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抗击倭寇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林则徐

虎门销烟

打击了英国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

清朝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除伊犁外,新疆其他地区都回到祖国怀抱

 

 

A. 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的措施   B. 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 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2、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下列属于他的科学发现是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电磁感应现象 D.万有引力定律

3、2018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五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七七事变标志这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从东北三省沦陷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③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

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重新确立了战后政治版图

处理战后德国问题 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的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表现有(  )

A.家庭电话普遍使用

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6、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通过历史学习揭开古埃及文明的面纱,下列选项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①金字塔  ②甲骨文  ③太阳历  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在近代,列强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阶段年代尺,请仔细观察,与年代尺中

①②③④⑤相对应的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A.①—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D.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④—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8、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

A. 实行世袭制

B. 实行分封制

C. 确立郡县制

D. 推行“推恩令”

9、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上述材料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B.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10、列宁在一次报告中强调指出,苏维埃政权必须通过自由贸易周转刺激农业的发展。为此苏俄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11、《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A. 突出人的作用

B. 强化神权色彩

C. 注重道德治理

D. 依赖血缘纽带

12、复习课上,王老师收集了如下图片,请你据此分析,王老师这节复习课的主题是

甲骨文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金字塔

释迦牟尼佛像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亚欧文明

C.亚欧封建国家

D.亚非封建国家

13、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8月,巴黎光复。这主要受益于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联合国宪章》的准许

D. 反法西斯国家联盟的建立

14、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毛泽东提及的这份出版物当时主要宣传(  )

A. 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马克思主义

15、下表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危机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A. 首先爆发于美国

B. 范围特别广

C. 持续时间特别长

D. 破坏性特别大

16、2018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马克思的一生与工人运动息息相关。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B. 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

C. 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D. 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现和指导思想

1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18、电影《西部牛仔》再现了远道而来的欧洲殖民者在屠杀印第安人的同时,强占他们的家园,掠夺他们的财产等有关场景,这一残酷的历史现象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 导致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 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19、下图是某位重家给自己画的自画像,他的代表作有《夜间咖啡馆》《向日葵》等,这位画家是(     

A.达·芬奇

B.米开朗琪罗

C.梵高

D.居里夫人

20、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呜啦,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苏维埃政府成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英国科学家_____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______________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 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2、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公元前60年 的设置,标志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727年清朝设置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3)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3、国家之间交往既有合作交流又有竞争博弈。

(1)二战爆发前,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了______军事侵略集团。

(2)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______政策,放纵了法西斯侵略。

(3)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签订了《______》,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24、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180年前发生的_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60年前的某一天,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__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25年前,《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5、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6、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__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7、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

28、《凡尔赛条约》:与会国:参加会议的有________个国家的代表。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围、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29、二战后,____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0、巴黎人民攻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北约和华约组织为首的国家各是哪一国?

(2)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3)两大对峙集团的形成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2、从秦汉时期起,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完成统一是在何时?西汉前期,汉政权西北部面临哪一个民族的威胁?

(2)为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就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不超过50)

(4)汉武帝对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处理与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关系?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年(18年)的大转折終于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第一流的政治家”,知道中国所处的局势是数千年的变局,而且以积极的方式应付, 但“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

——蒋廷《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大转折”、“积极的方式应付”分別是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的为西学至强的实效做了证明,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几十年间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步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中的“社会运动”是指?依据材料分析运动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清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的共同因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三 1894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杨秃枝在寒风中颤抖。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

(2)列举“他们的实际行动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的事实两例。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兴办的实业名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