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时练习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A.《水浒传》  施耐庵  周瑜

B.《三国演义》  罗贯中 鲁肃

C.《红楼梦》  吴承恩  贾宝玉

D.《西游记》   曹雪芹 唐僧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B.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C.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D.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把麻搓成线。)

B.也桑阴学种瓜(傍:依靠。)

C.山衔落日浸寒(漪:水中的波纹。)

D.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岸。)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空

梅花经霜傲雪,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赞颂。梅与___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

5、 请你默写《游园不值》的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由点及面,以想象代替写实,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同时又具有哲理意味:美好而有生命的事物,任何力量也压抑不住它的生存发展。

 

 

 

6、请在横线上填上省市地名,使每行都有两条成语。

①说三道________流不息。②炉火纯________枯石烂

③壮志凌________柯一梦。

7、“景阳冈”是名著_____________里的__________(填写人名)打败老虎的地方。

8、积累与运用。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就连小孩儿也学着大人种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铭的哥哥已到了弱冠之年,这就是说,他的哥哥的年龄是___________

王嫣今年十三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来形容她的年龄。她的姐姐年满十五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形容她姐姐的年龄。

(3)《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__,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手指》的作者是________,文章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五根手指的用处,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5)《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这两篇课文主要运用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

(6)《游子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临别时母亲对孩子的不舍、担忧以及盼望孩子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此地不愧为园胜地,茂林修竹,绿水环流。每逢望夜,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再加上雾弥漫,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1】上面文字中加点的两个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yán báo

B.yān bó

C.yàn bó

D.yàn báo

【2】易错点上面文字中的“耀”字,第一笔是( )

A.一

B.、

C.丨

D.丿

10、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   )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把短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连续性文本阅读。

抗疫情——中国力量

文本一:漫画《最严防守》

文本二:

疫情袭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立即展开了与时间的“拔河”比赛——

1月24日,除夕,上百台挖土机抵达现场,开始土地平整。

……

2月2日,大年初九,火神山医院工程交付。

从进场施工到交付使用,这家医院的建设工期仅有10天。10天之内,建成一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来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高峰期,4000余名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再度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市又紧急决定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建造期间,现场有1000余名管理人员、近8000名作业人员日夜奋战,1400余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川流不息,3000余套箱式板房、3300套机电安装物资运抵施工。

经过10个昼夜连续奋战,一个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的大型工程顺利竣工。

文本三   中国智能机器人

钛米机器人在为病房消毒时会根据房间温度、湿度等情况,使用相应的消毒方案。例如,如果房间内有人,消毒机器人会使用“次气酸+等离子”方案消毒;如果没有人,就可以使用“紫外+过氧化氢”方案消毒。相比传统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设备,消毒机器人能够边移动边消毒,消毒液容量大,工作时间长,可单次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一个40平方米的病房,传统的人工推车消毒约需要6个小时,而机器人的高水平消毒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

【1】阅读文本一,我能想到以下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阅读文本二,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其内容。(20个字以内,不含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本三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个文本,判断以下对“中国力量”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中国力量,就是举国上下一条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其他国家做不到或者难以想象的事情。( )

②中国力量,就是有着强大的动员力,能够一呼百应,用举国之力完成任务。( )

③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很有智慧,能够借助科学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

④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口多,而且每一个人的力气都很大。( )

12、课内阅读

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于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如饥似渴”的意思是 。文中是指   。请用“————”画出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

2“吮”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__画。

3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关爱。请用“倾注”这个词,写一句对沙利文老师表示敬佩的话:_____

4这个片段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海伦这样学习,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请写下来。(至少 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文中的三处双引号的用法,“泥土”:_________________

“种子”:_________________ ;“说话”: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儿科大夫的手

年轻的讽刺小说作家冷凌抱着出世才20天的儿子,顶着寒风,匆匆来到儿童医院。

诊室靠窗处设两张桌子。一男一女两个大夫面对面坐在桌旁。男大夫生得魁伟粗壮,肤色黧黑。“像个铁匠。”冷凌心里说。女大夫生得娇小玲珑,一脸孩子气。“医学院来的实习生。”冷凌判断。他本来希望给儿子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

“下一个——梁虾仔。”“铁匠大夫”嗓音洪亮,与他的个头很相配。

一个衣衫单薄的农村妇女赶忙上前就坐。她怀里抱着一个用黑粗布裹着的婴儿。

“铁匠大夫”朝那妇女看了一眼,皱着眉说:“天这么冷,怎么不多穿件衣服?你也病倒怎么办!”语气粗暴,像个爱摆架子的大夫。

“不吃奶……哭了一夜,怎么哄也不行……”妇女开始诉说孩子的病情。“铁匠大夫”表情平淡,一边“嗯、嗯”地应着,一边搓着手。“他的手大概患了某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冷凌暗想。

终于,“铁匠大夫”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探进病婴的衣服下。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了搓手掌,才伸手摸病婴的肚子。

“下一个……”“铁匠大夫”喊完病人的名字,又把手搓起来。搓呀,搓呀

讽刺小说作家看着眼前这位“手掌痒痒”的大夫,职业习惯使他马上进入艺术构

思。该用什么题目?“搓手”?不行,不够尖刻,不够讽刺,太一般化……

“铁匠大夫”的大嗓门把作家召回现实,他喊了冷凌儿子的名字。

冷凌抱着儿子在那张就诊椅子上坐定,一边描述儿子的病状,一边注视那双搓动的大手。距离近了,看得真切了。那双大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大概是一种怪癖。这怪癖占了多少时间!假若他急病人之所急,假若他全心全意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他肯定不会这样毫无意思地搓手不止!

终于,“铁匠大夫”停止搓手,开始听诊和按摸肚子了。这时,“铁匠大夫”的目光离开冷凌儿子的脸,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就在他的目光移到对面女大夫身上的时候,他突然说:“不要这样!你的手指和听头都很凉,这不仅会惊吓到孩子,孩子还会受凉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

女大夫连声应诺,脸也红了。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儿科大夫的手……自己刚才构思的文章……

“谢谢!”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男儿科大夫致意,一点儿也不含讽刺的味。

1男儿科大夫搓手是因为( )。

A. 他患了怪病 B. 他有这种怪癖 C. 使孩子避免受惊吓和受凉

2整个过程中,冷凌的情感变化是( )。

A. 焦急——遗憾——不满——羞愧——敬意

B. 焦急——不满——遗憾——羞愧——敬意

C. 痛苦——遗憾——不满——敬意——羞愧

3“____”画出文中与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男儿科大夫致意,一点儿也不含讽刺的味照应的内容。

4冷凌最初不喜欢男儿科大夫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大夫的脸红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凌的脸红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捉贼

①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气愤地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偷稻草的贼。”

②我和父亲钻进我家的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不一会儿,推了一整天磨的父亲传出了轻微的鼾声。

③不知过了多久,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④“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母子俩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⑤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

⑥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劈头盖脸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⑦父亲也似乎明白了什么,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二柱三柱,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望着矮婶母子远去的背影,父亲长长叹了一口气。

⑧回到家,父亲对母亲说:“你这就起来,给矮婶送稻草去……”母亲一听,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一个女人家,手不方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⑨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⑩又是一个大雪夜,送草回来,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依稀看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片连着一片,郁郁葱葱……

1结合图表,理清文章脉络及父亲心情的变化。

2读语句,结合问题谈谈体会。

(1)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用了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结合加点词语谈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推了一整天磨”和“鼾声”我们读懂父亲非常辛劳,请照例结合父亲的两处言行,写出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选项对文章结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我”对矮婶一家的祝愿,希望他们能早日摆脱困境。

B.结尾照应前文,点明中心,表达“我”继续为矮婶家送草的决心。

C.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空间,表现了“我”希望矮婶家早日摆脱困境,这样“我”就不用冰天雪地去送草了。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早(节选)

迈进后(园 圆),蜡梅开得正(盛 胜),几(jǐ  jī)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漂 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 翻)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1在文中括号里用____标出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   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3填空。

1)这段话共四句,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梅花的色泽,表明色泽的词语主要是 ;第三句写梅花飘香而送暖;第四句写  

2)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是

3)鲁迅书桌上也有个字,这个早字实际上是

4)课文教育我们要

16、课外阅读。

母爱的雕像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曾经历了一场森林大火,大火过后护林员们开始上山察看灾情。

有位护林员在一棵树下面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 已经死去, 这只鸟却像雕像一样保持着一种姿势。护林员感到有些惊奇,便用树枝拨那只鸟,没想到几只雏鸟从已经死去的母亲翅膀底下钻了出来。原来,这只慈爱的鸟妈妈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浓烟会向高处升腾,为了不让灾难降到孩子们身上,它把几只小鸟带到大树底下,用自己的翅膀为它们撑起了一个保护伞。

鸟妈妈本可以展翅飞走,找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但它不能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大火之中。

当火苗窜上来烧它的身体时,它坚定地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它已经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翅膀底下的孩子们。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句子。

1)有位护林员在一棵树下面发现了一只烧焦的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妈妈本可以展翅飞走,找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但它不能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大火之中。(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跟当火苗窜上来烧它的身体时,它坚定地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选择正确的答案,用“√”表示。)

1)鸟妈妈保护一群小鸟的故事。(    

2)母爱是最崇高最无私的爱。     

3)鸟妈妈的心中时刻关心着自己的孩子,勇敢地救出自己的孩子。(  

4)在熊熊烈火中,鸟妈妈把几只小鸟带到大树底下,用自己的翅膀保护小鸟,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5如果要你对这位鸟妈妈说几句话,你最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片段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 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段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____”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思考“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向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时间的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说明时间很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表明孩子从水里浮上来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但大家觉得时间很长。

6请你说一说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全文想一想用枪逼迫孩子向海里跳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乌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下列四种动植物中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2】文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是(   

A.美丽

B.自由

C.明亮

D.孤独

【3】假如请你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段,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A.喜悦、愉快

B.悲伤、难过

C.生气、愤怒

1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个青年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育才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 。”“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青年不满意地说。“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

1这段话中有一处说话不得体,请用“ ”画出来,并改正。

 

2在文中的“ ”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你发表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2、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阿·安·普罗克特说:“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马云说:“一个人最富有的时候是有梦想,有梦想是最开心的。”是啊,有梦想的人生不荒芜。请你以《梦想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梦想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②可以通过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

要求:事例完整,语句流畅,有自己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