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芳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B.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城”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点亮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指路明灯。“昂首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论的热门话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 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C.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江阴》,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江阴的众多美食。

D. 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莫衷一是,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看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看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是 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B. 国庆之夜,我们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整个上海灯火阑珊, 真可谓不夜城。

C.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宇宙中无穷 无尽的奥秘。

D. 解放前,化学家齐仰之过的是深居简出的书斋生活。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太夫人教子

欧阳修

太夫人姓郑氏,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日:“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注释:(1)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2)福昌:地名,今河南洛阳附近。(3)少微:表落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乙处)

吾 儿 不 能 苟 合 于 世 俭 薄 所 以 居 患 难 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家故贫贱也,无处之有素矣。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做简要的分析。

3辛弃疾不惜以夸张的笔墨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众多医护工作者选择了坚守岗位。他们用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诠释了何为“最美逆行者”,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1)请你发一则朋友圈,表达对“最美逆行者”的敬意和感激。(要求:使用除排比外的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政府要为医护工作者召开表彰会,请补全下面的语句,作为给他们的颁奖辞的一部分。

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你们用坚定的手印,表达着自己的担当与承诺;是你们用坚实的背影,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用原文语句填空。

(1)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比写出先汉兴隆后汉衰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想念那土地

胡梦

①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窗外两棵垂柳在皎洁的月光下,楚楚可人,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窗台上的两朵盆景也悄悄地长出了细嫩的绿叶,翠而美。浓浓的泥土气息伴随着春天里的芳香在静谧的夜晚令人陶醉,思绪在泥土味儿里遐想,许久许久。

②微风乍起,吹醒了那泥土,吹醒了那土地,吹动了那长长的思绪。

③三月的季节,那土地上已孕育着新的生命,新的未来。金灿灿的油菜花在田间地头开着一片金黄的海洋,小心翼翼地在田垄上闻着那扑鼻的花香,那春天的泥土香。蜜蜂如勤劳的农民,“嗡嗡嗡”地在菜花丛中忙碌个不停,勤劳而快乐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小伙伴们也不禁御下冬装,奔向田里,玩起泥巴来,光着脚丫踩那松松软软的泥土,仿佛要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别去冬天的沉重,一身轻松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小伙伴们经常调皮捣蛋,躲到油菜花里玩起迷藏来。桃花也开了,漫山遍野的桃花点级了整个儿的村庄,偶尔有一两棵桃花含芭欲放,像要出嫁的姑娘满面含羞,恰似桃花!

④手把青秧插稻田,抬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⑤挽起裤腿,下到水田,拔秧苗,青青柔柔的秧苗须小心呵,父母在一旁提醒着你可不能拔断了,每一棵苗是一粒种子,一个个小生命,然后生根发芽。童年时候,有点儿害怕水田里的蚂蝗。一不小心给那小家伙叮住了,就立马跑上田埂,田里的水溅满整条裤子,要身边的大人给捏下来。可不一会儿功夫,又下了水田,继续帮大人干活。拔完秧苗,就该插秧了,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水田里把那秧苗插在泥土里。弯腰久了,就感到腰酸背痛,想偷懒,站直伸懒腰。那时大伯、哥姐就笑,小孩子哪里有腰,别学着偷懒啊。  

⑥春天来了,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放学回家的路上时不时和伙伴们爬上山摘几朵映山红,拿回家,找个瓶子,装满清水,然后把映山红的茎放进去,就可以把花养好些天。在路上也摘几片树上的嫩叶夹在书页中,久了变干了,成为一个小小的收藏纪念。今年春节,翻看了小时的日记本,惊讶地看到好些年前的几片收藏树叶。周末放学了,提着个大袋子,和母亲到山上瓣竹笋,个把钟头就能瓣满满一袋,扒开外壳,切短,煮着吃美味可口;晒干,以后拿出来吃。

⑦乐趣不止在春天,故乡的夏天也是丰富多彩的。

⑧天气渐渐热了,夏天到了。家前面的小溪里鱼虾多起来了。每天傍晚,就和堂哥姐拿着漏斗,提着桶到“港”里“撤”虾子。也经常“撤”到泥鳅、黄鳝。从下港撤到上港,一次就一桶。那时兄弟姊妹们几个去读书就带过这些新鲜美味的虾子到学校。也自个儿在地里种黄瓜、芹菜、向日葵什么的,傍晚一放学就给它们浇水施肥,看着成长。还记得栽下的仙人掌后来竟长得一人多高,开了花儿。晚上田间的青蛙“呱呱呱”叫上一个晚上,童年就在这美妙的音乐节奏里进入梦乡。夏天热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拿出京席到外面乘凉,拿着扇子驱赶蚊子。躺在凉席上数星星,看流星。  

⑨夏天口渴,喝上几口山泉,洗把脸,舒服极了。那土地养育了少年,带给了无尽的乐趣。难怪春节时堂姐都还在说家前面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让兄弟姊妹们度过了现在只能追忆的美好童年。

⑩今年春节买了几棵树苗,有一棵桂花树,种在屋前,挖好坑把树苗轻轻放下去,盖上泥土。真希望这些小生命都能在春天中的土地上,如小孩子般健康快乐地长大,再长大……

(11)子夜时分,时常牵挂着,想念着大的——故乡那土地点。

1“那土地养育了少年,带给了无尽的乐趣”,作者回忆了“我”在故乡土地上的哪些乐事?请简要概括。

2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微风乍起,吹醒了那泥土,吹醒了那土地,吹动了那长长的思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希望的田野上,小伙伴们也不禁御下冬装,奔向田里,玩起泥巴来,光着脚丫踩那松松软软的泥土,仿佛要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别去冬天的沉重,一身轻松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谈谈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请说说你对第⑩段的理解。

5时过境迁,作者依然心心念念地牵挂着故乡那方土地,你是否也有让你魂牵梦绕的割舍不下的记忆,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少于60个字。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灯光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①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欧洲和美国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一l0%的比率增长。

②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辨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③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④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弗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⑤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眼的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的刷满整个建筑物。”

1阅读课文,选出下列不属于人工光危害的选项(    

A. 影响许多动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

B. 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C. 影响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D. 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段语言生动形象,描写了地球美丽的夜景,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人工光。

B. ②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强调了人工光对禽类的危害。

C. ③段主要说明了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D. ④段中引用鲁塞尔·雷特的话,强调了滥用灯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3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原意的一项(    

A. 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使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导致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进而鱼虾大量减少。

B.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即使在睡眠期间,照在视网膜的灯光,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因此长时间的光照,会影响了人的睡眠质量。

C. 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

D. 文章第⑤段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降低光污染的建议,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降低大多数照明灯的功率和亮度。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炸香椿、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6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在武汉战疫前线,采访到一位名叫汪勇的快递小哥,他的事迹让人感动:组织起志愿者司机团队,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建立餐食配供小组,通过“扫街”找餐馆,让医护人员吃上热乎饭;还组织了一支生活服务队,为援助医疗队队员维修手机、眼镜,购买生日蛋糕;还张罗着为一些定点医院运送医用物资。

汪勇的行动,给医务人员送去了关爱。疫情当前,白衣战士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每天高负荷工作,他们承受了巨大的体力消耗,有时却顾不上一日三餐。守护他们,便是守护战斗力。为医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持续健康、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是全社会的责任。

汪勇的事迹,感动你我。请你以武汉汉阳中学9年级1班张可可的身份写一封感谢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