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时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下暴雨的景象。

(2)爱国就是诸葛亮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就是陆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2、填空题

1.鲁滨逊从船上带到荒岛的动物有一条______和两只_________

5.鲁滨逊还在他住的地方背后的岩壁上掘了一个山洞,通到围墙外面,作为他的______________

3.一天,鲁滨逊所住的山洞的屋顶突然塌了下来,是因为发生了可怕的____

4.在鲁滨逊到荒岛上的第15年,有一次,他在沙滩上发现________ ,吓得他三天三夜未敢出门。

5.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久了觉得十分幸福,但唯一的缺陷就是_____________

6.我对自己的住所的称呼是_______________

7.旱季快到了,鲁滨逊和星期五每星期总要抓一两只____回来,吃它的_______

3、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写到括号里。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________

3.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_______

4.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________

5.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________

6.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________

4、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轰鸣 ________的渔夫

________的怒吼 ________的海风

________的海浪 ________的鱼网

5、依据提示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

(2)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

(4)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用“野旷天低树,______”表达他的羁旅之情;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明月别枝惊鹊,______。”来表现他的喜悦之情;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5)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走近鲁迅”,知道他原名______,是伟大的文学家、____________。《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刻画了童年伙伴闰土的形象;《______》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描绘了美好的梦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______写的回忆性散文,刻画了鲁迅在生活中的形象;《有的人》则运用______手法,歌颂了鲁迅的高尚品质。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别体。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你知道的著名的词作品:《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词里,作者借“惊鹊”“鸣蝉”“蛙声”,使农村静谧的夜景洋溢着一派生机;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下两小节都写出了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晴朗夜空的美妙景色。

B.作者通过写茅店、社林、溪桥,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C.第一节的最后两句,作者主要是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加以描写的。

D.“路转溪桥忽见”一句中的“见”同“现”。

【4】请你展开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一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描绘的夏夜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补全诗句,再作答。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景从_____写到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避重就轻

一位年近花甲的哲学教授在上他的最后一节课。在课程快结束时他拿出了一个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两个布袋,一个装着核桃,另一个装着莲子。然后他对大家说:“我今天给你们做一个实验,我还是在年轻时看到这个实验的。我至今仍然常常想起实验的结果,并且常用这个结果激励自己,我希望你们每个人也能一辈子记住这个实验,记住实验的结果。”

在座的同学们当时都感到奇怪,哲学课还能做实验吗?就用那些核桃和莲子?

老教授把核桃倒进玻璃杯中,直到一个也塞不进去为止。这时候他问:“现在杯子满了吗?”

学过哲学的同学已经有了几分辩证法的思维。“如果说装核桃的话,它已经装满了。”

教授又拿出莲子,用莲子填充核桃还留下的空间。然后,老教授笑着问:“你们能从这个实验中概括出什么哲理吗?”

同学们一个个开始发言,有人说这说明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满,只有相对的满。有人说这说明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想挤,总可以挤出来的。还有人说这说明了空间可以无限细分……大家的发言很踊跃。

最后,老教授说:“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还没有说出我想让大家领会的道理来。你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先装的是(    )而不是(    ),那么(    )装满后还能再装下(    )吗?你们想想看,人生有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被许多 困扰,看着人生就沉埋于这些琐细的事物之中,到了最后,却往往忽略了去做那些 。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实验,[    ]莲子先塞满了,[    ]装不下核桃了。”

一片静默之中,在座的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人性的一个弱点:避重就轻。[    ]知道哪个更重要,[    ]总会找到各种理由去回避它。当然,结果是味淡的莲子嚼了不少,却难有机会品尝那香而略苦的核桃了。

人的生命有限,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样,我们就不会那么庸俗,那么懦弱,那么难以选择。或许有一天我们终会发现:我们的获得远远大过放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激励( )       琐细( )       静默( )       回避( )

【2】把“莲子”和“核桃”填入文中合适的括号里,把“无关紧要的小事”和“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填入合适的横线上。

【3】在文中中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4】教授的实验意味深长,莲子和核桃寓意深刻。在现实生活中,“莲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核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教授用核桃和莲子做实验,有的学生悟出_____________,有的学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_,有的学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_,教授最终引导学生发现人性的弱点——_______________,领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授在最后一节课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请简要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照样子,仿写两句比喻句。

例: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想挤,总可以挤出来的。

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回忆一下,你有过“避重就轻”的经历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短文带给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

①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自20191229日转入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收治的全部为转诊、确诊的患者。

②在疫情中逆行的几十天里,张定宇往往凌晨两点刚躺下,四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武汉市第四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③得知妻子患病的那个夜晚,他在开车赶往第四医院的路上,脸颊忽然一阵滚烫,那是止不住往下淌的泪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更多时候,他只能将对妻子的担忧和害怕压在心底,去做好一个院长应该做的事情,坚守在一线。

④126日下午1点,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接管金银潭院两个病区,经过3个多小时准备,第一批确诊的20名患者转入。截止到晚上11点,金银潭医院当天接收53名转诊患者,累计收治患者657人。

⑤“还有一批病人要连夜转过来,估计今天要达到70多人。张定字说着,从会议室的窗户望出去,不远处的南楼、北楼和综合楼,21个病区,灯火通明。

⑥他就像一棵树,沉默,隐忍。但是,这棵树也渐渐枯萎,张定宇的双腿,上下楼越来越艰难了。全院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一瘸一拐的脚步,缘于渐冻症的折磨。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的绝症,无药可治。

⑦“这个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楼梯的时候,腿真的跟冻住了一样。他微笑着把身体蜷缩在椅子里说,你看我现在长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会像这样缩成小小的一团。每个渐冻病人,都是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消逝的。

⑧“全院都晓得我性子急、嗓门大。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这样的疫情和灾难,无论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后果都不可想象。我很感恩,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中国。我们从来没有感到孤单,我能深深感受到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关爱、鼓励和加油。

⑩疫情还没发生前,有空的时候,张定宇会去徒步。他是那么珍惜还能走路的时候。而眼下,他要与命运叫板,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托起患者的信心与希望,托起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

【1】文章画横线的结尾句,以下选项中朗读语气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深情

B.慷慨激昂

C.深情激昂

【2】文章中“渐冻的生命”是指______

【3】文中结尾句“用渐冻的生命,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托起患者的信心与希望,托起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

【4】阅读第7到第9自然段,用波浪线画记描写张定宇的句子,想想运用了什么描写?表达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

【5】文中说“但更多时候,他只能将对妻子的担忧和害怕压在心底。”请你以心理描写的方式,写出张定宇的担忧与害怕。

___________

11、读课文《惟一的听众》全文和课外段《荷包蛋》,然后回答问题。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无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请概括出语段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做面→________→________→总结

2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3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了,该让蛋吧!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学类阅读。

名碑荟萃

①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明清历代的碑石、墓志,共两千三百多块。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②被人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创立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这种新书体很快在南方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③唐初的书法家,首推欧阳询。他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自成一家,人称“欧体”。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相传有一次,他外出看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初看印象不深;后来他又去看,才觉出妙处。于是,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仔细观摩学习。欧阳询晚年的字笔力更加刚劲。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诞碑》就是他的作品。

④盛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书法革新家。他年轻时考中科举。为了学书,他两次辞官不就,跑到洛阳,向大书法家张旭学习。张旭见他有志学书,就把不肯轻易告人的作书方法传授给他。在张旭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颜体”。颜体的楷书端正雄伟,行书遒劲郁勃。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折处圆而有力。碑林中的《颜勤礼碑》就是他的作品。

⑤颜真卿之后,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是柳公权。他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最好,就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世人有“颜筋柳骨”的说法。碑林中的《玄秘塔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⑥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艺术大师们留下的杰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写在横线上。

①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_________

②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_________

【2】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换成意思相近的词。

①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 _______

②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_____

【3】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ㅤㅤ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是 _________,它在我国的 ______________市。碑林收藏了从 ______________历代的碑石、墓志,共 __________块。

【4】这篇文章依次向我们介绍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5】我国各个朝代的书法家各有特点,自成一家,请把他们各自的书法特点填在相对应的人名后面。

A.端正雄伟

B.潇洒清秀

C.结构严谨

D.骨气劲峭

①王羲之 _____

②欧阳询 _____

③颜真卿 _____

④柳公权 _____

【6】在文中找出下面书法家在碑文中的著名作品。

①欧阳询《_________

②颜真卿《__________

③柳公权《_________

【7】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些书法家成功的主要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儿童细丝牙刷

你知道吗?儿童和大人在选择牙刷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请阅读下面的牙刷说明书吧。

适宜人群:6-12岁

产品功效:1.6-12岁的儿童会陆续长出恒牙来替换乳牙,在此阶段牙齿需要细致的护理。细丝儿童牙刷正是根据该年龄段儿童的口腔特点来设计的,刷毛柔软纤细,刷头小巧。2.灵活、充分保护孩子稚嫩的牙龈和牙齿,是爱心妈妈的首选。3.特殊PBT材质的细毛牙刷呵护儿童稚嫩的牙龈和牙齿。

【1】PBT材质的刷毛比普通材质的刷毛更__________________;儿童细丝牙刷充分保护孩子的稚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款牙刷的说明书里,你认为小孩子的牙刷最好具备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这款牙刷设计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自我检测。

这次,我看到了早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那样,不用(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将文段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_______柔美_______奇丽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草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画出文中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5】结合上面你找到的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说一说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一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这个艺术珍品,人们都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老师说:“明天早上八点半请准时到科技馆门口,我会在那儿等你们。”(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改为肯定句)

3.树上的知了不住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