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鸟巢、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都集中在北京,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

A. 交通中心 B. 政治中心 C. 文化中心 D. 经济中心

2、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季风影响 D. 地形地势

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大致界线

B.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4、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位于37°43′00″N—39°05′3″N之间,地处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酿造的葡萄酒香气浓郁、纯正,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受夏季风影响大

D.冬季寒冷干燥

5、造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河流条件 D.气候条件

6、我国南方地区的屋顶一般建造成什么形状

A.平顶 B.方顶

C.斜顶 D.圆形顶

7、下列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A. 珠江 B. 黑龙江 C. 黄河 D. 长江

8、“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9、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许多商品进入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时,国外进口的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上也日益丰富了起来。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通过贸易,各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B.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我国无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

C.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我国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

D. 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我国还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10、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

A.一年两熟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11、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间低

12、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地区主要是(     

A.与中国接壤地区

B.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C.内陆高原

D.沿海岛屿

13、云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是(   )

A. 旅游业 B. 制造业

C. 房地产业 D. 信息与金融业

14、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

A. 以农业为主 B.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C. 以重工业为主 D. 进口——加工——出口

15、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     

A.沿河设城

B.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C.位于河流交汇处

D.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

16、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 “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特点明显

C. 日月潭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17、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

B.四周被海洋包围,生物进化缓慢

C.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D.气候非常寒冷

18、与我国东北三省接壤的国家有(  )

A.俄罗斯、日本 B.韩国、蒙古 C.朝鲜、俄罗斯 D.朝鲜、日本

19、下列树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A. 马尾松   B. 白桦   C. 毛竹   D. 油桐

20、不仅对长江三角洲,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是 (  )

A.武汉

B.上海

C.重庆

D.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

22、发展农业应该遵循_______原则,我国非季风区草地广布,适宜发展_______业。

23、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利用其有利地理位置发展了 型经济。

24、“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这句俗语描写的景观位于____高原,其分布范围主要包括____和____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它们的简称分别是____和____;它们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和____.

25、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有:塬、________、峁、川。

26、北京位于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______海。

2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区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线、_________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8、中东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沟通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9、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水利工程的建没。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_____,这个措施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_____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30、“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三山”由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北京精神对全国文化具有影响带动作用。

材料二:读“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

材料三: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主要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伐下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石料主要来自河北太行山区,这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下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了北京。

(1)材料一说明北京是我国的____________中心。

(2)①是我国一条著名的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

(3)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春季多沙尘暴天气,其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为了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危害,内蒙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

(5)暑假期间,岳阳的小明要去北京游览,结合北京市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小明出发前应做哪些准备_________

(6)旱船载石的方法在冬季使用,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A.冬季农闲时期,人手劳力多 B.冬季降水多,便于行船

C.冬季月平均气温0℃以下,冰雪不易融化 D.冬季风大,顺风顺水

(7)北京附近太行山、燕山等山区也有木材,却要舍近求远,选用南方的川湘赣等地区木材。请用学过的气候知识分析南方地区木材生长良好的优势条件_______

 

32、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气候特征不同。联系已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看下图,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 。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温差变化规律是(  )

A.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 B. 年温差小 日温差小

C.年温差大 日温差大 D. 年温差大 日温差小

33、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是我国第______大河,发源于_______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______(上游、下游)河段水能丰富。图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水利工程。

(2)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船运价值大。位于长江入海口实现江海联支的城市是________市。

(3)长江沿江地事沟通了________与沿海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中位于上游的是______市(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4)长江下游___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3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如图)。

(1)陆上丝绸之路横跨的大陆是       

(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B地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3)每年夏季,经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船只,常常会在C海域遇到强大风浪的影响。其原因是       

(4)我国从A地区进口石油,从瓜达尔港运往新疆喀什,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其判断理由是       

(5)请你根据“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5、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   海,沿海港口众多。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北可联系京津唐地区,南可联系 地区。

(2)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3)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征是

(4)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