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荪”字的意思可能与什么有关?( )
A.香草
B.树木
C.动物
D.孙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扑腾 拔动 葫芦 B.松针 蘑菇 清除
C.戏要 垂柳 欢迎 D.婴儿 竹杆 形式
3、下列注音、字形以及反义词全对的一项是( )
A. 宝藏(cánɡ) 期未 拦腰 生疏——熟悉
B. 亲切(qiè ) 暑假 水炕 成功——胜利
C. 新鲜(xiān) 装扮 留下 夺走——送还
4、“游园不值”中“值”的意思是( )。
A. 值得 B. 价值 C. 遇到 D. 遭逢
5、填写合适的修饰词。
(_________)的小球 (_________)的梦 (_________)的婴儿
(_________)地吹起 (_________)地一提 (_________)地飘游
(_________)地扇送 (_________)地散裂
6、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雨纷纷:______________。断魂: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飞花令。(写两句带有“花”字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liú tǎng mì mì dòng liáng lóu tī líng shēng
sī xù chéng fǎ shī piān chuān yuè xīng kōng
xiāng yù wàn wù bái máng máng qì chuǎn xū xū
9、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我(验 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 谜)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将括号内不恰当的字用“/”划掉。
【2】选段中“我”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 一大半的蜜蜂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B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3】“我”放出的蜜蜂有_______________,飞回来的蜜蜂至少有________。这里用数字来说明蜜蜂有______________的能力。
【4】蜜蜂回家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强调了蜜蜂真的飞回来了。
10、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qì qiè)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gōng gǒng)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chuāng chuàng)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huǐ hǔi),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赵州桥有两个主要特点: 和 。
【4】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形态的龙?请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第一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它在文中有________的作用。
11、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傲慢 恼怒 轻蔑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说明( )
A.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
A.说明罐子的用途。
B.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 谦虚、毫不软弱。
12、读《燕子》选段,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选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可以用成语____和____来概括。
【2】画“ ”的句子中“赶集”的本义是____。
【3】“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指的是( )。
A.春天来了,花、草、绿叶去赶集。
B.春天来了,花、草、绿叶聚在了集市上。
C.春天来了,花、草、绿叶都争先恐后地生长,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D.春天来了,花、草、绿叶都集中在一起,商量着去赶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毛的细雨”将毛比喻成雨,说明毛特别细。
B.作者写了很多春天美丽的景物,说明比燕子美的景物特别多。
C.作者写了春天典型的景物和燕子飞来的图景,可以取名为“春光燕子图”。
D.“光彩夺目”写出了景物形状多的特点,表明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13、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给多音字组词。
阿ā(______)ē(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约——(____) 轻便 ——(____)
便宜——(____) 传承——(____)
【3】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计就计
①一天,一群老鼠在开会,商量当猫出现的时候,怎样才能及时逃走。结果,它们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趁猫睡觉时,在它脖子上挂一个小铃,只要猫一走动,铃声就会响起来,大家就可以立刻逃走了。这时,一只小老鼠哭丧着脸说:“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谁去给猫挂小铃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了主意……过了好一会儿,一只胆大的老鼠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你们都是些胆小鬼,我去!”
②当晚,那只老鼠拿着小铃,轻手轻脚地来到猫睡觉的地方。这时,猫已经发现了它,却假装熟睡,让老鼠轻易得手——任由它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上了小铃。老鼠窃喜:我成功了!它十分得意地回去报喜。
③猫看穿了老鼠的阴谋诡(ɡuǐ)计,开始考虑对策。忽然,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
④这天晚上,老鼠们倾巢而出,又去粮仓偷吃粮食。它们哪里知道,猫正胸有成竹地等待“鱼儿”上钩呢!
⑤“叮!叮!叮……”粮仓周围铃声四起。“啊?怎么到处都有猫!”老鼠们顿时吓得冷汗直冒,拼命地向洞口逃窜。“喵!”早已在老鼠洞口等候多时的猫,立即扑向前去,轻而易举地将老鼠一网打尽。
⑥这回,猫可高兴了,自言自语地说:“呵呵,你有你的计策,我就有我的对策!”
【1】从文中看,老鼠想出对付猫的办法是:( )
A. 趁猫自言自语时,就立刻把它一网打尽。
B. 趁着猫睡觉的时候,在它的脖子上挂一个小铃。
C. 集体去粮仓偷吃粮食时引鱼儿上钩,再送给猫。
D. 给猫挂上铃,听到响声后可以成功逃走。
【2】第②自然段中,老鼠“十分得意”,这是因为:( )
A. 它想出了一个对付猫的好办法。 B. 它得到了所有老鼠对它的称赞。
C. 它成功地给猫挂上了铃,非常高兴。 D. 它轻手轻脚骗过了猫,让猫相信了它。
【3】第⑤自然段中,老鼠们“拼命地向洞口逃窜”,这是因为:( )
A. 它们听到铃声,吓得冷汗直冒。
B. 看见猫出现在粮仓门口,想吃掉它们。
C. 听见铃声四起,它们以为到处都是猫。
D. 它们的计策成功了,知道猫来抓它们了。
【4】从文中看,猫对付老鼠的计策是:( )
A. 假装熟睡,让老鼠轻易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上一个小铃。
B. 在老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主意的时候消灭它们。
C. 在粮仓的周围都装上小铃吓老鼠,再将它们一网打尽。
D. 猫明白了老鼠们的阴谋诡计,偷偷将小铃拿了下来。
【5】下面是几位同学对题目“将计就计”的理解,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A. 大将就应该有自己的计策。 B. 老鼠有计策,猫有对策。
C. 老鼠利用了猫的计策给它挂上小铃。 D. 猫利用了老鼠的计策把它们一网打尽。
15、阅读题
刺绣
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
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g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jí)中称为 “针”或“女红”。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项项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发明创造,犹如串串宝石,获得了全世界的赞美。其中居于前列的便有刺绣,它是基于“丝”的发现和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唐代和宋代的刺绣工艺都有很大发展。白居易《秦中吟》一诗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缕(lǚ)绣罗襦(rú)。”苏鹗(è)《杜阳杂编》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绣被,上绣鸳鸯三千,并间以奇花异草。相传玄宗时宫廷中,为杨贵妃一人织造奇锦、刺绣衣裙的工人多达700余人。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yuè)绣、湘(xiāng)绣、蜀(shǔ)绣。其中,上海的露香园顾氏家族的顾绣,就是当时最出名的刺绣。顾氏家族世袭相传,善于刺绣的声誉名扬大江南北,并得到朝廷的赏识。到了清代,顾绣不仅名震海内,而且蜚(fēi)声海外,吸引了不少国外商人来上海,大量订购顾派刺绣品,一时顾绣成为刺绣的通称了。
刺绣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外国人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1】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它始于________,发展于______和______,盛于_______,到了____代,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2】四大名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代刺绣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示“在全世界扬名”。
【3】刺绣在世界上的价值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鬼 ( ) ( )
列 ( ) ( )
西 ( ) ( )
皮 ( ) ( )
17、口语交际。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你打算怎么庆祝呢?和小伙伴们商量一下。
红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
(2)一阵风吹来,荷花随着风左右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
(3)赵州桥很坚固。赵州桥很美观。(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
(4)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缩句)
___________
(5)大约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这学期,我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的错别字大大退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家乡是南京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改进了不守纪律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令年九岁,读三年级的学生。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看课外,并且作文写得很精彩。我虽然语文成绩好,而且数学成绩也很棒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下来。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