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A. 总路线的公布   B. 八字方针提出   C. “九一三事件”   D. 粉碎“四人帮”

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苦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三大改造

D. 第一个五年计划

4、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釆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5、“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包括

①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③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1950 年到 1952 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开展,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A. 安徽   B. 浙江   C. 甘肃   D. 西藏

7、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8、我国能成功的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国际地位的提高 C. 军事力量的壮大 D. 综合国力的增强

9、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日恨今尽雪"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香港回归

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台湾问题解决

10、到1952年底,不能分到土地的人是(   )

A.地主 B.西藏农奴 C.贫农 D.富农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2、目前,我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正在进行中,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农业

13、2013年4月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等及首都数万干部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做出建立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决定的会议是

A.中国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②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③标志中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④标志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15、毛主席诗词中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桥”指的是

A. 卢沟桥

B. 泸定桥

C. 武汉长江大桥

D. 北京立交桥

16、中国的很多节假日都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两藏和平解放 D.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7、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8、创办于1669年的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带头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实行

A. 公私合营

B. 中外合资

C. 承包经营

D. 国企改革

19、1954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发展。这里的“历史潮流”是(     

A.实现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政权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A.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 人民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2、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24、割让香港给英国的条约是( )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2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制度)。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8、(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9、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3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什么道路?

(2)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确立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3)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指的是什么?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谁?

 

33、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的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各国关系文件集》第3集

(2)材料二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这些原则”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持反甘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美国政府也在“联合公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声明,对中国政府的声明表示基本赞同。

——摘自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

(3)材料三中的《上海公报》明确指出台湾与中国是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编自《新华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举出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的事例(两例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