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杨柳柔长的枝条和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的迷人姿态。”一句的主干是:贺知章描绘枝条和新叶。
B. “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用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句话没有语病。
C. 消息属于狭义的新闻,消息必须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
D.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其中“惠顾”二字用在这里是合适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C.我们之所以要求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原因,是因为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3、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和《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B.《红星照耀中国》中,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赴日本、欧洲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的党的领导人是周恩来。
C.花果山的石猴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弼马温、孙悟空、齐天大圣、斗战胜佛。
D.《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诈,体现了人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更具真实性。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内容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①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②也是为十二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重要形象资料。
A.“图释”是名词,“通过”是动词,“生动”是形容词。
B.“写实性很强”是补充短语,“基本一致”是偏正短语。
C.画线句①是单句,“内容”作主语,“取代”作谓语。
D.画线句②是病句,应该在“留下”后面加上“的”字。
5、诗歌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
我们读古典诗词,不是真的在读,而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曼妙、美好和壮阔,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王维《使至塞上》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传神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答谢中书书》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黄昏时山水间景物的变化之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战争激烈的场面。
7、填空。
《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现代诗人_________,这“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_______的第一本书,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第一本书的深厚感情及由此引发的“____________”的感慨。
8、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各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相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现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呈现出一派方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萌,空简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颇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薄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兼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溃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上篇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了中国画,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2】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9、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