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5、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6、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8、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9、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12、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4、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5、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16、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18、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1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0、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22、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23、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4、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25、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27、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是为了______。
(2)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易产生______气体,该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人体中毒。
(3)传统燃油汽车不仅消耗大量石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提供动力,锂电池放电时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4)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但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 NaH 等)。NaH(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的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8、下列有关铜、铁、铝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是指铁元素
B. 黄铜不是合金,而是纯金属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 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29、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正常的雨水pH值约为5.6_____。
(2)将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_____。
(3)高温加热红色氧化铁粉末和黑色炭粉的混合物,红色消失_____。
3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IA | VⅡA | 0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其阳离子是_____。
(2)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C和Ne B O和Mg C Al和Si D F和Cl
3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________________,则溶液为___________。
(4)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能鉴别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锌 B.硝酸钠 C.石蕊试液
32、我们常通过对比实验来获得信息。根据下图所示三个对比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 A 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这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2)实验B 中,通过试管 a 和试管 c 内现象的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与_________接触;
(3)实验C 中,试管___________内剩余的Ca(OH)2 粉末多。
33、大巴扎汇聚了新疆民间各种有名的小吃,吸引了众多的美食爱好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冒烟”冰淇淋的制作原理是空气中含有看不见的水蒸气,当周围相对较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淇淋时就会产生水雾,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烤馕”是新疆有名的美食之一,其制作的原料有面粉、菜籽油、洋葱、芝麻等。其中面粉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
(3)红富士苹果是水果中的佼佼者,不仅因为它价廉味美,主要是多吃苹果有益身体健康。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6O5,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苹果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34、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1.1 | 2.2 | m | 4.4 | 4.4 |
试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
35、(1)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物或酸:_____________,碱或盐:_________。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目前被认为最好的储氢方法是金属储氢法。氢化钠(NaH)是一种常用的储氢剂,在氢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遇水后放出氢气并生成一种碱。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6、现有氯化钠、尿素、甲烷、生石灰四种物质,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3)厨房中常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
(4)可用作氮肥的是_____。
37、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
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 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1)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10g
(已知 Na2CO3和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和100),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方案二] 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3)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和D。
(4)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_______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
(1)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
(2)含氮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指_____(填序号)。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3)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或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a、b点之间,该温度下的乙溶液为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g。
3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2017 年金鸡贺岁普通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枚普通纪念币。该纪念币的产品外环为黄色铜合金,内芯为复合材料(镍带复合白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复合白铜 B.铜丝 C.塑料
②制造高铁需要大量使用铝合金,工业上常通过在高温下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 铝(同时生 成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中考快要到了,某同学为自己制定了下表所示的食谱:
①上述食谱中缺乏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填字母)。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②饮用加钙牛奶,可以有效预防______(填字母)。
A. 贫血病 B.佝偻病 C.甲状腺肿大
③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______)
A.果汁 B.矿泉水 C.牛奶 D.啤酒
(3)甘氨酸(CH2NH2COOH)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氨基酸,请将甘氨酸在人体内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H2NH2COOH+3O2═CO(NH2)2+3H2O+3_____.
40、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