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下列事件最能验证这一说法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2、党的十八大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为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在本世纪头20年,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对“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准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B. 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C. 中国人民赢得了反封建的彻底胜利 D. 沉睡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

4、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人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应开始于

A.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C.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D.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

5、造成我国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观因素是

A.连续三年的严重的自然灾害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

C.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 D.三大改造运动的开展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7、“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邓稼先 B.杨振宁 C.焦裕禄 D.袁隆平

8、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新中国成立

C. 三大战役的结束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九一三事件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四五运动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时期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第二个五年计划

C. 第三个五年计划

D. 第四个五年计划

11、中国有个著名的皇帝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已去,吾失一镜矣。”这个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宋太祖

D.宋太宗

12、习近平主席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成立

13、“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翁”是指

A.于敏 B.莫言 C.屠呦呦 D.袁隆平

14、下图所示军种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 陆军

B. 海军

C. 空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15、小王想给国外的杂志发篇文章,他选择的最便捷的方式应为(

A. 发传真 B. 寄挂号信

C. 特快专递 D. 上网发电子邮件

16、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比较落后。如藏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鄂伦春族还保留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怎样帮助这些少数民族的

①进行民主改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④授于独立建国的权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7、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18、他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之一。“如果没有他,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这段评价与题16图中哪位人物最吻合

A. B.

C. D.

19、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习近平主席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下面有关人民海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B.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C.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

D.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圆梦中华”,就必须要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形成是在哪年哪次代表大会上?(  )

A.1982年中共十二大

B.1987年中共十三大

C.1992年中共十四大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_____而团结奋斗。

(2)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6、(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27、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28、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9、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0、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科学家以其辛劳与智慧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下图:

(1)记住这些科学家,是我们对科学的起码的尊重。请依次写出上图中科学家的姓名。

(2)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两弹一星”的主要意义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至少归纳两点“两弹一星”的意义。

(3)图片中的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哪两位?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有什么贡献?

(4)你认为生长在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这些科学家的精神?

32、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3、学校要求每班办一期以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板报,因为太多,不知道怎么选,你帮他选择一下。(至少三个标注时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照片“开国大典”拍摄的时间是?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欢迎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依据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3)上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哪一计划的实施?这个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