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王建国是贵州省铜仁市某村的一名普通农民。20世纪80年代初,他家五口分到8亩土地,第二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了几年,他和几个同乡一起去广州一家外资企业打工,赚钱以后,回家盖了新房子。王建国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得益于国家推行(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建立农业合作社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属于这次“新”变化的是(     

①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②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农村享受恬静生活

③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④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日趋激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杰出代表有

①邓稼先

②钱学森

③王进喜

④杨利伟

⑤李四光

A. ①②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4、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中国的“奥本海默”是

A.杨振宁

B.钱学森

C.邓稼先

D.李政道

5、“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6、文革期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不包括

A.国产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7、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设立了特区。下图所示设立的两个特区最主要区别是

 

A.社会制度

B.文化传承

C.经济模式

D.生活方式

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9、缅甸总统吴登盛在一次演讲中说:“(它)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此“指导原则”是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合作共赢原则

10、下面不属于新时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发展经济

11、“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训。”文化大革命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①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变化  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必须建立健全民主法治  ④必须维护领导的绝对权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某班在历史课上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扮演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请问他扮演是( )

A.彭德怀 B.邱少云 C.黄继光 D.董存瑞

13、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1951年通过谈判获得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沈阳 B.北平 C.南京 D.西藏

1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限制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B.实行平均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不实行经营责任制

15、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指:

A.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 B.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C.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D.李大钊、毛泽东、习近平

16、“两弹一星”的成功,是我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的结果,他们是

①屠呦呦   ②钱学森   ③邓稼先   ④莫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发生的几件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③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④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8、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新发展理念

C.“两学一做” D.毛泽东思想

19、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A.1934年 B.1935年 C.1933年 D.1936年

20、为下面两幅图片配一个标题,最适合的是( )

A.党的好干部 B.空军战斗英雄

C.“最可爱的人” D.科学高峰攀登者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22、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2)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_____。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_____。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6)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23、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5、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____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3)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_____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6、全方位外交:举措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中国广泛参与________、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多次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27、“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8、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9、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解放区开展了怎样的斗争?这一斗争的开展给我国农村阶级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中共八大是在怎样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我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底,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2、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伟大人物。

(1)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3)大庆石油工人的“铁人”——

(4)2005年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

(民族团结篇)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回顾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这就是始终不渝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始终不渝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

(祖国统一篇)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两个地区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