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时练习语文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莺飞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

________一树高,________垂下________绦。

③离离________________枯荣。

2、默写诗句。

(1)在《采薇》(节选)中写景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雨滋润万物的诗句是_________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柔和、浅淡这一早春特有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通过对比衬托,表明早春之景优于晚春的诗句是_________

(4)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作者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的诗句_________。作者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美好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3)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您的额头上已__________________   ;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 _______________。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______________ 。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_________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______ ,您是_______ ,您是______!

2.亲爱的同学们,在这_______ ,让我们再给小树____,_______!等到这些小树长成________   ,等到我们也成为________ ,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 __________!”

5、填空。

(1)《寒食》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马诗》中借马以抒情。表现自己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______诗。作者以_____作比喻,表达自己为___________的决心。

(4)郑燮的《竹石》着力表现了__________的品质。是一首赞美______的题画诗,也是一首_____诗。

(5)《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因为__________问题而辩日。“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孔子对待知识持有______________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____________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阅读。

毕业

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

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

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珍______

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_________

(2)形容异常美丽。________

3诗中“歌唱”的是_______,“珍藏”的是________

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

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_____;“今天”指的是______;“明天”指的是____

5“起航”原指________ ,这里比喻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___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___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

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一读。

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漂亮—________   喜欢—________

2读读短文中的这个句子“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这是把蜻蜓的________比作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朋友的信任

伟大的信任产生在伟大的友谊之上,友谊是信任的基础。 

  ——梭罗

公元前4世纪,在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皮斯阿司被判绞刑,在某个法定的日子要被处死。     

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     

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到一个人来替他坐牢,否则他的这一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茫茫人 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 上了皮斯阿司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灾乐祸的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 有胆小的人吓得紧闭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真是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自己在梦中,但事实不容怀疑。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闻听此言,也以为这是痴人说梦。     

国王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但感人,而且震撼人的灵魂。千百年来,有关朋友的解释有千种万种。其实,有关朋友的解释中只需两个字,那就是“信任”。 

1.用自己的话完成下面的问题 

(1)“镜中花,水中月”是指皮斯阿司要回去与母亲相见这件事就像          ,不可能         

(2)“幸灾乐祸”是说有些人看到           有灾祸,心里却感到               ,说明这些人没有善意。  

2.这是一篇以写           为主的记叙文,第1自然段中交代了                                      等要素。

11、阅读理解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看,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  她曾经多么幸福  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的幸福中去

1给短文最后一段加上标点

2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丹麦作家 ,他的其他童话作品还有 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幸福,第一个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幸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姑娘能得到幸福吗?谈谈你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二月二龙抬头

每年二月二这天,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基本的有上香,敬供,舞龙仪式,祝贺冬眠的龙王醒来抬头。有用灶灰在地面上画一条龙,或用灶灰从院门口撒上灰线,一直到厨房围绕水缸转一圈,俗称引龙,也叫迎龙。迎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一是起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吃的方面,也有很多讲究。各地普遍都把食品的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等。

在襄阳地区,大都等二月二这天剃头,其名曰“剃龙头”。含意是是去掉旧的晦气,新的一年百病不生,顺顺溜溜。旧时民间有一种说法:人们要赶在年三十以前把头剃了,是因为正月里不准剃头。为什么呢?据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既然关乎娘家人的性命,则兹事体大,也就马虎不得了。

正月剪头死舅舅是属于误传。不剪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到至今。

但不论哪种方式和活动,均围绕着对龙神的信仰展开,寄托着先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1】文中写了三个禁忌分别是什么?作者详写的是哪一个?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二月二龙抬头”这样的龙神,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龙神信仰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将这些风俗全部传承下去。

B.龙神信仰源于古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企盼,也可以作为现代人的美好寄托。

C.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龙神信仰对于我们来说毫无意义,应该摒弃。

D.龙神信仰中的“思旧”是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现在的我们不必具有“思旧”情怀。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美景

春天来了,带给大地一片勃勃生机。小花一朵一朵地盛开,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五彩缤纷,美丽无比;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会飞的花;忙碌的蜜蜂像辛勤的园丁,在花丛中采蜜。

春天的鸟儿特别活泼,唱的歌婉转动听;春天的阳光照在大地上,一片暖洋洋的;儿童的笑声和他们可爱的面孔给大地带来了欢悦。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来了,带给________一片勃勃生机。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蝴蝶     ________园丁      ________面孔

________蜜蜂     ________歌声      ________花儿

3短文是抓住小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等事物来描写的。

4把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人鱼知道了这个消息后,觉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结婚后,自己就会变成泡沫。为了王子,她离开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巨大的苦痛,然而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王子的婚礼定在船上举行……

  欢乐的婚礼结束后,船上安静下来了。小人鱼把她洁白的手臂倚在船舷上,向东方凝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她知道,头一道太阳光一出现她就会灭亡。这时,她的姐姐们从波涛中出现了。

  “我们已经把头发交给了那个巫婆,请求她能帮助你。她给了我们一把刀子。她说,在太阳没有出来以前,你把它插进那个王子的心里去。当他的热血流到你脚上时,你的双脚将会又连到一起,成为一条鱼尾,你就可以恢复人鱼的原形,你就可以回到我们这儿来。这样,在你没有变成无生命的泡沫以前,你仍旧可以活过你三百年的岁月。快动手吧!在太阳没有出来以前,不是他死,就是你死了!”说完,姐姐们不见了。

  小人鱼掀开紫色的帷幕,看到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转向王子。刀子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忽然,小人鱼把刀子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刀子沉下去的地方,浪花发出一道红光,好像有许多血滴溅出了水面。小人鱼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觉得她的身体在一点点融化成为泡沫……

  此刻,大海上升起了一轮红日,阳光柔和而温暖地照在这些泡沫上,小人鱼看到光明,看到海上飞翔的小鸟、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云朵,而且觉得自己正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

  你知道吗?由于小人鱼有过美好的追求,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善良,她并没有从世界上消失,她已经超生到精灵的世界里了。

【1】“小人鱼知道了这个消息,觉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结婚后,自己就会变成泡沫。为了王子,她离开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然而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三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2】“小人鱼掀开紫色的帷帐,看到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转向王子。刀尖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忽然,小人鱼把刀子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小人鱼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觉得她的身体在一点点融化成为泡沫……”其中的两个“看”体现了小美人鱼怎样的内心世界?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下面有两道习作题,请任选一题,根据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小学六年,母校给你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以及美好的记忆?请以《带走的和留下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为题,写一件你难忘的事。

要求:①条理清楚,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写完。

②选材要真实,中心要突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