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大彻大悟后便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B. 面对国民党的残暴行为,闻一多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C.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息万变,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D. 这里经过大地震后,到处一片分崩离析的景象,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以前的山清水秀。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尊翰到时,鄙人抱疾方剧;……以应殿下之召。(“翰”原指羽毛,后来指毛笔、文字、书信等,这里指书信)
B.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作品集《东坡乐府》。
D. 黄发垂髫:指小孩和老人。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 您的到来,使寒舍蓬荜生辉。
C. 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令游人流连忘返,更引起无限遐思。
D.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D.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加紧布局。华为独占鳌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父扬季在河、汾之间,号曰扬侯。楚汉之兴也,溯江上,处巴江州。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
,口吃不能畅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
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
以徼
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甔石
之储,晏如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雄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甑
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节选自《汉书·扬雄传》)
注:)廛(chán):古代一夫之田,即百亩。
训诂通:理解字句含义。
佚(dié)荡:舒缓;悠闲自在。
耆:通“嗜”。
廉隅:本谓棱角,古时比喻品行端方,有志气。
徼(yāo):求取。
甔(dān):可容一石的瓦器。
侯芭:人名。
酱甑(zèng):盛酱的陶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有下度 度:限度 B. 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忧愁的样子
C. 默而好深湛之思 深湛:精深;深厚 D. 人希至其门 希:通“稀”少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父扬季在河、汾之间/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B. 雄少而好学/雄笑而不应
C. 世世以农桑为业/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
D. 处岷山之阳曰郫/丧之三年
【3】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2)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甑也。
【4】可以看出杨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6、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7、国学,即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文学、哲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等。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近年来,《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持续火爆,大众对国学的热情不断被激发。学校计划开展“走进国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材料探究)当今国学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将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国学传播的特点简要概括出来。
(材料一)漫画《孔子曰》实现了轻松讲解儒家经典的目的,《大鱼海棠》成为中国上古神话的“说明书”之一……点开微信公众号,网友们大开眼界,原来“高冷”的国学也可以如此趣味横生。借助漫画、动画乃至流行音乐,国学受众很容易进入古人的生活,硬邦邦的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一位在新疆支教的老师留言:“现在看漫画《孔子曰》成为《论语》阅读课的重要一环,学生们边看边笑,边学边思考。”
(材料二)互联网上,打着国学旗号进行商业推广的网站屡见不鲜;朋友圈里,假借国学之名进行营销的各类公众号活跃度很高。对传统文化的随意解读充斥网络,其所传播的国学知识荒腔走板。日前网上一些低质量的教学视频让人们对国学的认知产生偏差,“似乎摇头晃脑、满口京片子就是国学”。
(2)(补写对联)为配合此次活动,班级计划组织一次古诗文朗读大赛。明明同学想为大赛宣传写一副对联,现已完成上联,请你补充下联。
上联:读诗文传承国学 下联:
(3)(提出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国学在学校的推广,除了举办古诗文朗读大赛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的措施?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8、默写填空。
(1)出门东向看,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曹刘。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崇高爱国情怀和坚贞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议论文阅读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①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在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
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④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⑤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寒门再难出贵子。
B. 寒门贵子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C. 寒门青年成功的方式多元。
D.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B. 第③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寒门青年取得成功的方式多元。
C. 第④段的观点是寒门青年不具备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会取得成功。
D. 第⑤段引用演讲词意在告诉读者,起点低的人可以通过奋斗逆袭成为“贵子”。
【3】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范仲淹两分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发奋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10、阅读《把“冷板凳”坐热》,完成下题。
把“冷板凳”坐热
徐文秀
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②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甲】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
③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
④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乙】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⑤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坚守与勤奋,才有了《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之作。【丙】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⑥庄子曾说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①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致的结果迥然不同。欲“适千里”者,必下得一番苦功夫,谁也偷不得懒、取不得巧。
(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
【注】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ɡ)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意思是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
【1】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题目中“冷”和“热”的含义。
【2】阅读全文,想一想下面这则材料填入文中【甲】【乙】【丙】的哪一处最为恰当?并说明理由。
【材料】袁隆平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源自他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平民百姓的情怀。
【3】阅读第⑥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的现实意义。
11、品味瑕疵
佚 名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语谚语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她跟我很像吗?看她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的大刑之辱,成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企业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A.学会品味瑕疵,能够收获很多。
B.品味瑕疵,一定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
C.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D.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
【2】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B.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这个观点。
C.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选文第③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其中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
12、题目:这样更好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3.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