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不愿说出实情,闪烁其词地遮掩过去了。

B.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名家众多,优秀作品数不胜数。

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D.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们十分阳光的感觉。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NBA赛季的结束,诺维茨基宣布退役,他21年的运动员生涯就此戛然而止了。

B. 我们多么希望所有凉山救火英雄都可以平安归来,给他们接风洗尘,抚慰他们的心灵!

C. 扎西平措在获得《中国新歌声》总冠军后,立刻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D. 这起安全事故,是施工单位未对隐患彻底整改而擅自施工造成的,百姓们对此义愤填膺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校“和美文化”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B. 此书文风朴实无华,但部分内容诘屈聱牙,以致两千来年,很少有人问津。

C. 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先生,不仅在中国脍炙人口,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D. 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4、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伟人的伟大之处,   在于其丰功伟绩,   在于其非凡的人格。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是这样的伟人。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伟大作家雨果表达了对这位人类先贤的崇高   ,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类社会良知的  

A.尽管  也  称赞  呼唤   B.不仅  更  称赞  呐喊

C.尽管  也  礼赞  呐喊   D.不仅  更  礼赞  呼唤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别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吾视其辙/行拂其所为

B.忠之也/予作文以记之

C.克,公问其故/出,得其船

D.弗敢也/万钟于我何

【2】把“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以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了曹刿的机敏、持重、能“远谋”。

B.在战场上注重蓄养士气,冷静判断战机,详察敌情以及长勺之战的规模、具体过程都是详写。

C.曹刿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启发了鲁庄公意识到“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D.曹刿的“忠之属也”是针对鲁庄公提出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条件而言。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处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1】《雁门太守行》中,李贺以具体景物“_________”作喻,写出敌人来势凶猛;《从军行》中,杨炯借助“_________”这一具体景物,表现出军情的紧急。

【2】两首诗歌都描写了激烈紧张的战斗场景,抒发出诗人_________的志向。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一部分人可能会因打游戏而生病。“游戏障碍”被其添加到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预先预览版,位列“成瘾性疾患”章节。某实验中学拟举行一次以“克服游戏障碍"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根据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谈谈“游戏障碍”的含义。

[链接材料]

游戏障碍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它与化学物质成稳没有多少区别,失控是最基本的特征。明知有害,还是控制不了使用的时长和频率,惩罚措施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游戏障碍也有耐受性,打游戏时间越来越长,就像酒精成瘾的人酒会越喝越多。与此同时,游戏障碍也有“成断症状”,还容易反复。不让游戏障碍者接触游戏,他们也会烦得要死、跟你拼命。失控还有一个重要表现是:游戏是成瘾者的第一需要。

(2)上图是对400位中学生进行的周内上网玩游戏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请你对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网瘾行为的同学提出两点具体建议,帮助他们戒掉网瘾,更好地生活。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诗文默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问君何能尔?  

  ,拔剑四顾心茫然。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鬓微霜,又何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受上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   离花近一些

侯利明

① 祖母总能准确分辨出花中最美的一朵,步伐轻盈地走过去,弯下腰,陶醉在花的清香里。这时,她往往正挎着一篮猪草刚从原野里归来,或是正在扶着竹帚打扫庭院。无论晨昏始终有一朵花开得正好,仿佛只为恭候这位鹤发童心的老婆婆。我觉得惊奇,外出靠拐杖探路的祖母,“看”花的眼睛却分明是清澈明亮的,像夏日午后桐树下晾着的一碗清水,净得能看到飘散的紫烟。

②祖母的头发,是一夜之间彻底变白的。那年我还不到五岁,仰头望见祖母脸上满布的寒霜,不由一阵阵打战。她哭得停不下来,直到双目失明。无法再去回忆年迈的祖母是怎样在黄昏里一步步蹒跚,摸索着为我做饭洗衣,送我到村小上学。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灯下写作业,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循着香来到院子中。“回来了,你们真的回来了……”祖母哽咽着,跟随着若有似无的花香来到墙边,只见一簇簇鲜花在月光下美如仙子,婀娜多姿。这些花默默地发芽,拔节,直到缀满花苞,祖母虽然看不见却也不曾错过花开。花香盈盈,勾勒出温暖,给了她一个满满的拥抱。淡淡清香扣开了祖母紧闭的心门,日子随着一朵花的盛开渐渐有了颜色。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祖母,能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每个节气里感知到每朵花的气息。天气慢慢变热,花香愈加馥郁了,祖母在庭院里走动时甚至可以扔掉拐杖,被花香牵着悠然漫步。祖母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她在花丛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盛夏光影里她莹白的发犹如栀子花开。

③秋风扫,落叶忙。祖母也忙。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来年春天,祖母便会在房前屋后撒花籽,有路过的人讨要,她也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个小布包赠予路人。他们从祖母安详的面容里看到了朵朵花开,心想那些花一定是美的。街坊邻里也会来要,去年花开满院,她们曾大把大把地抱花回去插在粗瓷敞口的瓶里,见过的人都晓得这些花是美的。

④祖母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祖母了,她成了大家的“花婆婆”。大人小孩儿都愿意围着她玩闹说笑,谁有了烦心事都要到她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坐上一会儿,倾诉着心底的烦恼,像对祖母说又像是对花儿说。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们这条民风淳朴的小巷,有了个诗意的名字:花巷。我在花开花落中长大,就要离家上大学,乡里乡亲都聚拢来,叮咛嘱咐说,花婆婆是我们大家的祖母,彼此供养,相依相扶,我去上学只管好好念书。不知谁在人群中低语,还有花。我哭了,眼泪一滴滴收藏进如水光阴,滋润开满鲜花的心田,四季不败。告别祖母出门时,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又轻轻放开。

⑤第二年暑假,回乡探望祖母。花香萦绕的睡梦里,祖母把用花籽为我串的第一条挂链重新串了一遍,又取出一包新花籽放在桌上,说原来的那串是她用一个个春天串起来的,以后要我也开成一朵花,结了果,留下花籽,给予每个人。满院的花开得正好,坐在树影花影里,祖孙俩说着一些珍重的话。我知道,祖母要走了,而从今后的每一个春天,花依旧还会开。

⑥整理遗物时,看到父母生前从远方寄来的一摞信,其中一页上写着: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应付出生命里全部的能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从一封接一封的书信里,我断断续续了解到,父母当初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这样的话竟成了永别留言。来春花开时节,父母因救助被山洪冲走的学生,双双殒命。望向窗外,秋色袭人,院子里的花不再芬芳繁盛,有的已经干枯凋谢,渐渐接近终结的尾声,却看不到丝毫颓败。

⑦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加点词“颜色”写祖母随着花开走出了失子之痛,生活有了起色。

B.文中祖母成了大家的“花婆婆”与“祖母”,表现出花巷淳朴友爱的睦邻关系。

C.文章借祖母百般阻挠“我”的父母去深山支教,批评了她没有大爱、不明深义。

D.文末“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暗示了“我”不会辜负祖母的嘱托与期望。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从人物描写角度)

(2)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

(从用词角度)

3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

4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题目“离花近一些”的理解。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太姥山的心思

太姥山在福建省福鼎市境内。从八方来的游客没有一个不为太姥山的容颜倾倒,没有一个不赞叹这山峰之险峻、山石之雄奇、洞穴之幽深……

他们读着山上前人的诗刻:“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功;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他们个个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觉得这诗写出了自己眼前的景、心中的情。他们个个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么一座有着“海上仙都”之美称的太姥山啊,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只能让我们的语词止步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不是的!我猜想,一定是别的因才结出了别样的果。不然,为什么这座美丽的山出现在此处而没有出现在彼处?你为什么找不到另外一座比她更美丽、比她更独具风韵的山?

我猜想,一定是在洪荒的时代,一定是在一个春天,因为那是一个怀春的季节。那时候的太姥山还潜藏在这片大地的下面,不!这片大地的下面也没有一座山,没有山的雏形。这一片大地,我且把她称作地母吧。春天,他用浩荡的天风吹醒了地母的眼;夏天,他用火热的阳光爱抚着地母的脸;秋天,他用细小的雨点润泽着地母的心田;冬天,他用绵绵的白雪装饰着地母的梦……他是这一方天空。

渐渐的,地母喜欢上了他,渐渐的,喜欢变成了喜爱,地母的喜爱不可救药。而情商低下的他却不解风情,对地母的心思一无所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他四时的职责。他对地母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履行着他四时的职责。

地母的心思要经历过几番的煎熬啊,有喜、有悲、有怒、有怨;有希望、有失落;有寡妇之夜哭,有羁人之寒起……然而,情商低下的他仍是一无所知,天命有常,四季轮回,一年年的将阳光和雨雪赐给地母。

地母的心思,已经到了再也无法抑制的地步,越抑制越翻滚得厉害,越要冲天而起。于是,这一天,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过,再也无法忍受情思煎熬的地母,猛地撕开自己的衣襟,她向他袒露了胸怀,她向他捧出了自己的心,她把自己的心冉冉地捧了出来。

于是,天空为之震惊,天空为之动容!天空化作万千的柔情,他用奇花异草装扮着她美丽的容颜,用缥缈的云雾点缀着她的衣饰;他让蔚蓝的大海与她相伴,让最勤劳的人们做她的子民。上亿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然而,太姥山不改,青山与蓝天的奇缘不改。蔚蓝的大海依然与她相伴,最勤劳的子民依然生生不息。

你们今天来到太姥山,你们惊叹这山石的嵯峨、峰的诡异、谷的清秀、洞的幽深。你们看“夫妻峰”两石相偎,你们看“九鲤朝天石”九条鲤鱼飞跃上天,你们感叹真惟妙惟肖!你们只会感叹造化的神奇,你们不知道这些曾经都是太姥山的心思。

我知道这些都曾经是太姥山的心思。可是,太姥山的心思,只为青天打开。我来到太姥山,我迷恋着这里的一切:一块巨石,一棵大树,一条小溪,乃至一棵小草,一朵花儿,但我是一个凡人,我没有天的眼睛,我无法猜透太姥山现在的心思。譬如,我来到这里,我是一个受她欢迎的人,还是一个遭她厌弃的人?

我来的这天,群峰静默无言,要说太姥山无情,而云雾却在山峰间缠绵;杜鹃花虽然刚刚凋零,而紫藤花却开得正艳。山间的绿雪芽茶苍翠欲滴,采一片送入口中,至今口齿留香。那么,太姥山,我是一个受你欢迎的人了。可是,你清溪间的娃娃鱼,一见我的影,为什么要仓皇逃走啊……我始终猜不透你的心思。

有人说,太姥山的心思应该是那明明的月,它从山洼间冉冉升起,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晶莹剔透。然而,我来的这天夜晚,偏偏雨雾蒙蒙,青天似乎有意要让我看不见太姥山上的月,猜不透太姥山的心思。

1作者笔下的“太姥山”有何特点?

2太姥山是怎么形成的?作者如何认识?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3如何理解“这么一座有着“海上仙都”之美称的太姥山啊,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只能让我们的语词止步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这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4赏析画线句子,说说其中的妙处。

5如何正确理解文题“太姥山的心思”?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1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删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4】文章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左岸是忘记 右岸是铭记(节选)

席慕容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 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明白——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这,值得铭记

题目二:这,还是忘了吧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500字。②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