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化领域的著名作品,属于长篇小说的是
A.《歌唱祖国》 B.《东方红》 C.《青春之歌》 D.《林则徐》
2、下图是小超同学利用寒假预习中国历史时整理的学习卡片。请你判断卡片中信息属于的时期及领域( )
历史预习卡片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千米,比1952年增加22%。 ★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1万千米。 ★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千米,比1952年增加1倍。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交通运输业
D.三大改造时期;工业
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 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教育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4、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粮食 | 13213 | 14369 | 16392 |
棉花 | 69.2 | 103.1 | 130.4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建立了互助组
C. 成立了初级社
D. 开展了劳动竞赛
5、建国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国家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7、标志着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中共八大召开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8、20世纪50年代初,一首《英雄赞歌》唱响中华大地。歌词“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上驱虎豹,舍身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是
A.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
B. 八路军、日本军队
C.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D. 中国工农红军、联合国军
9、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该冤案的人物是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叶剑英
10、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与“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信息相关的是( )
A.氢弹 B.导弹核武器 C.原子弹 D.人造地球卫星
12、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见下图)。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而这里就是
A.鞍山
B.上海
C.北京
D.长春
13、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4、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农业合作化的实行
D.人民公社的实施
15、下列城市中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厦门
16、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17、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是
A.林彪
B.王洪文
C.张春桥
D.姚文元
18、2017年3月27日,河南省政府宣布,兰考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终于摘掉,兰考人民欢欣鼓舞!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承诺的兑现,也是兰考几十年夙愿的达成。曾任兰考县委书记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 焦裕禄
B. 雷锋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19、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B.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C.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的爆炸
D.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20、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内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对外开放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深化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21、___,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2、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3、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5、“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50年6月,我在农村开展了_________,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从1953年开始,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采取________的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体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在探索建没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错误地开展了________、________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73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见下图)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国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
26、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做出决策、低砺前行的盛会。
(1)在________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帆。
(2)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指出,把________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9、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30、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3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3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与基础。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正确导航。中共八大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过程中,我们有过失误与挫折。请举2例史实予以说明。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防成就大事记
材料二 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47年被麻省工学院聘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6年在王大珩等科学家的建议下,我国形成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刚要》,即“863计划”纲要,选择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国防力量从建国初至今的变化特点,并再举出一例中国取得的国防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防力量增强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想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