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B.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桃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中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C.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在这间不容发之际,诸葛亮临危受命出使东吴,几经曲折,最终双方合作,共同抗击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D.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去逛了我们这里最大的工艺品展会,看着展示台上富丽堂皇的工艺品,我赞口不绝。

2、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外/数   冕/名全球 不容发/亲密无

B./盘   倔/词夺理 富丽堂/诚诚恐

C.诵/包   气/细嚼慢 随机变/供不

D./记   坊/忸怩态 敬业群/不思蜀

3、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情”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义”要求人___,“利”驱使人___,“情”主张人___ 。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

A.率性而行,适情而止  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  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

B.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  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  率性而行,适情而止

C.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  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  率性而行,适情而止

D.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  率性而行,适情而止  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

4、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英国的莎士比亚

B. 《故乡》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作者将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进行对比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小市民的痛苦生活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的艰辛选自《呐喊》

C.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游历

D.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明年                    明年:第二年

B.南潇湘                 极:至,到达

C.佳木而繁阴          秀:秀气

D.上下                 一:全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物喜                  醒能述文者

B.蔚然深秀者          余强饮三大白

C.前人述备矣          山间朝暮也

D.必曰                    姓氏

【3】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A.我尝试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B.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的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C.我尝试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的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D.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4】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三段选文都有写景。甲文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之景。乙文写醉翁亭四周的美景,丙文写西湖雪夜之景。

B.三段选文均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甲文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理想,乙文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之情,丙文则流露出作者的过往之念与故国之思。

C.三段选文均语言精妙。甲文中“衔”“吞”,尽显洞庭湖气势磅礴,乙文中的“翼然”,活画出醉翁亭翩然欲飞之势,丙文中的“俱绝”二字,写出西湖雪夜的万籁俱寂。

D.三段选文均表达方式多样。甲文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兼有,乙文议论、记叙和描写并重,丙文则重细致描写和抒情。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作者被贬在外多年,心绪难平,诗中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难以平静的心绪?

2简要赏析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学校举行“笔底波澜,翰墨生香”汉字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成千上万的汉字中,有些汉字随缘、合群,组词造句的能力特别强。就说这字吧,它穿越舌尖而来,却又超越了舌尖,其对象不再限于食物,而是来者不拒,百无禁忌。     )如能下口的东西说吃,不能下口的东西也能说吃,如,吃刀;咽得下去的东西说吃,咽不下去的东西也能说吃,如,吃墨;吃得了的东西说吃,吃不了的东西也能说吃,如,吃耳光。biàn     )析多歧义,有赖语境和语气,听话听音两心知。汉字兼具音形义,融通精气神,就像一幅幅写意画,A有线条和动感,B有韵律和意境。

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每个字词都有渊源、有故事、有情感、有理念、有智慧。我们熟练掌握汉字的精suǐ     ),也会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文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 )  biàn( )析  精suǐ( )

(2)“这种纸不吃墨”中“吃”的意思是(     

A.饮,喝

B.吸收

C.耗费

D.挨,受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A、B处,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不是……就是……

B.只要……就……

C.即使……也……

D.既……又……

(4)像“吃”一样具有丰富含义的汉字还有很多,如“好”字。请你结合具体语境写出“好”字的三个不同意思。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按要求默写。

(1)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

(6)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①据物理学家组织网于2022年1月20日报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在接近原子分辨率下,首次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的刺突蛋白进行了分子尺度层面的分析,揭示了该变种如何附着并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有助于新疗法的开发。

②位于病毒外部的刺突蛋白是新冠病毒进入人类细胞的关键,此前的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种的刺突蛋白上出现了37个突变,是此前变种的3到5倍。

③最新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R493、S496和R498这几个突变在刺突蛋白和人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之间创建了新的盐桥和氢键。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这些新创建的氢键似乎增加了病毒与人类细胞的结合能力。

④最新研究论文主要作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史利南·苏布拉马尼亚姆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奥密克戎与人类细胞的结合力更强,强度与新冠病毒德尔塔变种相当。”

⑤随后,研究人员开展了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表现出更高的抗体逃避能力:其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所有六种(能完全逃避其中五种)被测单克隆抗体。此外,奥密克戎对从接种疫苗者体内以及未接种疫苗个体体内提取出的抗体的逃逸能力都强于此前的新冠病毒变种。

⑥苏布拉马尼亚姆强调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奥密克戎传染能力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感染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获得的天然免疫力相比,奥密克戎对疫苗产生的免疫力的逃避程度更低,这表明接种疫苗仍然是我们最好的防御措施。”

⑦研究人员表示,了解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分子结构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机制,科学家可以开发出更好的治疗方法来破坏这一过程并中和这一变种及其新冠病毒变种。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阅读短文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在接近分子分辨率下,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的刺突蛋白进行了原子尺度层面的分析。

B.相比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奥密克戎与人类细胞的结合力更强,强度比新冠病毒德尔塔更大。

C.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奥密克戎传染能力增加的主要因素。

D.截止目前,人类对奥密克戎毒株还没有研究出应对的办法,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只能对原有新冠病毒有预防作用。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名著阅读

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以上选文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A”处应填的人名是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方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世外桃源,一条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的蜿蜒古道,一部从魏晋遗风到大唐气象的文化史,一道尘封在历史烟云中的诗歌长廊……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又一条中华文化古道——唐诗之路,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成为国人心向往之的文化胜地。

这里的水平静而不阻滞,滩有急流而不汹涌,给人以舒畅的韵律感,尤其适于乘船游览。这里的山连绵而不险峻,层峦叠嶂而无登临之苦。水尽则登山而歌,青山绿水激发诗人无限的灵感。山水的尺度刚刚好,山水缠绕,百转千回,正对应着诗歌的起承转合,这自成一格的山水,抚慰了那些远道而来的诗人。一千多年前,数百位唐代诗人从钱塘江出发,经浙东运河、绍兴鉴湖,转曹娥江,溯江而上,入剡溪,过新昌,绕天姥,最后抵天台山石梁飞瀑,走过长路,先后完成了他们的朝圣之旅。这群纵情山水的诗人才子,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踏出了一条飘逸潇洒的唐诗之路

材料二

从东晋的浙东运河,到隋朝的隋唐大运河,再加上浙江境内溪流纵横、河湖遍布,无论向内还是向外交通都非常便利,这为游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以唐诗中出现频率极高 的剡溪为例,它虽然不是一条大河,但是通过密布的水网,与更广阔范围的河流陆路勾 连交错,直至与长江水系连通。在唐代,诗人们大多乘船走水路,乘坐一叶小船,穿行于山水画廊之间,寄情山水,游目骋怀。李白的长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提及的樟亭、海门、耶溪、剡溪、四明、国清、灵溪、华顶、石梁等一系列地理关键词,清晰勾勒出唐人沿水路上溯、水尽登山而歌的游历之路,这条路不独属于李白,也是整个唐朝诗人对沿途的自然风光与文化记忆的追寻之路。

材料三

自晋代起,浙江一带渐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开中国山水诗之先河,南朝谢灵运在越中(绍兴古称)创作并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山水诗派,书圣王羲之邀友兰亭修禊写就《兰亭集序》,这批超级厉害的文案高手,让这里的奇山异水名扬海内。再加上谢安东山再起、王子猷雪夜访戴、任公子南岩钓鳌、刘阮遇仙、十八名士等人文逸事,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仿佛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他们来这里追寻名士的足迹。诗人们或从京、洛舟车南下,或自岷、峨沿江东流,络绎而至,临水登山,经丘寻壑。有的是仰慕名山、胸怀大志的壮游,有的是淡泊红尘、投闲山水而至的隐游,有的是官任在身、伺机酬唱的宦游,有的是风餐露宿、寻幽探秘的而行的考察游;还有的是人未至而心已往神游……浙东浙西随处可见诗人们的吟鞭游屐、棹声帆影,记录着唐诗之路昔日的盛况。

作为浙东山水的骨灰级粉丝,谢灵运常常游履于山水之间,以兴奋和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方秀美山水,吟出一首首描绘山水的诗篇,还发明了一种便于登山的驴友装备”——谢公屐。作为谢公的铁粉,诗仙李白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四进浙江,三至剡溪,四登天姥山,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二十余首瑰丽诗篇。贺知章、杜甫、白居易等也追慕前贤足迹,曾乘舟溯剡溪而上,留下了一篇篇的千古绝唱,使新昌县东南的天姥山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心中的一座高峰。难怪有人说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1】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将材料三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唐诗之路”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晋唐诗人们的频繁往来,成就了诗情画意的唐诗之路。

B.数百位唐代诗人为唐诗之路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诗篇。

C.诗人们的名篇佳作因唐诗之路的奇山异水而名扬天下。

D.山水与文化的结合,孕育出唐代诗歌独具灵性的气质。

【3】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唐诗之路形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利己,利人,利社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宽容他人或被人宽容的经历?是否耳闻目睹过关宽容的故事?是否对宽容有深刻的感受?

请以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3)不得抄袭、仿写、套写。(4)不少于600字。(5)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