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给出的字组词,然后选择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然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__________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
(2)你________推开包围着你的椅子,________不依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门口!
2、请把下面鲁迅的名言补充完整。
1.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鲁迅《答客诮》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的人,有____的人,有____的人,有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默写填空。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慷慨—(_____) 枯竭—(_____) 贡献—(_____) 毁坏—(_____)
浓密—(_____) 圣洁—(_____) 热爱—(_____) 清澈—(_____)
5、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出仓任务!那一刻,亿万国人xīn cháo péng pài(①______)!这wú yí(②______)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正以航天强国的身份yì lì(③______)在世界的东方!星空浩瀚chéng bì(④______),tàn suǒ(⑤______)永无止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心中的理想,肩上有担当,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tiān zhuān jiā wǎ(⑥______),gòng xiàn(⑦______)自己的力量。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共______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上,其中五岭山和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4】写五岭山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可逶迤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____,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______。
【5】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6】《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7、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本诗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了干净、清幽的居家环境,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后两句运用拟人,一“护”一“送”赋予山水情感,从远到近写活了山水。
C.首句中的“净”是室主人“长扫”的结果,可见主人生活悠闲、心境淡泊。
D.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湖阴先生隐居山中的思想境界,也表达出作者的志趣追求。
8、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解释:章:______________ 零: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大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句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主人公____________的情感。
9、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先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在头脑中有个初步印象;再通过对课文各部分内容的进一步研读,边读边想象,明确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
(2)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的; 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3D打印是什么?
3D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机器人可直接参与3D打印。
材料二:30多年来消费型3D打印机销售额统计图
材料三: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影响巨大,
3D打印技术可以做出传统工艺无法做的商品,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航天技术、牙科、教育、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将会有广泛应用,打印房子就是在建筑领域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趋势1:机器人会工作,人人是创业家。
趋势2:个性化商品将变得多样。
趋势3:产品创新速度大大加快。
趋势4:制造业门槛降低,创意是王道。
趋势5:3D医疗为健康带来新革命。
趋势6: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
【1】根据提供的材料,将下面的3D打印流程重新排列。(填序号)
A.逐层打印
B.设计数字模型
C.运用黏合材料
D.传送到打印机
( )→( )→( )→( )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3D打印机销售量有哪些变化?(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同时,由于成本和门槛逐渐降低,个性化商品将变得多样,创意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______
(2)3D打印技术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等领域都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______
【4】材料三中提到了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带来的6种发展趋势。哪一个发展趋势给你的触动最大?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身边有一台3D打印机.你想用它来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A】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B】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一旦失去了,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
⑤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⑥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阅读这篇短文时,你会选择(默读 朗读)(请在选择的阅读方式上打“√”),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你达到怎样的阅读目的?
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写出了一个很平常却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请用你的语言表述。(15字以内)
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我选【____】处.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小雪花的泪
①尽管夜晚雪下很大很大,但却轻得没有声音,好像 一样。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给还在睡觉的小孩大人一个惊喜,听他们一早推开窗就喊“下雪了,下雪啦”,那是多么热烈的呼唤啊!
②天快亮的时候,所有的花都已经落了下来,把树变成了雪树,把房子变成了雪房子,把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都盖得快看不见了。
③停留在路旁的一群小雪花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一朵小雪花说“今天第一个发现我们的,准是去买菜的妈妈。”“不对不对,应该是一个去上班的叔叔”另一朵小雪花说。 ‘还可能是早起做操的孩子’
④话音刚落,远处一栋小屋的门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位叔叔。小雪花们立刻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可它们等了老半天也没听见那叔叔说一句话。更奇怪的是,他很年轻就已经拄了一根拐棍。
⑤小雪花们气愤极了,心想:这个叔叔太冷漠了,太不在乎我们了!于是,它们在叔叔快要走过时,一齐使劲儿翻了个身,叔叔摔倒在地上。小雪花们得意的笑了!
⑥可叔叔摔倒后并没有马上爬起来,他用手慢慢抚摸着雪花,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仰起头,向着天空大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直到所有门窗都打开、人们大声喊道“下雪啦”的时候,他才停下来。
⑦正当小雪花们奇怪时,只见两个女孩奔到那位叔叔跟前,把他搀扶起来:“盲人叔叔,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这雪真美啊!”
⑧小雪花们听了一惊,什么?这是一位盲人叔叔?可是我们刚才……
⑨“孩子们,叔叔向你们一般大的时侯也见过这么美的雪景,可现在……”他边说边叹了口气。
⑩盲人叔叔拄着拐棍,一步步走远了,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说:“下雪了,下雪了!”
⑪望着叔叔渐渐远去的背影,听着那渐渐模糊的声音,小雪花们难过极了。虽然那一句句“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它们听了却想哭。
⑫终于,它们忍不住了,悄悄地落下了眼泪。
⑬中午的时候,太阳出来了。雪慢慢地融化了,人们看不到了雪花,但雪花的眼泪仍在一滴一滴地从树上、房檐上流下来……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到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A.小鸡啄米 B.小溪流水 C.小猫走路
【2】在括号里填上反映小雪花情感变化的词语。
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④自然段,想一想叔叔的哪些行为与“盲人”身份相一致,用“ ”画出本段里的两处地方来。
【4】短文中,盲人叔叔的两次呼唤分别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读一读,想一想,然后答题(在正确答案后打√,错的打×)。
(1)“下雪啦!下雪啦……”下面哪些成语能准确地形容此时此刻叔叔的内心活动:
A.心花怒放_________ B.欣喜若狂_________ C.得意洋洋_________
(2)“下雪啦!下雪啦!”此时此刻,叔叔可能在想:
A.雪好美,所有的雪花是那么晶莹透亮啊!_________
B.瑞雪兆丰年,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_________
C.多好的孩子啊,她们在雪地里一定更加美丽。_________
【5】针对题目《小雪花的泪》,下面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天亮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小雪花被一点点融化成了雪水。 _____
2.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可是小雪花却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_____
3.小雪花因为误解了盲人叔叔而后悔不迭,心里感到十分的痛苦。 _____
4.瑞雪兆丰年。小雪花听到了人们的呼唤,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_____
13、课外阅读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振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她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
⑨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汗颜:___________________
(2)手足无措: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你觉得最贴近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第8自然段写“我终于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不同。我们要理解“爱的种子”的含义,应该重点关注第_____到第______自然段,要理解“高贵的花”的含义,应该重点关注第______自然段。
【5】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马戏团》,完成练习
马戏团
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八个在12岁以下的小孩。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两个两个成一排,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看小丑、大象,今晚肯定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②他们的父亲神气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看着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骑士。”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凝视着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没错,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
③卖票的女郎问这个父亲,他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八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
④售票员开出了价格。
⑤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⑥售票员又报一次价格。
⑦这人的钱显然不够。
⑧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八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呢?
⑨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事实上,我们一点儿也不富有!),他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⑩这人当然知道其中的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看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泪水忽然滑落他的脸颊,答道:“谢谢,谢谢您,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⑪父亲和我回头跳上我们的车回家,那晚我们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我们也没有徒劳而返。
【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说“这人的钱显然不够”,“我”是从( )看出来的。
A.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八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
B.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看着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骑士。”
C.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D.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八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呢?
【3】第⑩自然段“这人当然知道其中的原因”,“其中的原因”指( )
A.这人的钱从口袋里掉出来了。
B.“我”父亲知道他们钱不够,故意把钱掉在地上,帮助他们。
C.“我”父亲的钱不小心从口袋里掉了出来。
D.他没有足够的钱带孩子们看马戏。
【4】第⑨段括号里补充说明的话的作用是( )
A.插入句子
B.加以解释
C.修改内容
D.突出用意
【5】第⑪自然段中的“徒劳而返”指什么?我们没有看成马戏,为什么还说“没有徒劳而返”?
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16、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19、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过表扬和批评,你当时最是怎样想的?学习了本篇课文,你现在又是怎样想的?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写自己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