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课时练习带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近水识鱼性,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2)“词抒情李清照的《如梦令》中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流连自然的情怀:“诗言志”,《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的人生志向。

(3)《夹竹桃》中这样写道: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____,夜蛾飞过,_____ ,我幻想它是一幅竹,我就真看到一画,_______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2、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填空。

(1) ,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贬官后,放浪江湖间,自号 。他的 词对后来历代文人诗词和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文与画成就辉煌,给我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分量,尤以 最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主要作品有《玄真子》十二卷、《渔父》五首。

(2)王昌龄(?——约756),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 。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盛唐著名   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   ”。主要作品有《   》《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 》等。

(3)叶绍翁, 中期诗人,字   ,号 ,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曾任朝廷小官。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   诗人,他的诗以   最佳。主要作品有《夜书所见》《田家三咏》。

(4)苏轼(1037-1101),字 ,号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派词人代表。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东坡七集》《前赤壁赋》等。

 

3、日积月累。

1.正直是_____________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2.眼泪无法洗去_____________ 。——(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3. _____________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4.人是为了_____________才活着的。——(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5. _____________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6.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_____________的。你尽可以_____________,可就是_____________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4、默读梗概,完成练习。

1.《鲁滨逊漂流记》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________是书中的主人公,全书以第______人称展开叙述。

2.故事的梗概是按鲁滨逊历险的_________记叙的,叙述的内容有_______(多选)

A.流落荒岛 B.救星期五 C.蓄养种植 D.建房定居 E.回到英国

我能把上面的内容正确排序:_______

5、名言名句积累 

1)天行健,君子________。《周易》

2__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3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满江红》

4)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

5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晞:______。  阳春:______。  德泽:______。  徒:______

3解释下列诗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8、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张衡

张衡是我国汉代有名的科学家。他小时候最喜欢观察天上的星星。长大了,他在京城做事,看了许多天文和数学方面的书。他刻苦钻研,发明了许多天文仪器。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

张衡还是一个机械工程师。他制造过一种能飞的木雕,还制造过能辩认方向的“指南车”,能计算路程的“计里鼓车”。

张衡还写了许多书。他告诉人们天上的日月星辰是怎么移动的,月亮受了太阳的照射,才反射出光的。他还告诉人们为什么冬天日短夜长,夏天日长夜短的道理。

如今,人们非常尊敬张衡这位古代科学家,经常举行纪念活动,表示对他的敬意。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爱——________ 分辨——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制作一张科学家的资料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______

2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

3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

4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上个世纪初,有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吧。少年拉的是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 你现在非-常的快乐, 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 ?你拉小提琴是为了成功 ,获得快乐 而现在你已经是这样, 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 ?你看,这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jiē  jié)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话,让少年恍然大悟。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年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作调(tiáo  diào)节生活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他做什么事情都变得从容冷静起来,不再刻意追求成功了。

20年后,这个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进程的伟人:阿尔帕特?爱因斯坦。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

2请用“√”画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沉吟片刻: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琴师认为成功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位少年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吗?请联系课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文要给人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给本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阅读

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察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间,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公里。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据目前考察结果,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千米,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克的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造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积而造成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发现,厄麦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断的冻结,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处,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见,南极冰架是南极洋上冰山的主要来源。从远望镜中望去,厄麦里冰架像一条看不到头尾的水晶堤。

冰架是一个巨大的低温体。据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在厄麦里冰架上越冬观测,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200左右。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我们投放了温差深自动记录仪的探头,果然测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的海水温度记录-23。生物拖网也取得了与其他海区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这表明,冰架对它临近海区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种类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1选出对文段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 第②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南极冰架形成的过程。

B. 第③自然段介绍了南极冰架的面积及其形状特征。

C. 第④自然段以厄麦里冰架为例介绍了南极冰架不断加厚和形成冰山的情况。

D. 第⑤自然段与第①自然段相呼应,点明了这次南极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2从第②自然段中用“——”画出第③自然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

3第④自然段中加着重号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指代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请使用其中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你喜爱的一种植物,字数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

6请给文章加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广玉兰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有了它的衬托,广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甜美--_______ 纯洁--_______ 孕育--_______

衬托--_______ 光泽--_______ 凋落--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

1息息相关的意思是______

A.消息  B.停止  C.休息  D.呼吸

2生生不息的意思是______

A.消息  B.停止  C.休息  D.呼吸

3本文的中心句是(  )。

A. 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B.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4作者依次描写了广玉兰花开的不同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一项是(  )

A. 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盛开  凋谢

B. 盛开  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凋谢

14、课外阅读。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xīng  xìng)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dào  dǎo)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huá  huà)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hǎo  hào)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用“/”画去文中多音字不恰当的读音。

2把双重否定句“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鼓声如雷鸣”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

4龙船和一般的船只比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画出来。

5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把”字句或“被”字句。

1.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中断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他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阅读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经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第一次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混口饭吃。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第三次高考马云的数学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地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结合上述材料,确定一个中心,再联系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习作要求:(1)题目自拟,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2)内容真实,叙事具体;(3)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