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对一战前,世界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C. 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D. 殖民侵略与反殖民斗争,终于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2、“正是华盛顿这种‘功成不居,崇尚民主’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体现他这一美德的是(  )

A.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   B.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C. 参与创立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D. 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3、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的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4、宋代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发明火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迫使法西斯德国陷人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境地的军事行动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6、当今中国很多汽车知名企业与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例如:北汽集团与现代、奔驰、切诺基等,上汽集团与大众、通用等。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中国汽车业开始起步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D.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7、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C.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8、在沙特阿拉伯王国旗帜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印度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这首诗描绘的盛世景象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0、新中国成立后,促进我国在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事件有(   )

A.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中共七大 D.邓小平南方谈话

11、一名英国侵略军官曾有这样的记述:命令发下之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烟雾-----所有宇宙、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

 

1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到,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14、1882年,达尔文逝世,人们为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A. 他们都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B. 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C. 他们都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D. 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微积分

15、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东汉医学著作(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6、近年来,基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之美”的精神主旨,京剧逐步走进中小学校园。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带有广东的地方特色 B.形成于乾隆年间

C.形成中没有得到皇室的扶持 D.经过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17、民族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下列人物属于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时期的代表有( )

①杨利伟 

②邓稼先 

③焦裕禄

④王进喜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8、中英贸易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在正当的贸易中,英国处于明显的入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人找到了一条捷径。“捷径”是指

A. 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走私鸦片

B. 与清政府协商进出口货物的税款

C. 降价倾销呢绒、布匹

D. 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19、下列史实与“中外交流”主题不符的是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郑和下西洋

20、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为了民族振兴和祖国富强,张謇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下列史实和张骞无关的是( )

A. 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B. 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C. 是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D. 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现状是“________”;世界格局朝着________方向(趋势)发展。

22、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幕府的黑暗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下________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________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民族危机——西方国家的入侵:1853年和1854年,________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同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3、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24、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2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26、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7、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国别

代表作

主要成就

社会影响

牛顿

 

 

 

 

达尔文

 

 

 

 

爱伊斯坦

 

 

 

 

 

 

 

28、1990年______(国家)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开展了反抗______(国家)殖民统治的运动。

 

29、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_”。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______,两极格局形成。

30、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________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建立了________委员会,简称“________”。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________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________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分赃会议形成了什么新秩序?这一秩序的形成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请列举20世纪20年代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文件。

(2)二战后初期,美国针对苏联推行了冷战政策,使国际形势趋于紧张。请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二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什么趋势发展?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32、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希腊文明)

(1)谁主政时期,雅典的奴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就是什么?

(古罗马文明)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什么?

(4)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的历法被称为么?

(古中国文朋)

(5)东汉时改进造纸工艺的人是谁?被称为“医圣”的名医是谁?

(6)被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是谁?

(7)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33、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探究一】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凶残本性暴露无遗。

(1)德国是两次大战的元凶,列出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分别是什么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

(2)写出两次大战中体现帝国主义侵略、凶残本性的事件或暴行各一例。

(3)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形成什么格局?

【探究二】一战后,帝国主义并没有吸取一战的惨烈教训,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的法西斯化,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孤立主义,最终使世界陷入二战战火之中。

(1)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和进一步扩大的事件?

【探究三】2014年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决议通过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醒后人,勿忘历史。

(1)二战后,随着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二战后,欧洲交织着统一和冷战气氛。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