧生成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元素B、C、D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 (填化学式。)

(6)I单质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6、(1)浓硫酸常用于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填“吸水性”或“脱水性”)。

(2)实验中少量钠常常保存在_______中(填“煤油”或“水”)。

(3)Al2O3能溶于强酸或者强碱溶液生成水,则Al2O3是一种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4)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5)检验某补铁剂中的Fe2+是否被氧化成Fe3+,可用_______(填“KSCN”或“H2SO4”)溶液。

(6)硫的一种氧化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氧化物为_______(填“SO2”或“SO3”)

7、氯元素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某同学探究Cl2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

操作

现象

I

Cl2通入水中

溶液呈浅黄绿色

II

向氯水中滴加Na2CO3溶液

 

III

把氯水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IV

向氯水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不断振荡

ⅰ.有白色沉淀生成

ⅱ.稍后,溶液变为无色

 

1)实验I中把Cl2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II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III的现象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推测实验IV发生的反应为:Cl2+AgNO3+_____===HNO3+AgCl↓+_____。(将反应补充完整)__________

8、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自然界中的燃烧反应、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配平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电子,则生成的体积是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3)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一种制备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

(4)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六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9、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现有以下物质:①H2O CuBaCO3Fe(OH)3胶体⑤酒精⑥CO2⑦稀硫酸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

(2)向④中逐滴加入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如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_____(填字母)

(4)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原理:4Ag+ 2H2S+O2=2X+ 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中元素,填写下列空格:

(1)在这10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2)元素②⑧⑨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元素形成的18e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3)比较元素⑦⑧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

 

11、(1)锌与稀硫酸反应是______反应。(吸热/放热)

(2)可逆反应达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在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这种状态称为________状态。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12、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探究式课堂的教学由于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某班在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少量Na2O2固体的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下试管外壁,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木条复燃,管壁微热,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马上又褪色。

针对该实验过程,很多学生对反应原理及反应过程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何溶液变红色又褪色,其原因是什么?实验现象也不能给予正确的解释,为解决此疑问,我们组织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做了一些实验加以探究。

.探究反应的原理:①Na2O2溶于水电离出Na+O22- O22- H2O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H2O2,②H2O2再分解释放出O2

1)请写出与该反应原理中的两个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褪色的原理

通过资料查阅后,溶液先变红是因为生成NaOH,之后再褪色是因为H2O2的作用(已知H2O2具有氧化性,酸性)。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猜想H2O2是如何使溶液褪色的,提出了两个假设。

2)假设甲: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H2O2具有酸性,中和了NaOH使溶液褪色。

假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这两个假设到底哪一个正确的,同学们设计了一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以下实验证明假设乙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 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30水溶液

 

______________

能使碱性溶液中变红色的酚酞褪色

实验2

在实验1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______________

使红色褪去的原因是双氧水的氧化性

 

 

 

实验二:石棉网上面有一个棉花团(内含适量浅黄色固体粉末),点燃后,导出CO2气体吹向棉花团,发现棉花团剧烈燃烧。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棉花团剧烈燃烧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13、在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中,若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制得3.55gCl2,试求:(1)反应消耗的氧化剂的质量;(2)被氧化的HCl的质量。

五、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构型呈: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HClO的结构式:___________

(2)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用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4)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Cl与S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___________

15、电子工业中常用覆铜板为基材制作印刷电路板,原理是利用溶液作为“腐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使用后的“腐蚀液”可回收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腐蚀电路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过量试剂①为___________;过量试剂②为___________

(3)鉴别滤液③中的金属阳离子,应滴加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取滤液③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溶液。填写下列表格:

序号

现象

用方程式解释现象

开始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

稍后出现白色沉淀

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红褐色沉淀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