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某一历史情景剧中,王小华同学扮演的是宋朝皇帝御驾亲征亲临澶州城,他扮演的皇帝应该是

A.宋高宗

B.宗太祖

C.宋真宗

D.宋太宗

2、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3、杜甫诗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该诗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4、“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地方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最早出现在:

A. B. C. D.

5、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置于(  

A.汉朝

B.唐朝

C.秦朝

D.隋朝

6、“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

A.重用贤能

B.选拔人才

C.改革税制

D.整顿吏治

7、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8、“科举取士”是隋唐时期对封建时代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关于它的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种选官方式看重门第不注重才能

B. 隋炀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C. 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D. 唐玄宗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9、下图是《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工商业市镇分布示意图》,这说明

A.“苏杭地区”工商业发达

B.“苏湖熟,天下足”的实现

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D.“苏杭地区”是制瓷业中心

10、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政治体例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例变革的一项是

A.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B.采用文官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官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1、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直下。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朋党之争

C.任用奸相

D.宦官专权

1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洛阳

B.洛阳、涿郡

C.涿郡、余杭

D.余杭、涿郡

13、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14、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书愤五首·其一 》写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国历史上曾以大散关为界的民族政权是

A.北宋和辽

B.辽和西夏

C.南宋和西夏

D.南宋和金

15、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乙:中华民族大融合

C.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丁:中华帝国的衰弱

16、一位同学将历史教材中提及的书进行分类汇总,其中①处应填写

 

类别一:《千金方》   《唐本》 《本草纲日》

类别二:《史记》   《三国志》   《资治通鉴》

类别三:《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①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红楼梦》

17、关汉卿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念奴娇·赤壁怀古》

18、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1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  )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   C. 造纸术的改进   D. 书籍销售的扩大

2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

明朝修筑故宫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D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元曲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的市区等场所进行演出;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________,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3、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24、写出与下列史实的叙述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事件

(1)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__

(2)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从此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动乱﹣﹣________

(4)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的治世,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5、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26、西行天竺,游学那烂陀寺的高僧是________

2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明朝时期昆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8、明朝科举考试的文体是________

29、宋朝在地方设置 ,从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0、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清朝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清朝设立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2)1684年,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

(3)清朝在新疆设置了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二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自有戚爷会抵挡。

(3)材料二中的“戚爷”指的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4)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本质区别?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