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在△ABC 中,∠C=90°,以点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BC于点M、N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过点P作线段BD,交AC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则下列结论①CD=ED;②∠ABD=
∠ABC;③BC=BE;④AE=BE中,一定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 ② 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蚂蚁甲沿A-B-C从A到C,蚂蚁乙沿B-C-D从B到D,两只蚂蚁速度相同且同时出发,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甲到达B点时,乙也正好到达C点 B.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C. 甲、乙所经过的路程相同 D. 甲、乙所用的时间相同
3、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 下列结论: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③∠ADC=60°;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
B.2
C.3
D.4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的坐标分别为
和
,点
是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
、
、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的周长最小是( )
A. 12 B. C.
D.
5、如图所示,在平行直角坐标系中,▱OMNP的顶点P坐标是(3,4),顶点M坐标是(4,0)、则顶点N的坐标是( )
A. N(7,4) B. N(8,4) C. N(7,3) D. N(8,3)
6、如图,在实验课上,小亮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车从木板顶部下滑的时间与支撑物的高度
,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本板的支撑物高度 | … | |||||
下滑时间 | … |
A.这个实验中,木板的支撑物高度是自变量
B.支撑物高度每增加
,下滑时间就会减少
C.当时,
为
D.随着支撑物高度的增加,下滑时间越来越短
7、在矩形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13或 B. 13或15 C. 13 D. 15
10、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垂足为D,CE平分∠ACB.若BE=2,则AE的长为( )
A. B. 1 C.
D. 2
11、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非负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2、小红说:“因为=2,所以
不是二次根式.”你认为小红的说法对吗?__(填对或错).
13、用不等式表示关系:的
倍与
的差不小于零________.
14、如图,点是矩形
的对角线
的中点,
交
于点
,若
,
,则
的长为______.
15、四边形ABCD中,AB∥CD,AB=4,当CD=_______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6、如图,矩形ABCD中,AB=3,AD=4,点P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运动,E、F分别是AP、PC的中点,则EF的长度为________
17、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cm,∠AOB=60º,则这个矩形的对角线的长是__cm
18、如图,在矩形中,
的平分线交
于点
,
于点
,连接
并延长交
于点
,连接
交
于点
,下列结论:
①;②
;③
;④
;⑤
,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只填序号).
19、两个相似三角形一组对应高的长分别是2cm和5cm,若在这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中线中,较短的中线是3cm,那么较长的中线是______cm.
20、如图,把长方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连接AC,将纸片O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D的位置,AD与y轴交于点E,若B(2,4),则OE的长为___________.
21、解答下列各题.
(1)解不等式≤1.
(2)解分式方程.
22、小明解方程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方程两边都乘以,得
. (第一步)
去括号,得 . (第二步)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 (第三步)
解得 . (第四步)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第五步)
(1)小明解答过程是从第 步开始出错的,原方程化为第一步的根据是 .
(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23、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育测试,该校抽取了部分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将 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图,
甲同学计算出前两组的频率和是0.12,乙同学计算出第一组的频率是0.04,丙同学计算出从左到右第二、三、四组的频数比为4:17:15.结合统计图回答:
(1)这次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
(2)求第一组和第三组的频数;
(3)若跳绳次数不少于130次为优秀,则这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
24、观察下列各式:=
=1,
=
=3,
=
=6.
(1)计算:=____=____.
(2)观察上面的计算规律,直接写出结果13+23+33+43+53=____.
(3)归纳:13+23+33+…+n3=____(n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25、如图,矩形OBCD中,OB=5,OD=3,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点D分别在x轴,y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内,若平面内有一动点P,且满足S△POB=S矩形OBCD,问:
(1)当点P在矩形的对角线OC上,求点P的坐标;
(2)当点P到O,B两点的距离之和PO+PB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