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4、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6、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7、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8、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9、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0、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2、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3、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17、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18、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9、“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0、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22、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23、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2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25、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26、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7、在足球场上的运动员,身穿着球衣较一般的棉质衣物不同,请你想一想,用一种称为涤纶的聚酯所织成的球衣面料应具有哪此性质?(答出三点即可)_____、_____、_____
28、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加碘食盐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这里的碘是指____(填“元素”或“原子”),(填“能”或“不能”) ____用加碘食盐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②厨房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作用;
③炒菜时油锅起火,我们可以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
④汽车车身(主要成分钢铁)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除了美观外,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
⑤小亮家的野炊食谱如下:主食为馒头,配菜为鸡蛋、牛肉干、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该添加____(填一种食品)会更好。
⑥如果你看到一位农民欲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用,应立即制止,其原因是____。
⑦学校的垃圾桶是塑料的,塑料属于____材料。
3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学校食堂的早餐提供:鸡蛋、小米粥、鲜肉包、馒头及面条,请你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建议食堂增加含______的食物(填字母)。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3)右图自行车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醛(CH3OH)工业废水,可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1、走近催化剂。
(1)溯古1817年,化学家戴维发现:煤气(主要含一氧化碳)和空气在高温的铂丝表面持续反应。欲证明铂丝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提供的证据是_______。
(2)探秘
①铜丝催化氧化丙酮的过程是:铜先被氧化为氧化铜;氧化铜再与丙酮反应生成铜及其它产物。由此,你认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填“有”或“没有”)参加反应。
②常温下,氢气和氧气在铂表面反应的部分微观过程如下图:
根据上图反应原理,选择正确选项并排序: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每个羟基结合1个氢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
b.1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羟基
c.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分解为氢、氧原子
d.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直接结合成1个水分子
(3)释难 科学家正在研制把无法降解的塑料转换为单体的催化剂,这一技术实施可高效回收塑料,同时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32、小明用塑料瓶装了一瓶山泉水回实验室,对山泉水进行净化提纯,其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__(A过滤,B蒸馏,C沉淀,D吸附 )
33、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用“>”“=”“<”“≥”“≤”填空:
(1)熔点:硬铝_____铝;
(2)含碳量:生铁_____钢;
(3)质子数:氧原子_____氧离子;
(4)amL酒精中加入bmL水,混合后的体积为cmL,则a+b_____c;
(5)xg镁与yg氧气充分反应,得到zg氧化镁,则x+y_____z。
34、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氮原子_________;
(2)2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铁离子__________.
35、合理应用能源,保护环境。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
(2)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
A 乙醇 B 天然气 C 汽油 D 氢气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4)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为确保安全,点燃该气体之前应______。
36、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人民心中最美英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所含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化学符号,一种即可);
(2)使用铝制做口罩的优点是_____;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_(填“强”或 “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4)废旧金属材料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
37、对抗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常用到过氧化氢溶液作消毒剂。小欣同学准备以下仪器,完成“用 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 150 克质量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
(1)仪器 A 的名称叫_________。
(2)完成此实验不会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过程中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克水。
(3)用量筒量取 30%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过氧化氢溶液用于伤口消毒时,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8、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甲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2)乙是除去精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3)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mL(填“10 ”“50 ”或“100 ”)的量筒;量取水的操作如图丙所示,其他操作都正确,则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填“>”“=”或“<”)10%。
3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________;
猜想二:H2SO4和CuSO4。
【资料查询】
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______________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
(1)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序号)。
a.CuO b.Cu(OH)2 c.Cu d.Cu(NO3)2
40、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越来越多,气候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我国已经经历了多个“暖冬”;由于人类的活动水体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白色污染也日益加剧,针对这些环境问题请回答:
(1)引起“暖冬”现象的气体目前主要是什么?
(2)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答一点即可)
(3)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