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干枯,没有水。)

B. 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C.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不长毛发的地方。)

D.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散步,闲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色(dài)   诉(qīn)   (āi)   近在尺(zhǐ)

B. (yùn)   蓄(zhù)   强(jué)   而不舍(qì)

C. (bó)   (pìn)   (bì)   人听闻(hài)

D. (zhì)   发(bèng)   (hé)   孜孜不倦(zī)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杭州云栖大会门票售罄科技先锋将莅临杭州。

B.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用人单位要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是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B.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C.你们的意见大相径庭,我无法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你们握手言和。

D.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多年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了如今自信的我。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梁实秋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合欢树》《欧游杂记》,译著有《棠棣之花》等。

B.《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童话《海的女儿》等。

C.《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7、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登上花果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B.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夸夸其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C.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D.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我们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其家

(2)

2翻译下列句子。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闻之于宋君。

3宋君知道“丁氏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后,丁氏是如何向宋君解释的?

4“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字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一次行走,一道风景;一段旅程,一种人生。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的壮景。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人生之路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对你至关重要。请你阅读以下文段,完成问题。

尖山梁的月光

马晓红

①我是尖山梁第一个考进县城高中的,但我不想再读书了,我想跟小成叔叔去广东卖面皮。

②但我不敢跟爹提。因为老师对他说过:你这娃是块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有出息,一定能光宗耀祖的。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③他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柴,晌午吃过就一头钻进苞谷(玉米)地,晚上早早把鸡赶进笼,摸摸窝里有没有蛋,然后就着月光编簸箕……

④小成叔叔走的那天,他没上山,一早端个小板凳坐在院坝边上,慢慢地撕着烟叶,塞进烟锅,也不点火,吧嗒吧嗒干吸着。

⑤我坐在门槛上,默默地看着他脚边的扁担,看着小成叔叔顺着田埂爬上尖山梁,转个弯不见了人影。

⑥他划了根火柴,点着了烟,仍然坐着没动一直坐到天黑。

⑦进城上学的那天,我很早就醒了。月亮很大很圆,皎洁的月光穿过破损的窗纸,随意地洒在床前,形成凹凸不平的光斑。

⑧他蹲在灶台前抽着烟。见我起来了,舀了一碗红薯稀饭给我,还有一小块掺了苞谷糁子的白面锅盔馍。

⑨我吃饭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整理着背篓。背篓里是一个化肥袋子,装着红薯、苞谷,还有一罐腌菜,那是我的干粮。

⑩等我放下碗,他拿出一块折成方形的红布,小心翼翼地递给我——里面大大小小的零钱就是我的学费。

他背起背篓,佝偻着腰,走上弯曲的田埂,在露珠上拖着长长的影子。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

我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翻过尖山梁,过了王家岭,沿着李家河,走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镇上,再花一块钱,坐半个时辰公交车,才到县城。

县城很小,学校也不大。还没到校门口,他就停下,卸下背篓,拿出袋子,放在我脚边,打个手势,转身就走了。

我看着他灰色的背影被金色的晨曦吞没,却生不起一点感激之情:娘带着襁褓中的我嫁给他,没过一天好日子,生病也没钱医治,到死连副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现在,他又把我一个人扔进陌生的县城……

我在老师面前维持着乖巧的样子,在同学面前只有沉默和自卑。我也不愿意回山里,经常以学习紧张为借口,一连几个星期也不回家。

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在大街小巷乱穿。终于迷上了网络游戏,越陷越深。白天,我上课、下课,吃饭、做作业……晚上,网瘾犯了,就爬墙出去玩一两小时。学校围墙并不太高,里外都有几棵老树,斜出的虬枝就是最好的梯子。腊月初八那天,虽然下着雪,但我还是忍不住了。等同学睡熟了,我又偷偷地溜了出去。

走进网吧,揉了揉眼睛,跟网管打个手势,径直向最里面的角落走去。

太冷了!只有三四个人,都戴着耳机,盯着电脑,没有人抬头看我。我常坐的位置已经有人了,那人看样子已经玩累了,用一件土灰的衣服蒙着头,干瘪的脊背,蜷曲着身子,趴在桌上睡着了。走近几步,隐约闻到一阵腐木的酸臭,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绕到最后一排,仍然选一个靠墙的角落。

“呼——呼——” 那人真的累了,打起了鼾。

网管走过来,拍了拍那人的脊背。鼾声停了,那人抬起头,衣服滑了下来,露出一头稀疏的白发。

“外面那么大雪,我才让你进来,你也不能吵着人啊!”网管小声说着。那人不停地哈腰点头,咿咿呀呀地道歉。网管摇了摇头,做了个“噓”的手势,走回门口去了。

我心头一颤,像被雷击了一下:那件打着补丁的衣服是我穿旧的,那头花白的头发曾陪我从山里走到城里,脚下背篓里是我吃了十几年的红薯和腌菜……

他摸出一张烟叶闻了闻,又放回口袋,支着头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趴下了——这次没有打鼾。

我弯着腰,蹑手蹑脚出了网吧。巷子里,回荡着“吱吱”的脚步声。白白的积雪反射着月光,刺得双眼有点酸痛。灰色的围墙,在月光下起伏,像夜风下的山脊。昏黄的路灯下,雪花飞舞,泛着亮光,像爹的白发,在尖山梁上摇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5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故事情节

“我”的情感心理

害怕提想法

父亲送“我”去县城读书

皱眉、厌恶

网管提醒打鼾者,“我”发现是爹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品味语言。

①说说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蠕动”的表达效果。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3】阅读文章第⑦段和第段中的画波浪线句,句中两次写月光有何作用?

【4】父亲,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文中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与贡献?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 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 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 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 

   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

2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选文第⑤段,请简要写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

4选文第⑦段加点词“那时”指什么时候?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升入初中,遇见了新老师,结识了新同学,你的世界是不是又多了几分美好?有人热情贴心,只要与他陪伴,你心灵的天空总会温晴美好;有人知识丰富,与他聊天,你的世界不再那么狭小;有人宽厚善良,与他相处,你的心底常会涌起丝丝感动……总之,认识他(她),真好!

请以“认识他(她),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①要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写;②让读者明白他(她)“好”的原因;③“真好”这个关键词不能空洞表述,要适当融入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力求自然扣题。

要求:①结合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写作;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