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决择   乌托邦   轻歌曼舞   目眩神迷

B. 追遡   鉴定会   相辅相承   销声匿迹

C. 辐射   茂腾腾   世外桃源   格物致志

D. 震撼   寒武纪   夜深星阑   行将就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自贡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B. 颓唐:衰颓败落。   琐屑:细小、琐碎的事。

C.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寄人篱下:指依靠别人过活。

D. 任重道远:比喻任务繁重,而无法完成。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拙劣   晦暗   轻歌漫舞

B. 懈怠   狡辩   相辅相成

C. 虔诚   推搡   穿流不息

D. 漫溢   弛骋   不修边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

1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正确默写诗文原句。

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__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体现了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比喻手法来表达与友人难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傅雷家书》选段,填空。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A_____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这是傅雷写给儿子①_____的一封信,文中的A指的是音乐家②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

1960年8月29日

亲爱的孩子,八月二十日报告的①喜讯使我们心中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踏上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负起新的责任来,我们要祝贺你,祝福你,鼓励你。希望你拿出像对待音乐艺术一样的毅力、信心、虔诚,来学习人生艺术中最高深的一课。但愿你将来在这一门艺术中得到像你在音乐艺术中一样的成功!发生什么疑难或苦闷,随时向一二个②             讨教,(你在伦敦已有一年八个月,也该有这样的老成的朋友吧?)深思熟虑,然后决定,切勿单凭一时冲动: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我们也就放心了。

选文第一句中提到的“喜讯”指的是什么消息?傅雷告诉儿子要“随时向一两个”什么样的人“讨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孟夏绿,绿透纸背

桑飞月

①最喜欢的色彩,是孟夏绿。

②孟夏绿是稍作成长后的少年绿,它尚未沾染世尘,未经历沦桑,但却勇敢无畏。剑一挥,气贯长虹,天地浩荡。

③这世间,色彩原本纷杂,有樱花粉、杜鹃红、梨花白……但植物们,最终似乎还是更钟情于绿,并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季节里,定制了一套绿新衣。

④再过些时候,到了夏天的末梢,绿就变成了灰绿、旧绿。这时的人,也多懒散懈怠起来,出门购物拿个快递,都不再像春天时那般精致。长头发随便一挽,趿拉个拖鞋就出门了。一柜华丽斑斓的裙子,呆在后宫里,面面相觑。绿不新了,仿佛爱情老去,宫花寂寞红。

⑤相比之下,这初夏的一抹抹绿,多像费翔歌中的一把把火啊,它点燃了万物,点燃了大地。还像一个人画画,因为喜欢绿,一层一层地往上涂抹,最后,绿,透了纸背。

⑥孟夏时节,我特别喜欢去乡野里转悠,去看那一望无际的绿海苍茫,去聆听那生命交响乐最恢宏的章节。那大团大团的,是枫杨,是香樟,小团的是桑,是枇杷,是桂.芦苇像一条针织的绿围巾,密密长长的,铺在水边,把整条溪都染绿了,蛙绿了,鱼青了,它们沉在幽深的水底,叶子一样,缓缓游戈……

⑦坐在那些一两百岁的大树下,用力呼吸。这时候,我会感到自己的呼吸变绿了,人也变绿了,变成了一个绿精灵,抑或,一粒绿尘埃。

⑧绿中饱含静气。站在那深浓的绿中,心会不由自主地静下来。而静,又是一种力,它能带你沉到美与智慧的世界中去,在那里,你虽然孤独,但不会寂寞。

⑨天下起了雨,绿色的雨.无处可去,我在家中整理旧物,发现了一个早年的日记本,便胡乱翻着读,读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吓了一跳,但又回想不起,彼时的我正在经历什么,为什么要用起那么用力的句子。

⑩或许,那时的我,就是一小团孟夏绿吧,试图爆发,试图将生命的色彩涂到最浓,继而热烈又勇敢,什么都不怕。

⑪相比之下,现在的我,当是暮夏的灰绿了吧。仔细想想,不,我还是孟夏绿,又一个轮回。

 

⑫三十几岁时,生了病,连续几年住院,检查,打针,手术……似西风凋碧树.那段时间,我最期待的,就是摆脱病魔。最后,虽然出了院,但身体也被掏空,头痛、乏力等后遗症使我很多事都做不了。煎熬中,我开始小心地跑步,断断续续地读书,渐渐地,我像一棵枯树一样,又发出了星星点点的绿。

⑬而今,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我很用力地活着,但依然无法茂盛,无法像香樟一样,变成一大朵人人都看得见的绿。但也不想去抱怨什么,只管做着手边能做的细细碎碎。

⑭周末,我在家中洗被套,被套洗过后,又觉得春被就这么放起来也不合适。于是拖出一个大盆,将被子扔进去洗,折腾半天,汗如雨下,终于洗好。让先生拖去晒,他说,天啊,我家婆娘厉害得越来越吓人。我得意地笑,很受用,对于这微乎其微的鼓励。

⑮我至今也没干出什么大事,只靠这世间琐碎,这世尘来滋养鼓励自己。大概是心灵与身体都强大后的水到渠成吧,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这一日,不管怎样,似乎都不应放弃做梦。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不同,只要努力,即便是棵小草,也会迸出生命中的孟夏绿,绿透纸背的绿。

(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6月5日)

1作者为什么说“孟夏绿是稍作成长后的少年绿”?

2下面这段话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那大团大团的,是枫杨,是香樟,小团的是桑,是枇杷,是桂。芦苇像一条针织的绿围巾,密密长长的,铺在水边,把整条溪都染绿了,蛙绿了,鱼青了,它们沉在幽深的水底,叶子一样,缓缓游弋……

3第⑨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应该是丰富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独地度过。同学、老师、家长、朋友与你朝夕相处,鸟儿、花朵、风霜、雨雪和你不时相遇,山川、河流、湖泊、大海偶尔会有观赏,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常会与你共度时光……和你相遇的,有一些已成过眼云烟,有一些让你难以释怀,有一些开怀大笑,有一些让你低头沉思……

请你以“ 与我相伴”为标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