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政治

一、选择题(共9题,共 45分)

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2、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4、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5、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6、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7、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9、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10、近年来,中国主办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国领导人出席一系列国际多边峰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张,展现了中国魅力,体现了中国能力,贡献了中国方案,将中国理念进一步上升为国际共识,一个稳健、开放、自信、有担当的中国助力全球前行,赢得世界喝彩。

11、如图中同学的行为。

判断:   。理由:   

12、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13、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加快津设法治政府”休现了哪一基本方略?坚持这一方略有什么要求?

14、“智慧城市”的概念由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之后在欧美各国日益受到重视。发展至今,智慧城市已实现信息技术政府职能、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代表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为促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我区某校九(1)班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成立探究小组,邀请你参与活动。

第一小组在探究中认识到,“智慧淮安”是我市“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将用2016—2017年两年时间初步搭建智慧淮安基本构架,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

(1)请你谈一谈我市建设智慧淮安的重要意义。

第二小组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市民还不知道智慧城市概念;一些机构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孤立封闭;一些企业参与积极性很高,但缺乏人才和资金不足。

(2)请你就如何进一步建设智慧淮安,对市政府提出建议。

第三小组在探究中意识到:智慧淮安的建设和实现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协调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充分关注,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全球各地的建设经验。

(3)请你谈一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参与智慧淮安建设?

 

15、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1国家开展中小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表明了什么?

2如果你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你怎么办?

 

16、   情境一: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有突出的优点。

(1)这启发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应该:

情境二: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与价值,激起了陈景润的求知欲,才使他数十年如一日攀登数学高峰,取得巨大成就。

(2)这启发我们学会学习需要:

情境三:在体育课上,老师强调了男子1千米、女子800米锻炼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也倡导“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阅读经典名著,点亮生活,滋养生命。

(3)材料是如何体现我们守护生命的。

17、习近平1月5日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要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我国必须坚持哪些战略和国策?

2 我们是住在长江边的青少年,我们能为保护长江的生态能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