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zǔ xiān mín zú jiǎ ɡǔ yóu xì
( ) ( ) ( ) ( )
wēn nuǎn jīnɡ línɡ yuàn yì yù tǒnɡ
( ) ( ) ( ) ( )
2、花落谁家(选词填空)。
1.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马上( )了下来。
2.( )的山村笼罩在一片夜幕中。
3.比赛结束了,可是我的心情总难以( )下来。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种植物的旅行办法。
2.《场景歌》中提到了 ________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文中的“红领巾”指的是________。
3.《妈妈睡了》的作者是________,文章中最后一句说妈妈真该好好睡一觉,是因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山奇石》中详写的怪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 ________,那里出产________。五月有 ________,七八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________成熟了。
4、照样子进行词语接龙。
例:申——申办——办法——法律——律师
写——( )——( )——( )——( )
起——( )——( )——( )——( )
5、给下列各字注音
行 驶 阵 雨 洞 察 悬 挂
彩 虹 湖 水 秀 丽 吸 引
6、读拼音,写词语。
cháo qián zhāng kāi chuān chū
xué xiào líng shēng jí hé
7、判断下列句子,对的画“√”,错的画“×”。
1、小松鼠甩起大尾巴扫雪。(_______)
2、小鸭子用鼻子拱雪。(______)
3、小猪用扁嘴巴铲雪。(______)
4、小黄狗用两只后腿扒雪。(_______)
8、“狐假虎威”一词中,“假”是凭借的意思。( )
9、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千人糕之所以叫千人糕,因为它是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
【2】“蒸”和“煮”的偏旁都是“灬” ,说明带“灬”的字和水有关。( )
【3】《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会把事情办坏。( )
【4】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老牛和松鼠都对小马撒谎了。( )
10、判断题
【1】新区实验小学四园共建包含:文明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______
【2】学校的校风是:勤奋 创新 文明 团结_____
【3】校园六个好是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______
【4】新区实验小学四园共建包含:文明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_____
【5】新区实验小学学风是:勤思、善问、自主____
11、 开天辟地
在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浑然一体,就像一个大鸡蛋,天地的开创者盘古就生在蛋里。
不知过了多久,这个大鸡蛋开始逐渐发生变化,蛋就分列为两半,蛋里的烟云上升变成了青天,沉渣下降变成了大地。他弯下腰来,将合在一起的天地撑开来,天每日长高一丈,地每日长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每日长一丈。
经历了一万八千年后,直到天地再合拢,盘古才安然地死去。盘古虽然死了,但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留下的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骨骼变成了山脉,血液变成了河流,肌肉变成了土壤,发须变成了星星……
从此以后,世界便形成了。
【1】“下降”的反义词是________(在文中找)
【2】区别组词
升(__________) 辟(__________)
伸(__________) 僻(__________)
【3】解释。
浑然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地的开创者是_______。
A. 女娲 B. 盘古 C. 耶稣
【5】巧手连线。
呼出的气 雷霆
留下的声音 太阳
左眼变 风和云
右眼 东西南北四极。
四肢 月亮
骨骼 土壤
血液 星星
肌肉 山脉
发须 河流
【6】6 “在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浑然一体,就像一个大鸡蛋。”这句话把宇宙比作成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精彩阅读。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无边无际: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填序号)
A.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用飞那么远
B.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青蛙认为天只有________,小鸟认为天________。________说得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填序号)
A.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B.天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
13、阅读与理解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yīn yīng)影里。
不久,种(zhǒng zhòng)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地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pān)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téng),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chā cā)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它可真是太勇敢啦
”
【1】全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在最后一段的方块中补充缺少的标点。
【4】补充词语。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花朵 (________)地爬 (_______)地哭起来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欣赏。
过 冬
小松鼠换上一件厚厚的皮袄,准备过冬。它看见梧桐树抖着身子,黄叶便飘落下来,着急地问:“梧桐树公公,天冷了,您怎么不多长点叶子,反而把叶子落光了?全身光秃秃的,冬天不怕冷吗?”
梧桐树哈哈大笑,说:“好孩子,我把叶子落掉,就是为了过冬呀!”
小松鼠惊奇地问:“这么说,长叶子是因为怕热?”
梧桐树又哈哈大笑:“我们落叶是一件大事。叶子能散发水分,秋天干燥,根喝水少,让叶子一散发,我们缺了水就会枯死,把叶子落掉就是为了保住水分,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过冬了!”
【1】小松鼠一共问了( )个问题,用波浪线画出来。
【2】在文中找出和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焦急——(_______) 吃惊——(_______) 光溜溜——(________)
【3】梧桐树落光叶子是因为( )。
A. 梧桐树冬天不怕冷
B. 梧桐树落叶是为了帮助长高
C. 保住水分,更好地过冬
【4】这篇短文讲了小松鼠和____________过冬的故事。小松鼠换上了一件________的皮袄,准备过冬,_______把_________,是为了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满人间
春天在郊(jiāo xiào)[外 处],草儿抽出嫩(nèn rèn)芽,绿遍了广阔的[原 园]野;春天在花丛中,红花白花争着开,蜜蜂蝴蝶纷纷来;春天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鸟儿叽叽喳喳叫,一会儿飞,一会儿跳;春天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轻飞;春天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儿戏水;春天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1】你能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吗?
【2】你能画去[ ]中用得不恰当的字吗?
【3】填一填。
春天在________、春天在________、春天在________、春天在________、春天在________、春天在________,真是__________。
16、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例:枫树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1.清澈的湖水好像 。
2.弯弯的月儿好像 。
17、把句子补充完整来认识动物。
我家养了一只( )的小白兔。它有一双( )的耳朵。一双( )的眼睛和一条( )的尾巴。它披着一身( )的衣服蹲在地上。
18、为下列词语造句。
反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气活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仿写句子。
1.例: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小兔子欢快地________________ 。
2.例: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__像_______ 。
3.例: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改为: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水把庄稼淹没了。
改为:_________被_________。
20、我会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带拼音)
图中的小朋友打开窗户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请你发挥想象,写几句通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