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我”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

B.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是韩愈的老师,《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环境及太守与客人游览醉翁亭的经过,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C. 《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司马迁的编年体史书《史记》、左丘明的纪传体通史《左传》和刘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D.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课文《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 您的到来,使寒舍蓬荜生辉

C. 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令游人流连忘返,更引起无限遐思。

D.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B. 在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 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不应该自己妄自菲薄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以后,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四回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薄命女”指的是甄英莲,后改名为香菱,薛蟠之妾,甄士隐的女儿。

B.《红楼梦》中传神的外貌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表现的是薛宝钗的楚楚动人。贾宝玉

C.《水浒传》中,杨志丢了生辰纲后,不能回去交差,就与花和尚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D.《简·爱》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以自叙的形式写成,大量的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 ①令:指商鞅为秦孝公变更法度制定的命令。②金:古代货币单位。③卫鞅: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后因得封商地十五邑,所以又名商鞅。④傅:师傅,指辅佐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这里指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子。

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衣食所/求其能千里也

B. 小大狱/辍耕垄上

C. 乃立三丈之木国都市南门/战长勺

D. 不欺/晦变化者

2下面句子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C. 能徙者/予/五十金。

D. 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3下面有关两篇文章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B. 【乙】文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直接处罚了国君的继承人——太子,从而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C. 【甲】【乙】两文虽然内容不同,但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治理国家必须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D. 【甲】【乙】两文都突出了人物的“远谋”,在曹刿看来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便是如此。

4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两个词表现“沙场秋点兵”的场面特点。

2“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有何意义?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末济南开通公交线路386条,线路总长度7388.1公里,旅客运输量7.7亿人次。2019年末济南公交线路达596条,线路总长度10807.2公里,旅客运输量8.5亿人次。2020年4月1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迎来了运营一周年。

(材料二)

由研究机构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百城交通拥堵指数排名中,济南拥堵指数为1.749,排在第7位;2019年该数据中,济南拥堵指数为1.684,位列第17名。

(材料三)

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济南的城市格局也在不断放大,“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理想正照进现实。这是一座属于春的城,奔腾不息的泉凝成她柔韧不甘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座属于秋的城,浩浩汤汤的河养育她温文尔雅的性格;这是一座属于冬的城,和煦温润的日赐子地宽广包容的胸怀

(1)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2)请参照材料三的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古诗文默写。

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 

___________  ,病树前面万木春。

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  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⑪“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⑫“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⑬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⑭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⑮“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⑯“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17)“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18)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19)“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20)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星夜家访——真相大白——_________

2本文对人物描写很细致入微。请选取下面其中一个句子进行赏析。

(1)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2)“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3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说说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至少两点)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风

①“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中。西晋文学家夏侯湛,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以成《周诗》,并给潘岳看。潘岳认为:这些诗篇不仅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为与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写作了《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在该诗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自家家世,而是通过 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

②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尤其是在北朝,更是使用甚广。从它发轫之初,就往往和门风互用。如“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而言色恂恂,出于诚至,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汉之万石家风、陈纪门法所不过也,诸子秀立,青紫盈庭,其积善之庆欤”(《魏书》卷五十八),“少而清虚寡欲,好学有家风”(《北齐书》卷四十二)等等。

③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④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把家风世德作 为最优先的题材。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

⑤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忿戾凶横。

⑥正因为如此,对家风、门风或称誉或贬损,也就并存于历史文献中。如《魏书》卷三十八说: “刁氏世有荣禄,而门风不甚修洁,为时所鄙。”卷四十七也有:“及道将卒后,家风衰损,子孙多非法,帷薄混秽,为论者所鄙。”可见,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家风,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⑦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可以将家风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是一 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⑧家风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魏书》卷九十一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可以把家规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减)

链接一:

习近平谈家风

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

②2015年2月17日,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中华儿女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③在2016年12月12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他谈到,“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④2017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询问上海奉贤区“奉贤”之含义,肯定家风、村风与民风建设。

⑤习近平对好家风的重视,始终如一。

(摘自中国家风网,有删改)

链接二:

《中华好家风》歌词

你也这样说,我也这样说,没有好家风,日子咋红火?我也这样说,你也这样说,治国如治家,治家如治国。你有一个家,我有一个家,不能治好家,怎能治好国?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温良恭俭让,是否还记得?是否还记得?你也对我说,我也对你说,国风不清明,哪有万民乐?我也对你说,你也对我说,家和福星照,国泰鸿运多。爱国如爱家,爱家如爱国?人讲精气神,国讲正清和。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仁义礼智信,千年传美德,千年传美德!

(摘自酷我音乐网,有删减)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家风诗》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

B.《魏书》卷中对家风的描述告诉我们或称誉或贬损的家风并存于历史文献中。

C.家风,有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D.“渐渍家风”生动形象的诠释了家风对家族子弟润物细无声的熏染过程。

【2】下列对材料中“家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家风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周诗》中。

B.两晋以后,家风一词渐次流行,尤其是在南北朝,更是使用甚广。

C.《南史》卷中提到家风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

D.北周庾信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题材,致使当时的大家族家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风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才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

B.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

C.家风一旦形成就成为教化的资源,是通过耳濡目染等多种方式能获得的精神气质。

D.家风不同于家规,家规是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测,家风是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4】结合三则材料,请谈谈为什么要重视家风建设。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__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__%。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1②段加点字“这”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

2结合⑤—⑦段,“肌肉记忆”“不假思索”的过程,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  )—(  )—(  )—(  )—(  )—(  )

A. 肌肉纤维获得并反馈信息

B. 大脑发出学习新技能的信号

C. 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D. 大脑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

E. 各部位“传感器”将空间位置反馈到中央神经系统当中

F. 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3根据全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4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筷子、跳舞等技能,只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

B. 任何情况下,林丹由于肌肉记忆的不假思索,都不能给对手放水。

C. 肌肉记忆的源头是大脑,而不是肌肉。

D. 在一次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情,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涉及任何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或带有暗示性的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