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河南省
2、该作品描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佳作,是昆曲的传世之作。这部作品是
A. 《窦娥冤》 B. 《牡丹亭》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3、某校八年级小刚同学搜集到了如图所示的学习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最合适的“标题”是( )
标题 1.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2.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3.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
A.国有企业改革
B.思想解放运动
C.民主法治建设
D.建立经济特区
4、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乱了,请你帮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5、下列历史人物中最有可能吃到花生、玉米、马铃薯的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
6、“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于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 ③安史之乱 ④赋役繁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图所示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各封国力量的对比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休养生息 B.实行“推恩令”
C.实行“盐铁专卖” D.组建骑兵,北击匈奴
9、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主要提高什么地位?
A.明经科 B.进士科 C.数算科 D.武举科
10、下列事件中,属于清朝康熙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的是( )
A.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
D.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11、今天藏族人的祖先是( )
A.南诏人 B.突厥人 C.吐蕃人 D.回纥人
12、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 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
B. 宋辽议和
C. 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13、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不包括( )
A. 建立三省六部制
B. 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C. 设立五军都督府
D. 取消中书省,权分六部
14、通过“岁币”、“澶渊之盟”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史实是
A.辽与北宋的和战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D.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15、 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延续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使经济上同样繁荣的黄河、长江两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 处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李渊;建立唐朝政权
C.武则天;更改国号
D.北宋;实现局部统一
16、“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 ‘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 收地方精兵归中央 C. 设立枢密院主军政 D. 派遣文官任地方官
17、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一现象出现在
A.隋唐时期 B.清朝中期
C.两宋时期 D.明朝中期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前秦
B.元朝
C.北魏
D.清朝
19、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颜真卿——《颜世家庙碑》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李白——“诗仙” D.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
20、掌握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是必备历史知识之一。下图“?”处应填写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晋
C.陏朝
D.元朝
21、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的《______》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清代的戏曲艺术进入更为繁荣时期,最有影响的是______和京剧。
22、饮茶在_______时期开始风靡全国;元朝时最著名的戏剧的代表作是______。
23、戚继光抗倭
(1)______中期,倭寇猖獗,“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_____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4、小说和艺术
(1)小说:
①《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利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三国演义》是我国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书中以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③《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作者是_____。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____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2)艺术:明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是_____,代表作《_____》,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5、蒙古和___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_______年,蒙古灭金。
26、唐太宗知人善任,大臣房玄龄敢于进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7、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8、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________的运河。
29、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1)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2)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3)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________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
30、重大会议影响着历史进程。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称谓,并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3)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4)确立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33、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现大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中的“郑君”指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此举有何意义?
(4)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5)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一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