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下列选项中,有词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
A.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 温故知新 B.见贤思齐 手不释卷 破釜沉舟
C.见义勇为 尽善尽美 举一反三 D.当仁不让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3、下面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不断攀登,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A.“雄奇”和“坚定”都是形容词,“艰难险阻”是偏正短语。
B.“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这个句子中,“世上”是主语。
C.“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不断攀登,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一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去掉“所以”。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B.疫情发生以来,人们都相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街上空荡荡的,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C.爸爸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不要一遇到困难就依赖电脑,要自己先动动脑筋去思考。
D.面对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中国政府针锋相对地采取了反制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5、【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 ⑤弼:纠正。
【1】解释选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2】翻译选文中的句子。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
【3】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无 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B.“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着爱情的艰难。
C.颈联拟写诗人的相思之情,从青春易老到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D.尾联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为信使,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
【2】颔联表达的感情委婉而深沉,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品赏。
7、综合性学习。
“十一”假期是出游的好时节,各大景区的人群熙熙攘攘。文明出游再次成为焦点。
材料一:有人为了拍照取个更好景观,不惜铤而走险。而在山东蒙山,一些游客光拍照还不过瘾,在云蒙峰顶还喷油漆留下了大名。照片中这两个名字,在景区顶峰的多处石崖上都有,字体还相当大。玩得疲倦了,找个地方休息本无可厚非。可有的人直接躺倒在树下的凳子上,不但姿势有些不雅观,连鞋袜都脱掉了。一位女士带着孩子坐在楼梯边,吃喝之间,食物垃圾也随手丢弃在地上。景区里糖葫芦、矿泉水瓶、苹果核、爆米花包装、饮料包装,真是啥都有。
材料二:在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游客购票之后,拿到门票的同时会领到一个印有“垃圾带回家”字样的垃圾袋,鼓励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捡拾垃圾、带出景区。事实上,在景区里游客不仅把自己的垃圾装在袋中,还会捡拾地上的垃圾。原来景区规定如果垃圾达到一公斤,就可以换取下一个景点的门票。虽然拿着一公斤垃圾来换门票的游客数量还不多,但大多数游客还是会把垃圾放到活动发送的垃圾袋中,大大减少了乱扔垃圾的行为,据环卫工人介绍工作量因此减少了三成。
①研读上面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②该校某班要举行“牵手文明,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并根据所给的上句,任选一组,续写下句,表明你对文明的态度。
上句:鸟过天空不留痕 上句: 一花一草皆风景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 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7)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
(8)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主角
(美)安•吉德里斯
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演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说。
“因为我的角色。”
《圣诞前夜》只有四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
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很纳闷儿,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吉。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吉(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但这不是简单的爬,丹吉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了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吉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们家的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一声轻响从屋顶上传来……”昏昏欲睡的丹吉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所有的观众。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根据故事的情节,以妹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妹妹应征当演员,却得到了狗的角色 |
发展 | (1) |
高潮 | (2) |
结局 | 妹妹的表演抢了整场戏 |
【2】文章多处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2)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
【4】标题“主角”有什么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做出简要分析。
10、 我愿意去读懂你
王小毛
①我真后悔给爸买智能手机,更后悔教会他刷朋友圈。
②周一我在公司被忙碌的工作牵得团团转,郁闷地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一个上午累成狗。”几分钟后,手机提示音响个不停,全是爸发来的超长语音。我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赶紧放下工作躲进厕所收听。哦,原来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最后还说:“不要把自己和狗相提并论,你是狗,你爸是什么?”我抱着手机,真是哭笑不得,不知和爸从何说起。
③又一个周末,我约了闺蜜去逛街,回来时发现好端端的家被我表妹一条名叫“肉肉”的哈士奇狗给“强拆”了,可是肇事者一脸不屑地蹲在门口根本没表现出一点儿愧疚之意。卫生纸被撕碎了,我忍;沙发被啃了,也可不计较;但当我看到摔碎的粉饼和折断的口红时,一股怒火攻上心头,立刻拍照片配上狠话发到朋友圈:“这种狗怎么炖好吃?”几分钟后,我爸的斥责电话就打了进来:“你是不是疯了,为了这么点儿事儿就要杀肉肉!”我实在无语。
④为避免爸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从此后我再发朋友圈,都会选择性地屏蔽他,仅向他展示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爸的唠叨明显少了。
⑤有一天,天气甚好,我穿着新买的春装去公园玩儿。因为知道爸喜欢我参加户外活动,便拍了几张美图展示健康生活理念。爸好像一直擎着手机窥探我,整日无事可做,只等待另一头伺机而动——照片刚发好,就是一个秒赞。可接着我又收到三篇“深度好文”,大概是“小心病从脚入……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这类的标题。唉,真是防不胜防!为了扮潮,我特意露出一截脚踝。谁承想大好春*他不看,偏偏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脚上。我赶紧解释,气温回升一点儿都不冷,街上的小姑娘都这样打扮。爸大概觉得用语音说费事,直接打电话过来。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好妥协,下午回家换了长裤、长袜,并拍照片儿发给他看。此后,我每天都能收到爸推送的“养生文”,感觉自己有望活到下个世纪。
⑥十一假期到来的前三天,爸一改风格,每天准时分享两篇“感恩父母”系列文章,接着还发来这样的语音:“女儿呀,你要是忙就不要回来了!爸特别好……咳……咳……”听听,我怎么能不回去?
⑦那日下了出租车,只见爸满面红光地在小区门口等我,一边还在和几位邻居侃大山。我主动和几位叔叔打招呼,爸对我的举止、衣着特别满意,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示好:“女儿呀,老爸给你做了一桌好吃的!”
⑧爸的厨艺确实很好,我空着肚子赶火车,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一见蛋黄煸鸡翅、蒜蓉开背虾、红烧排骨,我扑上去抄起筷子准备开吃,却被爸叫停:“等下!我先拍个照!”为了取个全景,爸踩着一个小凳子,其间三次下来调整摆盘,好不容易拍完饭桌,为了凑“九宫格”,他还要拍我送他的礼物,以及我吃得满嘴流油的囧样子。他没完没了地折腾,根本顾不上吃饭,我风卷残云,吃饱喝足后,见他仍弓着身子不停地删删改改。
⑨我一直觉得,爸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幼稚。印象中,爸是我周围第一个接触QQ的家长。我读中学时,有一天放假,我在电脑前和网友聊得甚欢,爸借着送水果的机会,在我身后磨磨蹭蹭半天,最后用讨好的口气问:“宝贝女儿,你能不能帮爸爸申请一个QQ号?”当爸可以在我的个人空间自由出入的时候,我已经悄悄玩起了微博,没有爸这个“好友”跟踪,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情绪。我原本不想让他知道,可一次亲戚聚会,表弟在饭桌上大咧咧地问我:“姐,你关注一下我的微博,@我一下呗!”我感觉情况不妙。果然爸迅速从推杯换盏的氛围中抽离,一脸疑惑地问:“啥是微博?怎么关注?”于是,我又成了爸的“特别关注”。这些年,爸一路跟着我,从QQ到微博,再到微信,一直艰难地适应着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但他用尽全力也只做到了形式上的趋从——他其实并不懂我,更猜不透我在想什么。
⑩爸发完朋友圈,才安心地坐到饭桌前。饭菜已经凉透,我提出给他热一下,他却说:“不用了,你快去给爸点赞。”我只好听他的话,点进他的朋友圈,手动点赞。是的,我把爸设为不看他的朋友圈,因为受不了他动辄用养生好文刷屏。点完赞,我坐在饭桌旁陪爸聊天。爸啃排骨的时候,忽然想起什么,撂下筷子问:“你不会真把肉肉炖了吧?”唉,我不知该怎么跟他解释,毕竟他能理解的网络词还停留在“给力”这个层面。我说:“老爸,我们这代人的表达方式,不是你想的那样严肃。”爸的脸红了,憋了很久才说:“你什么事都不跟爸说,爸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了解。”我心里突然不是滋味,假装埋头刷朋友圈,内心早已波澜四起。
⑪妈去世的早,是爸把我拉扯成人。我知道爸爱我,一直在庇护着我,但我总觉得在这个世上没有可以倾诉少女心事的人。后来,相继出现的各种社交工具给我的情绪一个出口,我和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谈烦恼、聊困惑。爸担心我,但我什么都不愿意和他讲,他能做的,便是努力融入我的世界,甚至不顾自己滑稽的状态,跟在我的身后,捕捉我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爸在QQ上,只与我一人聊天;爸的微博,只关注我一人;爸在微信上倒是偶尔和亲友交流,但把我设为置顶聊天对象。翻一翻我们俩的聊天记录,每次天气突变、流行病来袭……他总是兴师动众地搬运一堆文章,希望能帮到我,而我的回复,永远都是简单的几个字或者表情。
⑫隔日早餐时间,我发现爸爸坐在桌前看手机。许久,他才笑着说:“哈哈,‘累成狗’,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⑬爸又开始学习网络用语了,看他认真记录的样子,我不想再做他特别难懂的女儿。回到自己的小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整理网络用语,逐条解释,给爸发过去。因为在亲情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俩,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我也愿意认真地去读懂爸,我想告诉他,我的心其实从未与他疏远。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文章脉络清晰,第②到⑤段记叙了“我”和爸爸之间的几件生活小事,根据文章内容,在表格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事 件 | 爸的反应 |
“我”发“累成狗”的朋友圈 | (1) |
(2) | 打电话“斥责”我 |
“我”晒户外活动的美照,却被爸发现露脚踝 | (3) |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句子。
(1)爸好像一直擎着手机窥探我,整日无事可做,只等待另一头伺机而动——照片刚发好,就是一个秒赞。(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爸的脸红了,憋了很久才说:“你什么事都不跟爸说,爸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了解。”(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第⑦写道:“那日下了出租车,只见爸满面红光地在小区门口等我,一边还在和几位邻居侃大山。”你从爸“满面红光”的神态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4】步入初三,学习紧张的我们或许也曾忽视过亲人的细微的关怀,也曾心烦过父母与自己的“代沟”。请结合全文,联系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80字)
材料连接: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傅雷家书》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盲盒经济”盛行的今天,万物皆可有惊喜。四川成都,熊猫主题的盲盒纪念品创意十足。河南郑州,一农贸市场内的蔬菜摊位上摆放着“菜场盲盒”,分量合适,中性笔、胶带等文具都悄悄藏进了文具盲盒里,等待被消费者选中。各大商场里,让美丽既“随机”,又惊喜。
【材料二】
自3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后,四川广汉三星堆连开6个祭祀坑“盲盒”,上百万网友在线观看发掘直播,再掀古蜀文明神秘面纱。随着一系列新发现火爆全网,原本高冷的三星堆博物馆也一改往日的枯燥严肃,这个比喻也成功带火了文创产品三星堆盲盒。三星堆祈福神官主题盲盒选取了5个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形象,分别配以人设,打造出一个青铜时代的“偶像天团”,呆萌可爱。三星堆“上新”后,现在已经有商家联系到三星堆博物馆,希望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进行合作,三星堆博物馆着力创意产品开发,不断增强文创产品的厚重感、存在感和追寻感。目前,从产品到包装,从内容到形式,都彰显了三星堆特有的文化元素以及突破创新的设计灵感。
【材料三】
近年来,盲盒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从上游设计师的挖掘(知识产权)的运营,再到下游的盲盒销售、潮玩文化的推广,盲盒入手价格不高,且抽盒的手法更加具有趣味性,当抽到概率极低的隐藏款时,能收获比商品价值更高的收益,收获大批粉丝。在“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相关问题也时有发生。比如,消费者易中套“上瘾”;商家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出现假劣、“三无”产品,售后服务亟待改善……不少消费者被盲盒“套路”,“盲盒经济”不可盲目发展。盲盒是一种商品,一味靠过度营销和饥饿营销不是长久之计。“盲盒经济”要创新也要规范,让盲盒回归到规范化成长的轨道,才是“盲盒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出路。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盲盒经济”盛行的今天,万物皆可有惊喜,盲盒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B.强惊喜感、强溢价和强社交属性是盲盒流行的主要原因,且抽盒的手法更加具有趣味性,拆盒时附赠强惊喜感、强社交属性。
C.在“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
D.盲盒是一种商品,最终要靠质量取胜,“盲盒经济”只有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
(2)“‘三星堆遗址连拆六个盲盒’,这个比喻也成功带火了文创产品三星堆盲盒。”请你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概括文创产品火爆的原因。
(3)九年级同学针对女生爱买盲盒玩偶现象,分男女生展开了一场辩论赛,请你完成“反方一辩”“正方二辩”的陈述要点。
正方一辩(男生):我方认为,我们要警惕盲盒,完全不可取。
反方一辩(女生):_________
正方二辩(男生):_________
反方二辩(女生):我们只是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量力而行的,又可获得乐趣,让快乐加倍。
12、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七色的,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长的喜悦,挫折的苦痛……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_____ __ (互助、掌声、阳光、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