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机抽取10名八年级同学调查每天使用零花钱的情况,结果如表,则这10名同学每天使用零花钱的中位数是
每天使用零花钱情况 单位(元 | 2 | 3 | 4 | 5 |
人数 | 1 | 5 | 2 | 2 |
A. 2元 B. 3元 C. 4元 D. 5元
2、在同一时刻两根木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竿AB=2m,它的影子BC=1.5m,木竿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了墙上,它的影子
=1.8 m,
=0.8 m,木竿
的长度为( )
A.3 m
B.3.2 m
C.3.4 m
D.3.6 m
3、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和
相交于点
为
边中点,
,则
的长为( )
A. B.
C.
D.
4、已知菱形的边长为5cm,一条对角线长为8cm,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
A.3cm
B.4cm
C.6cm
D.8cm
5、下列代数式中,是分式的是( )
A. B.
C.
D.
6、如图,菱形ABCD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点E是DC边上的中点,连接OE,OE=5,BD=12,则菱形的面积为( )
A.96
B.48
C.192
D.24
7、下列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为了了解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如图),那么关于该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众数是9
B.中位数是9
C.平均数是9
D.锻炼时间不高于9小时的有13人
9、为了解某校八年级3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8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320名学生的全体是总体
B.8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
D.8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10、如图,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
是菱形
B.当时,
是菱形
C.当时,
是矩形
D.当时,
是矩形
11、如图,直线交坐标轴于
两点,则关于
的方程
的解为________,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_.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_.
12、王大雷准备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台英语复读机,他现在已存有45元,计划从现在起以后每个月节省30元,直到他至少有300元.设x个月后他至少有300元,则可以用于计算所需要的月数x的不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
14、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15、已知AB两港航程为75.2km,快艇从A港出发顺流匀速驶向B港,同时一艘小船从B港出发逆流匀速驶向A港(小船到达A港后就停止航行),行至某刻快艇发现有重要货物忘带,立刻原路返回A港口装载(装货时间忽略不计),然后继续顺流驶向B港,到达B港后又逆流匀速返回A港,若快艇和小船在静水中都保持各自速度不变两船之间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两船第二次相遇时的地点与B港口相距_____km.
16、若关于x的不等式mx-1>0(m≠0)的解集是x>1,则直线y=mx-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
17、不等式4x﹣6≥7x﹣15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______.
18、代数式有意义时,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
19、一组数据共有100个,分成四组后其中前三组的频率分别是0.14,0.20,0.36.则第四组数据的个数为____.
20、如图,在▱ABCD中,BD为对角线,E、F分别是AD、BD的中点,连接 EF.若EF=3,则CD的长为_____________.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一动点E,且满足PE=AO.
(1)当点C在线段OB上运动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
(2)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秒时,求此时四边形ADEC的周长是多少.
22、如图,在三角形 中,
是
边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
于点
和
,
,求证:
是等边三角形.
23、如图,直线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
,与y轴交于点B.
(1)求的值;
(2)已知=
过(2,6)点,求当
时x的取值范围.
(3)设点P的坐标为且
,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
和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当C,D间距离小于或等于4时,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2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是不等式组
的一个整数解.
25、我们规定:一组邻边相等且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叫作“完美四边形”.
(1)在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正方形中,一定为“完美”四边形的是 (请填序号);
(2)在“完美”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连接AC.
①如图1,求证:AC平分∠BCD;
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以下两种想法,证明AC平分∠BCD:
想法一:通过∠B+∠D=180°,可延长CB到E,使BE=CD,通过证明△AEB≌△ACD,从而可证AC平分∠BCD;
想法二:通过AB=AD,可将△ACD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D与AB重合,得到△AEB,可证C,B,E三点在条直线上,从而可证AC平分∠BCD.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证明AC平分∠BCD;
②如图2,当∠BAD=90°,用等式表示线段AC,BC,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