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数学

一、选择题(共10题,共 50分)

1、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温度(单位:℃):1,2,0,-1,-2,这五天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A. 1℃   B. 2℃   C. 0℃   D. -1℃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设此方程的一个实数根为b.令.则(       

A.

B.

C.

D.

3、关于x的一次函数y=(2m-10)x+2m-8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m的取值范围是( )

A.m<5

B.m>4

C.4≤m<5

D.4<m<5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则它的底角是(  )

A.

B.

C.

D.

5、下列分式变形正确的是(       

A.

B.

C.

D.

6、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正方形按图、图的方式摆放.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

A. B. C. D.

7、已知一次函数ykxby=﹣kbxkb为常数,且kb≠0),则它们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为(  )

A.

B.

C.

D.

8、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x+1)(x1)=x21 B.x25x+6=(x2)(x3

C.m22m3mm2)﹣3 D.ma+b+c)=ma+mb+mc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CE平分∠BCD,交AB于点E,则CE的长是(        

A.

B.

C.

D.

10、解分式方程时,将方程两边都乘同一个整式.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个整式是(       

A.x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11、菱形ABCD中,若对角线长AC8cmBD6cm.则边长AB cm

12、数据2,x,4,2,8,5的平均数为5,这组数据的极差为______

13、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

14、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若ABACBFCDBDCE,∠EDF=54°,则∠A________°.

15、如图,AD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点FDE=DG.若ADGAED的面积分别为5030,则EDF的面积为_____

16、,则_________

17、分解因式:______

18、,则______

19、点P(-1,2)关于x轴对称点P1的坐标为_________.

20、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5AB=10,则BC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1,已知中,边上的中线.

求证:

智慧小组的证法如下:

证明:如图2,延长,使

边上的中线∴

(依据一)∴

中,(依据二)

任务一: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

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上述方法是通过延长中线,使,构造了一对全等三角形,将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法”.“倍长中线法”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如图3,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任务三:如图4,在图3的基础上,分别以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中,.连接.试探究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点Q的坐标为,且,若PQ为某正方形的两个顶点,且该正方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含重合),则称PQ互为“正方形点”(即点P是点Q的“正方形点”,点Q也是点P的“正方形点”).下图是点PQ互为“正方形点”的示意图.

已知点A的坐标是(2,3),下列坐标中,与点A互为正方形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2);(-1,5);(3,2).

(2)若点B(1,2)的“正方形点”Cy轴上,求直线BC的表达式;

(3)点D的坐标为(-1,0),点M的坐标为(2,m),点N是线段OD上一动点(含端点),若点MN互为“正方形点”,求m的取值范围.

 

23、化简

(1)

(2)(1+)÷

 

24、如图,已知在中,

求证:

25、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去一个菱形,余下的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在余下的四边形纸片中再剪去一个菱形,又余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依此类推,若第n次操作余下的四边形是菱形,则称原平行四边形为n阶准菱形,如图1,ABCD中,若AB=1,BC=2,则ABCD为1阶准菱形.

(1)猜想与计算:

邻边长分别为3和5的平行四边形是______阶准菱形;已知ABCD的邻边长分别为a,b(a>b),满足a=8b+r,b=5r,请写出,ABCD是_____阶准菱形.

(2)操作与推理:

小明为了剪去一个菱形,进行了如下操作:如图2,把ABCD沿BE折叠(点E在AD上),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得到四边形ABFE.请证明四边形ABFE是菱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