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B.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D.尾联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2、根据情景,下面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情景:小红对小兰说:“我从小琪那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你告诉她我后天再还她。”第二天小兰见到小琪,对小琪说:

A.“小红让我告诉你,她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后天再还给你。”

B.小红让我告诉你,我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明天再还给你。

C.“小红让我告诉你,她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明天再还给你。”

D.“小红让我告诉你,她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已看完了,明天再还给你。”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橡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将“的生产却”删去)

B.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同时。也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对调)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在“严格执法”后面加上“的力度”)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把“不管”改为“尽管”)

4、下文横线处选填哪项最恰当( )

①深夜看电视,电视机的音量应尽量小点,以免 别人休息。

②下星期举行一次语文单元测试, 同学们这阶段的学习成绩。

③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

A.妨害 考察 美不胜收

B.妨碍 考查 美不胜收

C.妨碍 考察 应接不暇

D.妨害 考查 应接不暇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阅读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

(1)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网恢恢,_____________。(《老子》)

(2)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3)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4)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____。(《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

(5)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_____________,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7)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8)看似寻常最奇崛,__________。(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表达了诗人想从政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常识。

1936年,美国记者____(人名)采访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这部作品曾易名为《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老王》片段,完成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选文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作者为什么说多得数不完

【4】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格?

【5】老王送东西给我们家,表达谢意,本不是要钱的,可他为什么又收了的钱?请你揣摩一下老王当时的想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写一段心理描写。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故乡的雨”为标题,写一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学校等真实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