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美好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愉快场景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君子终于得偿所愿。
D.全诗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富有节奏感。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贤者能勿丧耳。
B. 行道之人弗受。 而不知人之乐。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如土石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B.不可理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跨过岸的汉子们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D.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分别出自《战国策》《左传》《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D. 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5、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族兄中涵①知旌德县②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③,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④,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⑤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注释①中涵:即纪中涵,当地的县令。②旌(jīng)德县:今在安徽省。③唐打猎:姓唐的猎户。④瞬:眼睛转动。⑤缒:把人或物由上往下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姑命具食
⑵已血流仆地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闻 此 虎 距 城 不 五 里 先 往 捕 之 赐 食 未 晚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
⑵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你从文中猎户翁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车欲问边”写诗人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表现出诗人形单影只的情状,表达了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B.“角声满天秋色里”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角声满天”与美丽的“秋色”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雄浑壮烈之美。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现了全体将士的忘身报国之情。
D.这两首诗均为军旅边塞诗,《使至塞上》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雁门太守行》描绘了悲壮的战争场面。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加横线句子呈现的画面。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2019年5月15日,美国宣布将华为列入管制“实体名单”,此举意味着将禁止华为在未经美国政府的批准下从美国公司购买零件。对此,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布致员工信称,华为所有锁在保密箱内的“备胎”将全部转正。5月20日,针对美国谷歌公司将停止提供安卓系统的技术一事,华为回应说,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华为和荣耀品牌的产品及其服务在中国市场不受影响。面对霸凌和围堵 ,保持坚挺,华为的这份自信 。
⑴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或成语)。
⑵面对美国的打压,华为的做法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哪些启示?请写一段话。(不超过40个字)
8、默写填空。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2) ,三年多难更凭危。(陈与义《登岳阳楼》)
(3)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4)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柳宗元《小石潭记》)
(6)通过《春望》中的“ ,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9、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读书的方法
①朱熹说:“读书别无法,只管看去便是法。”所以,读书首先要“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然后才可以去寻找合适的方法,讲求读书的效果。多次讲到读书方法的胡适也说,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②其次,读书要有选择。现代社会,书籍汗牛充栋,博览群书固然可敬,但有所选择既是必然,也更为重要。选择什么书来读?一是选择有趣的书。读书最大的动力是兴趣,哪本书有趣就读哪本,想看什么,就读什么。这可能是最初读书的动机,也是养成读书习惯的最好选择。二是选择有用的书。读书除了追求有趣,也可以是为了增长知识,增进才干。古人也说过“书到用时方恨少”,最终也把读书落实到“用”上。三是选择经典。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精华,是历史的沉淀,是时间的选择。它既能带给阅读者极为有用的知识,又能带给阅读者巨大的精神享受。
③再次,读书要熟读精思。“熟读精思”是朱熹“读书六法”之一。什么是“熟读”? 按朱熹的说法就是针对一本书反复读,直到读懂弄通为止。当然,要把一本书读上十遍甚至几十遍,对于一般人来说基本不可能,也不可取。但是,一般人对经典书籍多读几遍是应该的,也是可能的。经典著作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旨,或者说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领悟、新的收获。
④“熟读”还有一层意思是“精读”。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胡适在朱熹的基础上又加上“手到”,成为“四到”。“手到”主要是指标点分段、查参考书、做笔记等。
⑤只是“熟读”还不够,还要“精思”,还要认真反复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指出,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孟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强调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思考,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书上所说,应当认真考察分析,辨识论证。孔子、孟子的话说出了读书做学问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敢于怀疑,独立思考。
⑥最后,读书要记要用。所谓“记”,一是要做批注,不能读“望天书”,读时一张白纸,读后还是一张白纸。要把在阅读中认为重要的、与其他书籍互参互证的、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二是要做笔记,把书中精彩的或者令人疑惑的东西记下来,把自己的感想、评论写下来,必要时写写读书心得,甚至形成研究文章或专著。“用”就是把读书所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一方面,如果能“用”到书中的知识,说明读书没有白读;另一方面,书中的知识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记得牢,记得住。
【文本二】
①批注式阅读是指导人读书的一种重要方式。
②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如有学生在读到《饮酒》中“心远地自偏”后,他批注:“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世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文本,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敏感的神经,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
③“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这种质疑式批注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怀疑与探究精神。
④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如一同学在读了《爱莲说》之后,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评价。但也有人对文本作出否定评价的,如有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这句话旁边作出如下批注:“不如把这两个破折号改成括号,这样更让人明白,读起来也更顺畅。”这种评价式批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本一开篇点题,引出论题,强调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再去培养读书的习惯。
B.“熟读”要做到多读,尤其是经典著作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只有多读几遍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意旨。
C.文本一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孔子、孟子关于读书要思考的话,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是‘熟读’还不够,还要‘精思’,还要认真反复思考”的观点。
D.读书要“用”,把读书所得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把知识掌握牢固。
E.质疑式批注有助于激思增趣,有利于培养怀疑与探究精神。
【2】请简述文本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文本一第⑥段和文本二都提到了“批注式阅读”,但内容各有侧重,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
10、议论文阅读
反对浪费是场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
①习近平今日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之风已由中国最高层推动,逐渐吹向社会。它的最终效果将是这一轮官员改变作风成效的重要试金石。
②反对浪费在中国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中央从这里做突破改革官风,应当说下手处选得很准,很得人心。一旦有成绩,社会很容易看到,它所带来的激励力量亦将非常宝贵。
③反对浪费隔一个时期就应狠抓一次,这是因为生成浪费的社会条件不断翻新,对它们的铲除也必须与时俱进。浪费有着一定的世界性,但各国浪费最集中的领域不同,比如美国人用电浪费严重,普遍开高排量汽车。而中国人的浪费首先表现在酒席上,中国每年倒掉的饭菜据说可以够2亿人正常吃1年。
④中国官场的酒席文化应当说是社会同一种浪费的推波助澜者。而酒席浪费又是普遍浪费风的缩影。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埋了太多这样的种子。经济繁荣和官场风气不正都可以像洒过的雨水那样,让它们破土发芽。
⑤浪费风盛行的具体原因数不胜数。有人认为政府和机构的预算制漏洞也是其中之一,因为争预算时的越多越好和花预算时的不花白不花心态总是能不断扩大浪费的空间。这使这种现代管理方式总是在节约的问题上被打折扣。
⑥反对浪费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现实情况又总是千差万别,这些差别也总是给突破统一规定制造没完没了的借口和机会,这使得浪费是有着很强的反弹力。
⑦中国是人情社会,人情往往比制度更好用,更有针对性,“礼多人不怪”被广泛信奉。围绕人情的浪费常被看成是“必须的”,这些认识都是浪费盛行的重要文化负资产。
⑧中国人浪费已经不仅表现在酒席,中国人现在追求住大房子,开好车,有点学美国人的那一套,这些都是浪费习气升级的征兆。中国的建筑浪费已经很严重,到处都有闲置的房子和各种公共设施,已有建筑不到使用年限就被推倒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⑨反对浪费的涉及面非常广,需要推力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更新。但社会的关注焦点又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一个问题上,因而怎样把集中的推力变成持久的力量就成了关键。
无论有多难,反对浪费都是中国的长久大计。这不仅关系党风政风,关系国家政治的健康度。此外它是中国人口多资源少对我们的战略倒逼,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大文化前提。一个缺少节约自觉和约束的中国不可能走向发达社会,而只能在“暴发户”的阶段折腾。
反对浪费因此既是改变官员作风的重要一役,也很可能成为中国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运动。能把节约同高速发展结合得浑然一体,将会改变中国人对财富和荣誉等人生核心概念的理解,会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化冲锋做一次扎实的思想准备。
怎样去有效的反对浪费,必须有更加精细的制度设计,有严厉的奖惩措施。为让节约风向全社会劲吹,除了抓官员,还要力推从名人做起,培育与奢靡对立的新社会时尚以及新的价值取向。
这次反对浪费是在互联网时代打响的,它的实施将处于前所未有的全民监督之下,相互影响的声势制造也必将是强有力的。我们真心祝愿它会促成中国社会在转型期间的一次始自官方、遍及全民的风气及文化转变。
【1】本文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2】浪费风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反对浪费有哪些具体办法?
11、阅读彭茜的《冠状病毒知多少》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病毒命名很有门道。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③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④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⑤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的调查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⑥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01 月 21 日,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选出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
A.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分离出来,它是普通感冒的病原之一,也是几次重大疫情的祸首。
B.冠状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目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C.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的病状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肺炎、肾衰竭等。
D.选文采用逻辑顺序。首先由当下的疫情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然后具体说明冠状病毒的由来、传播史、命名,感染后的症状、预防措施、传染来源等,最后指出人类对冠状病毒的探索任重道远。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孩子啊
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
可以在梦里飞翔
还有一双翅膀
可以在想象里飞翔
如果飞累了,孩子啊
那就躺下来无所事事
和露珠儿对唱
和小蚂蚁游戏
哭或者笑
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
读了这首小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15行;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