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魏之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材料中的“魏”当指

A. 西周时的魏国

B. 战国时的魏国

C. 三国时的曹魏

D. 北朝时的北魏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

D. 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

 

3、“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戊戌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4、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此,德国挑起了( )

A. 布匿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科索沃战争

5、1992年初春,新的改革瓶颈亟待破局,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再入历史新境。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纵深化发展背景下的改革开放面临新一轮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初心不变,拨乱反正

B.毫不动摇,全面开放

C.与时俱进,深化改革

D.精心策划,四个全面

6、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7、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贾六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场所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8、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②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③促进了社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9、如果说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达尔文则是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城驱逐出去。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是

A. 《物种起源》

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复活》

D. 《人权宣言》

10、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葡萄牙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D.“三角贸易”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

11、建国初期,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1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弄伤了贵族的眼睛,那么贵族可以依法弄伤这个人的眼睛;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上述规定反映了该法典的( )

A.君权神授原则

B.抑强扶弱原则

C.阶级歧视原则

D.公平正义原则

13、下列的组合与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B.梵高—《向日葵》

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巴尔扎克—《哈姆雷特》

14、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上述材料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B.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15、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下列史实与评述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史实

评述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A

B.B

C.C

D.D

16、一战中首先开战的两个国家是

A. 奥匈帝国-俄国   B. 德国-俄、法   C. 奥匈帝国-塞尔维亚   D. 英国-德国

17、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市场和争夺世界霸权的4争更加激烈;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这里评述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后果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

D.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影响

19、73年风雨外交成就中国大国风范,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1953年,周恩来接见缅甸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D.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以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0、下边漫画是对哪一次国际会议的形象描述?(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36年,日本 _____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______策源地形成。

 

22、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国别

代表作

主要成就

社会影响

牛顿

 

 

 

 

达尔文

 

 

 

 

爱伊斯坦

 

 

 

 

 

 

 

23、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_______和对 _______的向往。

24、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5、行有道,达天下,美好出行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1)宋朝发明的   ,应用于航海,保障了人类在大海上航行的方向。

(2)500年前,   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港口出发,开始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3)19世纪,德国人   发明了汽车,使人类曾向往的日行百城成为可能。

(4)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   让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26、周年纪事是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式。

(1)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2)1928年   开始在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37年德国对西班牙进行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促使毕加索创作 《 》

(4)1947年“  ”的出台,是美苏 “冷战”的开始。

 

27、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___,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____方向发展。

(2)欧盟成立后,欧洲的____进一步增强,____进一步提高,在____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____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____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____,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____,力求在____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____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29、1990年3月___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30、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学史有感: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

⑵为了维护统一,清朝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各采取什么措施?

⑶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⑷为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提出这一科学构想的人是谁?

⑸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2、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基本解除了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33、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却不同。请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面对今天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640年以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光荣革命“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

(2)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社会改革”给俄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4)你认为上述三个国家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