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报》报道:大庆油田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下列人物曾为“百年油田”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2、“2017年3月27日,河南省政府宣布,兰考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这个好消息也 告慰了“人民的好书记”(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3、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 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
C. 中美签署《联合建交》
D. 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史(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82 年党的十二大
B.1987 年党的十三大
C.1992 年党的十四大
D.1997 年党的十五大
6、“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A.废除资本家的剥削
B.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D.为农业、手工业改造提供范例
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召开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选举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C.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8、2017年10月1日《国歌法》正式实施,公共场合“歪唱”国歌等侮辱国歌的行为将受到惩处。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代国歌的重要会议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C.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社会主义也可能有市场
10、在党的历史上,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矛盾
11、我国能够成功于1997年、1999年分别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军事力量的壮大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12、位美国记者在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请问周恩来以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场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强大的综合国力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4、细读下图的题词,关于这一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好
B. 特区主要“特”在经济领域
C. 特区引进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D. 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1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洋务运动
16、“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
A.统一问题
B.香港问题
C.台湾问题
D.澳门问题
17、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的开端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遵义会议
18、缅甸总理吴努曾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为消除其他国家的恐惧,中国提出( )
A.求同存异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革开放决策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9、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0、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
④群众基础好
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1、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2、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4、(___________)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建设的新时期。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26、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年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在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8、(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29、1992年,_____(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31、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之初,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哪一年?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一起的具体组织名称?
(3)下图是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党错误进行的两个运动,请用一句话简要客观评价这两场运动。
(4)从1978年开始,我党实行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5)根据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谈谈你的感悟。
32、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至1984年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广,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初步确立了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保障了农民的自主经营权。1984年,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增强企业活力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让企业有自主定价权,让市场供求调节价格……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
——摘编自《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验与启示》等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并简述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过程。
(2)据材料二指出1992—2015年CDP变化情况。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主要原因。
(3)小史同学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符合国情,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