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练习。
(1)填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作者是_____,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_,这些字的韵母是______。
(2)根据语境填句子。
春雨历来为诗人吟诵的对象。“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写出了春雨的似有若无;“随风潜入夜,______”写出了春雨的悄无声息;“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春雨如牛毛的特点。
2、《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__将,天罡共____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_人。
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千(______)一(______) 闻所(_____)(______) 与(_____)隔(______)
游手(______)(______) 座(_____)虚(_____) 鱼(_____)而(______)
(1)在这_______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方向。
(2)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_____________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
(3)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_____________的“野孩子”。
4、读拼音,写词语。
chónɡ ɡāo(______) pí bèi(______) yì lì(______)
dí ɡu(______) huān yú(______) qīnɡ xī(______)
5、标点趣味题:财主娶媳妇
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于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财主读:黑 头 发 全 无 麻 子 脚 不 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秀才读:黑 头 发 全 无 麻 子 脚 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______)
7、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肥——( ) 稀——( ) 长——( ) 无——( )
8、阅读《十五夜望月》和《望月怀远》,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借景抒情,借助中秋节“_____,_____”的景象(用原文回答),抒发了作者 _____的感情。
【2】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请写出前后连续的两句。
答:_____,_____ 。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诚实的报偿
十岁的美国小学生汉森,有一天与小朋友们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玩棒球,一不小心将球掷到邻居基尔的汽车上。只听见“砰”的一声,汽车的车窗玻璃被打碎了。小朋友们见闯了祸,一个个逃回家去了。汉森呆呆地站了一会儿,决定自己登门承认错误。
基尔并没有因此而大发脾气。他原谅了汉森,但仍将此事告知了汉森的父母。当晚,汉森向父亲表示,愿意拿自己替人送报纸储蓄起来的钱赔偿基尔的损失。
第二天,汉森在父亲的伴下,再度登门拜访基尔,说明来意。不料,基尔笑道:“你如此诚实,又愿意承担责任,我 不要你赔偿, 乐意把这辆汽车送给你当作奖赏——这辆车我本来正打算换掉的。 汉森年纪还小,不能开车, 这辆汽车暂时由他父亲代管。不过,汉森已找人修理好车窗。他还经常给这辆旧车洗尘打蜡,像对待宝贝一样。他和基尔也成了好朋友。
汉森长大后,常常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人说:“这件事,使我懂得了诚实是可贵的,我一辈子都会真诚地对待别人。”
(选自《感动心灵的故事全集》,新世界出版社)
【1】在文中的空格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件事,使我懂得了诚实是可贵的,我一辈子都会真诚地对待别人。”这句话中的“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
【3】汉森为什么把基尔送给他的这辆旧车看得像宝贝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瓜香不减来时路
张 猛
①田畴载绿,花木扶疏,又是一年果红瓜香。每当从卖瓜的摊前车旁走过,那缕来自大地的清香便会钻入肺腑,叫人口舌生津。那一声声熟悉的叫卖声会拦住你匆匆而去的脚步,让我们循着地气向着乡土做一次深情的回眸。
②乡间八月,正是香瓜开园的时候,爷爷便带着我走上那条林长草丰的沙土公路。相距或远或近的路旁就会有一筐筐沾着泥土带着芬芳的瓜摆在绿荫下,等待那颠簸往来的汽车。
③卖瓜的都是熟稔的乡亲,看到领孙子的爷爷隔着很远便喊:“九叔,快过来吃瓜啊!”听到这令人怦然心动的声音,我便跟在爷爷身后一步步蹭过去,羞涩地接过瓜,洗也不洗就咔嚓咔嚓地大快朵颐。
④儿时乡村清贫,过秋儿买瓜的时候不多。古诗虽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嘴馋胆大的孩子还是禁不住那甘甜的诱惑去偷瓜,既为了解馋,也为了寻求一份刺激。
⑤我也曾是偷瓜孩子中的一员。在骄阳似火、瞌睡连连的午后,三五个小孩便鬼鬼祟祟地钻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我们猫着腰,拨开茂密刺人的玉米叶子,屏气凝神地摸向瓜地。到了瓜秧匍匐的开阔处,前面的孩子悄悄趴下去,老鼠一般探出头观察一番,如果不见人就要下手了,不管生瓜熟瓜,够得着的无一幸免。伙伴中有一个因总摘青瓜而得名“生瓜头”。此刻,如果不幸被发现,看瓜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就立刻四散而逃,跑丢鞋的时候也常有。
⑥那一次到一偏远瓜地,老瓜头许久不在,偷瓜的孩子大摇大摆地钻进瓜窝棚去吃,跑累了,吃饱了之后竟然睡去了。当我们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瓜的大爷已经从天而降立在我们面前,当时我们都傻了,垂头丧气等着一场狂风骤雨。没想到,他问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那个孩子是谁家的,然后又塞给我们两个香喷喷的瓜:“以后馋了就来,别‘祸害’人啦!”如此骂骂咧咧地吆喝几句,便打发我们回家去了。
⑦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懂得,其实无论吃瓜还是偷瓜,那其中都流淌着一股绵长悠远的乡情,编织着一段青葱美好、令人怀念的故事。童年如梦,相信这样的美梦还在天蓝草碧、瓜香弥散的乡间烂漫上演。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末句“深情的回眸”具体指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意蕴丰厚,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题目“瓜香不减来时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 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选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1)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______)
(2)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______)
(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______)
【3】“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睹就再也离不开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中“真是”一词在表达上强调了父亲的表给我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和时间赛跑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可那总有一天要醒来),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我问着。“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上,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还让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感觉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面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林鸟飞过空中归巢,它们飞得多么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而或许明年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那么飞快,使我的幼小的心灵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就时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的时间,我都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来的时间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快,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如果将来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选自《时文选萃》,有改动)
【1】你认为文题“和时间赛跑”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永远”这个词是爸爸反复强调的,强调它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你认为作者真正受益无穷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摘录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结合下面的话题,提炼出一个警句。
要想取得成功, 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追赶,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追赶,作者追赶太阳,在未来的人生中你将追赶什么?请以“我追赶……”为话题写一段话。(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过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扇________着(shān shàn) 乘凉________(lián liáng)
捉________住(zhuō zuō) 蜻________蜓(qīn qīng)
【2】找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把蜻蜓的________比作________。
【4】我为什么把蜻蜓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拓展。
长征中的炊事班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dān dàn)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担(dān dàn)子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tiāo tiǎo)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dǎo dào)了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来。
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可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起来烧开水。我担心他的身体,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有的人死在____________,有的人死在____________,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____________。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宿营时照常供应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打“√”。
【2】结合时代背景,在第四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章语意完整。
【3】用“____”画出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这句话属于____(A.自然 B.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A.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B.衬托人物的品质,深化主题)。
【4】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途中,我们连炊事班战士竭尽全力为战士们服务,因劳累过度,全部牺牲。
B.行军途中,战士们的脚都泡坏了,炊事班战士不顾劳累,每天为同志们烧水烫脚。
【6】你还知道长征途中的哪些故事?请至少列举三个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习作练习。
【1】李红读了上文深有感触,准备写读后感,她围绕选项( )谈感受最合适。
A.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夜,迎来光明。
B.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C.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上帝关上一扇窗,定会打开另一扇窗。
【2】请根据选项,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