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B.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
C.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D.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2、下列是有关《傅雷家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与傅聪讨论诗词艺术时,傅雷认为白居易对音乐与情绪的关系领悟得很深。
B.傅雷希望傅聪能通过多写书信来训练文笔,尤其是训练其思想、理智、才智。
C.傅雷认为一般艺术家偏于理智、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上。
D.傅雷在人格修养方面提醒傅聪要先批评自己,指点别人不要有“好为人师”之感。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百色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
B.台下的人们正襟危坐,不敢窃窃私语,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戳的是谁。
C.他用口技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真是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D.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进入初三以后,加入了理化,同学们的学习时间骤然紧起来了,尽管是“双减”,但不少同学意识到自己不能“减”,每晚伏案学习到半夜12点,这种勤奋的精神难能可贵。可是,白天在课堂上,相当一部分同学恹恹欲睡。怎样劝说这样的同学保证睡眠、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呢?
A.能学到那么晚真让我佩服,可是,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白天的学习效率,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B.你真傻,白天睡觉晚上学。多得不偿失啊!
C.白天打不起精神,晚上回家再贪黑学,这也太不聪明了。
D.你每天都能学到半夜12点,太有毅力了,我一定要以你为榜样。
5、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请结合诗句予以简析。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② ,家书抵万金。
③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⑥梁园虽好, 。
⑦感时花溅泪, 。⑧橘生淮南则为橘, 。
⑨ ,寡人反取病焉。⑩像山泉在呜咽, 。
7、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所作。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题文)阅读林清玄的《季节十二帖(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1】(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
【2】(小题2)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小题3)“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
【4】(小题4)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赏析。
9、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人驻足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挥之不去,总有一些景致扮靓我们的人生。
请以“记忆深处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