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要因为别人说你的工作伟大,就自我膨胀;不要因为别人说你的工作渺小,就妄自菲薄。
B. 冰心先生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上,不受拘束、心无旁骛地写下去。
C. 对于媒体 断章取义“儿童智能手表辐射大”的报道,公众应理性看待。
D.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晦(huì) 惘然(wǎng) 打盹(dǔn) 埠头(bù)
B. 祭祀(sì) 栈桥(zàn) 汲水(jí) 粜米(tiào)
C. 嗤笑(chī) 别墅(sù) 蹚水(tāng) 不懈(xiě)
D. 寒噤(jìng) 牡蛎(lì) 腥臊(sāo) 负荷(h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网络上,文化的空间向每一个人开放,权威不再存在,每个人都能取得传播和交流的权利。
B.他探着头,向岁月的深处望了望——然而,那么美妙纯真的年月啊,早已含糊得不见踪影。
C.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偏僻山乡的人也能安居乐业、饱食终日,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澡堂老板在诱杀蟑螂大赛中遥遥领先,让广大市民既惊奇又忧虑,二者兼而有之地同时具备了。
5、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①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②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③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④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①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
②祍席:坐垫、席子。③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④培塿:小土堆。
【1】初中已学过的“记”有:A修造记,B游览记,C器物记。甲、乙两文分别属于哪类“记”(写序号)。
甲:欧阳修《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乙: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_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引 觞 满 酌 颓 然 就 醉 不 知 日 之 入。
【3】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攀援而登 学而不思则罔
B. 至于负者歌于途 游于是乎始
C. 故为之文以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在乎山水之间也 悠悠乎与灏气俱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5】山水多有所寓。[甲]文描写醉翁享的秀美环境和游玩之乐,是表达作者_________;[乙]文作者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6、古诗阅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
[清]冯云山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1】冯云山《咏瀑布》用“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2】这两首诗都写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本市××中学每年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主题为“读书·行走,朝花夕拾”的鲁迅纪念活动。今年12月,全国各地疫情仍有反复,但在同学们积极要求下,活动依旧按原计划开展了。
【1】活动筹备会议上,你对《纪念活动菜单》上的一项活动内容产生了疑虑。根据防疫要求,你认为第_项活动不合适在当下开展,向筹备组提出建议:_______。
“读书·行走,朝花夕拾”纪念活动菜单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 | 活动成果 |
“读书” | 1.鲁迅作品朗诵会 2.《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 | 读书笔记 |
“行走” | 3.漫步虹口区“鲁迅小道”,寻访鲁迅先生足迹 4.赴浙江绍兴2日游,参观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 行走心得 |
【2】以下是启动仪式的主持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行走、朝花夕拾”鲁迅纪念活动又开始了。
①《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交流活动也将随之开展。
②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读懂鲁迅、走近鲁迅,践行先生的精神。
③本次活动,我们将重温课堂上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
④除了读书交流,我们还将寻访先生工作和生活的足迹。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只见草萧疏, 。(山坡羊 骊山怀古》)
(2) ,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5)《武陵春》一诗中运用新颖的比喻,化无形的愁绪为有形的诗句是“ , ”。
(6)《江城子》一诗中表达诗人想重新得到朝廷任用的的诗句“, ”。
9、①“江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在这一文化生命中有一个不变的意象,那就是竹。在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都与竹有关。常州的留青竹刻就是其中的一种。
② A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 B 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 C 竹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朝,至清代出现了“翻黄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 D
③“留青竹刻”也称为“皮雕”是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竹皮上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
④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竹刻材料选用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或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为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
⑤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门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
⑥“简朴”主要指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
⑦“品高”体现在竹刻艺术之高和创作难度之高。留青竹刻之难为竹刻艺术之首,毛竹表皮的厚度一般只有0.1毫米,相当于一张办公用纸,但在竹刻师手中却是片“宽阔”的写意空间。最绝的是,表现山水、花鸟作品中深浅过渡,也得在竹子皮0.1毫米的范围内,刻成不同的薄厚。留青竹刻还力求“一刀到位”,从线条的完整、流畅,到整幅画面的神韵,均取决于此。如果力道中断,两刀刻一条线,就会明显凌乱。
⑧《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留青竹刻可以演绎名家书法,再现花鸟鱼虫的灵动,甚至还能表现云雾山水的朦胧,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门雕刻艺术,就因为其价廉易得的竹材,朴素简洁的处理方法,所以说它具有简朴的特点。
B. 在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都与竹有关。常州的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C. 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竹刻材料选用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
D. 留青竹刻的“雅致”主要体现在:竹青层经特殊工艺处理,色泽古雅隽美;呈现出与书画作品一样的清新气质和情趣。
【2】说说文章第⑦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请在第二段ABCD四个位置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处填入下面这句话,并说明理由。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
选择: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看轻自己
龙祖胜
①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这忠告,包含着几缕沧桑,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
②诗人鲁藜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③看轻自己是一种人生哲学,看轻自己才能“飞”起来。
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角,总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偏偏又把别人看得太轻。总以为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惟独自己最行;总以为自己成绩最大,功劳最多,记功评奖、加薪晋级不在话下。否则,就不高兴,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精彩。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心理容易失去平衡,个性往往脆弱,实际表现为独断、骄横、傲慢,盛气凌人,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人,外界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遭到嘲笑和孤立,使你变得停滞不前。
⑤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为人处事,盲目自信就会先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利位置。越是看轻自己,越易被人看重。你真诚的谦卑,将使大家折服,他们乐意在你周围歌唱;你力所不及的柔弱,会为大家所同情,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助你强盛。看轻你自己,才能轻装上阵,没有任何负担地踏上漫漫征程,你的人生路途才能获得更多帮助和教益。
⑥看轻自己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其实,把自己看轻,这是光明磊落的心灵折射,是无私无畏的自然反映,是正直坦诚的自由流露。看轻自己的人总是很知足,对获得的成功珍惜有加。一个人富有了,仍然不忘看轻自己,他将不会自傲和奢侈;一个人身居高位,仍然看轻自己,他将不会专横和贪婪。当你从困惑中走出来时,就会发现,看轻自己,其实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境界,超凡脱俗,淡泊平和。
⑦看轻自己是人生的一种高品味的精神享受。看轻自己是对人的真实本性和历史真正趋向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性和历史的继承和超越。看轻自己,能够成就人的操守,闪烁灵魂的美丽。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修炼、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善解人意而高兴。
⑧把自己看轻,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也不是鄙视自己,压抑自己,埋怨自己,也不要你去说违心话,做违心事。相反,看轻自己能使你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⑨为人处世,不妨看轻自己,生活中就会多几分快乐。在家庭中,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一言九鼎”的家长,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与爱人和谐相处; ;在朋友圈子里,不妨看轻自己,谦虚谨慎,才能结识到推心置腹的哥们儿,让自己永远是一个受欢迎的朋友。总之,把自己看轻,才能获得智慧与快乐,飞越坎坎坷坷,拥有和谐的人生。
【1】全文从哪些方面阐述和论证了“看轻自己是一种人生哲学”?
【2】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全文的论证结构看,第④段有何作用?
【4】请根据第⑨段的上下文内容和表达,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出一句话,使之符合本段的论证逻辑。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下列小题。
古藤(王剑冰)
①A.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②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③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④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⑤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⑥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⑦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⑧B.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⑨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⑩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⑾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⑿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⒀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⒁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对于“古藤”,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四个词语加以概括。
【2】文章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和老态女子生孩子的故事分别有什么作用?
【3】本文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句作点评。
【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你能说说作者通过古藤的形象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朋友,我敢保证你在过往的岁月中完成过无数的约定,相约一起在绚丽的春天去拥抱温暖,一起在似火的夏日去倾听鸣蝉,一起在凉爽的秋天去笑看落叶,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渐渐长大的你想过没有,应该与明天的自己有个怎样的约定呢?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