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林浩同学各门功课都好,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老师对他顶礼膜拜,直夸他前途无量。

B. 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10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搭乘了“里根”号核动力航母,还试乘了航母上的大黄蜂战机。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这大有“狐假虎威”的意味。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农村市场正成为新蓝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重积极因素激发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①社会保障网络织得牢实

②农民收入连年上新台阶

③农民“能消费”

④农民“敢消费”

⑤兜里有钱“愿消费”

⑥农村路电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A.①⑤②③⑥④ B.②⑤①④⑥③ C.⑥③①②④⑤ D.⑥⑤②④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间,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②,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③,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④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③为人:作曲的人。④《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弗食,不知其__________

②已习其技,可以_______

③已习其,可以益矣 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此之谓乎   丘未得志也

B. 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黑

C. 教学相长   此曲确《文王操》

D. 非文王其谁能此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天下倡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 【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C. 【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5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______烟   寻______   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______;“荏”的意思是______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根据课文用正楷字默写。

(1)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小住京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游鱼细石,_________________。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下阙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现代文阅读

盘扣子

张丽钧

①我在审视母亲的人生轨迹时,发现它是枣核儿形的:起初,母亲的世界在南旺村那个狭小的院子里;后来,她的世界延伸到了晋州文化馆;再后来,她的世界竟然还能抵达椰风海韵的湛江……然而,大约十年前,母亲的“枣核儿”开始悲凉地收拢。慢慢滑向比先前那一端更逼仄的另一端。随着母亲的膝关节类的加重,她的世界从具城缩小到西关,再缩小到院落、房间…

②母条越来越离不开人了。有时候,弟弟、弟妹出去片刻,她都会惊慌不已。她心中藏着一种尖锐的怕,就算她不说。我们也猜得透。

③这次回家,我问母亲:“妈,你可还记得怎样盘那种蒜疙瘩扣么?”

④母亲黯然道:“记性越来越差,怕是早忘啦。”

⑤我便找出事先备好的各色丝绳,递给她。

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一起,又慌张的扯开。

我鼓励她说:“妈,你还记得我那件致红色法兰绒的坎肩不?那上面不就是你盘的扣子吗?每年从秋天我都要穿一穿它呢!我一直想跟你学盘扣子,可是一直没学会……”母亲听了,数落我道:“手指头中间长着蹼呢一一拙呀!”

⑧我摊开手学,装傻道“啊? 蹼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⑨母亲仿佛在数落我中汲取了力董,脸上有了明快和自信,继而,这自信义蔓廷传到手上,只见她笑了一声,两只苍老的手笃定地动起来。

⑩扭,结,抽,拉,母亲的手从容地舞着,神助般地,她终于盘成了一个完美的扣子!

接着,我又贪婪她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

母亲越盘越娴熟,那过硬的“童子功”又悄然回到了她的手上。

母亲是多么快活!她对来借簸箕的邻居大声说:这不,我家大闺女稀罕我盘的蒜疙瘩扣,让我给她盘!你看看,都盘了这么多了!

我毫不吝惜地赞美母亲的作品,毫不掩饰地表达想要更多扣子的愿望。母亲则因为帮我做了我无力做成的事而开心了整整一天。

我悄悄跟自己说:“母亲那尖尖的“枣核儿”能吸附些微的快乐,该有多么不易!所以,在母杂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全盘扣子,绝不能……”

1请从文中“我”的角度来叙述事件,并在空白方格内填写相应的内容。

事件

母亲的心情

A

黯然

我让母亲盘扣子

不太自信、慌张

我鼓励母亲盘扣子

B

我央求母亲帮我盘扣子

快活

C

开心

 

 

2请按要求赏析语句。

(1)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起,又慌张地扯开。(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接着,我又贪婪地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赏析加点词的作用)

3标题“盘扣子”有什么作用?

4选文最后写道:“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会盘扣子,绝不能…”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我”不能学会盘扣子?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山岩画

①花山位于广西宁明县城西南约 25 公里处的明江河畔。一座断岩山的临江断面形成一个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朱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左 江花山岩画。岩画画面宽 170 余米,高 40 余米,面积约 8000 多平方米,现存图像 1900 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三类。据考证,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汉代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

②中国岩画有南北之分,南系柔美亮丽,北系厚重粗犷。北系以宁夏贺兰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为代表,南系则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为代表。其中,花山岩画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更为世人所看重。

③“初识壁画认前朝,色自丹丹迹未凋。”千年的时光,也打磨不去花山岩画的色彩。花山岩画用朱红颜料(据取样化验,乃以赤铁石、动物血液及植物胶调合而成)绘制;北系岩画则采用凿刻敲磨方式制作,颜色多为岩壁色。

④花山岩画以人物绘制为主,少涉动物,与北系岩画大量摹刻动物的特点不同。花山岩画绘制的人物群像,呈现出整齐感和规律性。排列或纵或横,或围作环状,透露出祭祀群舞的阵容和气势。其人物绘制,已有初步的身份识别意识,其正面姿态人物的位置和尺寸,总体上高于侧身姿态的人物。

⑤“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妍。”以当时较为原始提炼工艺,古骆越人是如何获取这些成分的?胶与赤铁矿又是如何配制的?“是谁挥得笔如椽,乾坤写此大诗篇。”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这些图像又是怎么画上去的?花山岩画真像一本还未被破译的天书。

⑥花山岩画记录了骆越先民的诸多历史信息,演绎着骆越民族的永恒影像。它们与考古发掘以及民俗遗存往往可以相互印证。譬如岩画中人物腰间悬挂的环首削刀,与广西出土的战国环首刀(广西博物馆藏)完全一致;置于人物中间的打击乐器,就是曾经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的羊角钮钟(广西博物馆藏);而举手蹲足的拟蛙舞姿,至今仍活跃于壮族节日会演之中。花山岩画仿佛是一部时光机器,不停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⑦观赏这些影像的观众,不仅有中华民族的子孙,也有与花山相隔不远的越南人。据考证,仅从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就有三十多位来华的越南使节,留下了咏花山岩画的诗句。所以,当我从中越交界的零公里处,一路驰骋奔向花山之际,心中翻腾体味着当年越南使节的所见所思所感,刹那间,只觉得时光流转,古今汇通,竟有些恍兮惚兮了。

1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花山岩画作为南系岩画的代表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B.花山岩画的主要描绘对象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三类,主要以动物为主。

C.花山岩画历千年风雨仍很鲜艳的原因是古骆越人有先进的颜料提炼工艺。

D.“我”奔向宁明花山时“恍兮惚兮”的原因是思中外叹古今,百感交集。

 

2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来介绍花山岩画的。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右图(图中人物为红色)可推断为花山岩画的三个理由。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默契合作的“黑牡丹”

于丽萍

①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大,飞翔起来显得极其轻快优雅。它是一种大型涉禽,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白天喜欢在竹木掩映的河溪之畔散步、觅食和小憩,晚上则成群栖息在高高的树桠上。它体长1米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种浓淡变幻、富丽秀美的紫青色光泽,曾被称为鸟中的“黑牡丹”。

②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特别是协力捕鱼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对比翼飞来的“黑牡丹夫妇”徐徐降落在清流溪畔。个头稍矮的雌鹳,首先警觉地前后扫视一番,就跨入一段较为狭窄的溪中,缩起长脚,静静地伫立着,做好守溪待鱼的准备。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便展翅飞到水面较宽的溪水上游,放开两条健壮的长腿,使劲扑打着翅翼,快速地从溪中朝下奔去,身后溅起了一道白练,“哗哗”地响个不停。溪中的鱼儿,受到雄鹳的惊扰驱使,无不惊恐万状,成群结队地顺流逃逸,自然要冲过雌鹳守着的浅水窄口。于是,恭候在一旁的雌鹳,只需举“颈”之劳,便可啄住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当做美味。当雌鹳在下游吃饱之后,就会飞向上游,让雄鹳去守口,自己到上游赶鱼下来,让雄鹳也美美地享受一番。

④当然,除了抓小鱼、小虾当“点心”外,“黑牡丹夫妇”还能抓鳝鱼当“大餐”呢。

⑤生活在水田、沼泽淤泥中的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生性孤癖的鳝鱼,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对于涉禽来说,黄鳝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营养丰富、热能耐久,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夏秋之交,鳝鱼特别肥腴,自然会成为“黑牡丹夫妇”的捕食对象。“夫妻”俩成天徜徉在黄鳝出没的荒沼野塘中,常以自己的长喙当做犁头,耐心犁开洞穴,寻找着鳝鱼起居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鳝鱼的泥穴,双方就会轻轻地拍起“翅语”,并配以短促的低叫,示意齐心协力。于是,两只黑鹳摆开围堵的架势,轮番对着泥穴口察看。如发现成功在望,雄鹳就跃入水中,使劲将长喙插入泥穴,朝两边翻动;雌鹳则屏息静气地严阵以待,准备举喙擒捉受惊逃出来的鳝鱼。由于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雄鹳经常要累得抬头小憩,只好由雌鹳来继续完成。经过反反复复的轮流苦战,终于逼得鳝鱼夺路逃窜。这下子正中“黑牡丹夫妇”的下怀,两鹳立即伸颈夹击,将鳝鱼擒拿到嘴。

⑥当然,这种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常常是“狡兔三窟”。当“黑牡丹夫妇”在洞外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滑溜溜的鳝鱼早已悄悄溜走了。“夫妻”俩运气不好,苦苦地折腾了大半天,却是徒劳无功。遇到这种情况,雄鹳便显得暴躁不已,连连仰天长鸣,并使劲儿用翅膀抽打着水面。雌鹳却很有耐心,常常柔声柔气地应答着,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不停地用翅膀梳理着“丈夫”的羽毛,极力安抚它。经过雌鹳一番安慰,雄鹳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恢复了平静。接着,就交头接耳一番,似乎又有了好主意。一会儿,双双展翅飞起,在绿野清流的视野里,两只优雅的“黑牡丹”飞向新的地方。

(选自《科学之友》2009年第4期)

1本文第二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章最后一段说,“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从全文来看,黑鹳的“友爱”和“默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作为科普文章,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举例加以赏析(答出两条即可)。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明亮的,就很美好。太阳是明亮的;照在草地上的月光是明亮的;宽敞的教室是明亮的;温暖智慧的目光是明亮的;积极乐观、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明亮的……“明亮”这个词还能给你哪些联想?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扣题作文。

明亮的________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