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苦与最乐》选自《梁启超文选》,作者梁启超是明代思想家、学者。

B.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由东汉的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

C.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D. 《岳阳楼记》实际上是一篇借物言志的文章,寄寓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体提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特定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将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测试。(“治疗”与“预防”互换位置)

B.使用12层甚至18层纱布口罩叠加,结果颗粒物滤除率也只有96%,与标准化的一次性口罩单层使用效果95%滤除率相差无几。(删去“使用效果”)

C.当前正处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关键阶段,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特别是医疗场所秩序,尤为重要。(改“维护”为“保护”)

D.到今天,我们人类尽管不敢说完全战胜了病毒,但至少我们已经掌握了病毒的遗传奥秘,针对某些流行的病毒也有相应完善的防治。(句末加上“措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 面对经常性的雾霾天气,司机们常常眼花缭乱,只好减速慢行。

C. 近几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 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4、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宽慰   怠慢   屹立   船蓬   踊跃

B.恬静   束缚   闭塞   严峻   震憾

C.辐射   静穆   怜悯   思慕   翩然

D.陨石   竹篙   膨胀   雾霭   迁徒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困人饥日已高”运用互文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B.“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既说明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大,为下文“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作铺垫,深刻揭露宫室的罪恶。

C.“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在价值方面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宫室掠夺的残酷。

D.“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按原文默写。

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__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杜甫《春望》中,描写沦陷的长安一片残败荒芜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选自《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感受人性光辉,完成下面小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的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慢条斯理有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方法是写检讨。检讨的标准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字练笔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周记,也最好看。”

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更好的自己。

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间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作者汪微橙,有删改)

1当年“我”并未理解三位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来通过哪些事“我”才感悟到老师们促进了“我”的成长?

2阅读①至⑥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①~⑥

⑦~

主要

内容

小学班主任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打磨气质。

A

B

 

 

3根据句后提示,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⑴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从修辞角度)

⑵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人物描写方法)

4第⑤段作者为什么细致描写小学班主任的女儿?

5反复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我为你而骄傲”为结尾,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