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以下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儒林外史》运用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刻画了“喜极而疯”的范进、“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严贡生以及标榜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拦劫别人家猪的严监生等人物形象,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每则长短不一,语言极为简练传神。

D.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

2、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文读物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 。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

A.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

B.汉文读物把最大的信息量负载在最少的文字中

C.它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

D.它能用最大的信息量负载最少的文字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中国是礼仪之邦,古诗文中有很多谦辞和敬辞。比如,《月夜忆舍弟》中的“舍弟”是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也指文人。

4、下面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与关之间相互缠绕着诸多问题”句中的“与”“着”“缠绕”分别是连词、助词、动词。

B.“温润平缓”“秦蜀友好”“一柄钥匙”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蜀门秦关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却依然会散发恒久的光芒”中的谓语是“承载”。

D.“再高的山也挡不住,再深的谷也堵不住,再危险的道也敢去涉足”这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怀乡(离开)

B. 游泳(代指鱼)

C. 斯人(微小)

D. 碣石(登临、靠近)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多会此   苛政猛

B. 喜洋洋者矣   真无马邪

C. 感极悲者矣   濯清涟不妖

D. 前人述备矣   醉翁意不在酒

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乙)诗均为登高远望写景之作。(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中“观”仅有“观望、观赏”之意;(乙)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观”则凸显了诗人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澎湃激情。

B. (甲)文、(乙)诗同是通过描绘水的浩渺壮阔,表现作者宽广博大的胸襟。

C. (甲)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乙)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通过萧索的秋景,反映了诗人战败后的悲凉心情。

D. (甲)文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乙)诗则展开大胆的想象,写景虚实并用,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5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最后一段的议论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省去则更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乙)诗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的套语,为合乐而用,与诗的内容密切相关。

B. (甲)文第二、三段分别描写了景物的一阴一晴,表达了览物之悲与喜,两相对照,引出第四段,点明文章主旨。

C. (乙)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海波以及海面吐纳日月星汉等壮观景象,看似句句写景,实为字字抒情。

D. (甲)文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微斯人,吾谁与归?”釆用倒装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强烈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6将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展开想象,体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并分析“若出”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定风波

[宋]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58岁是创作的,当时他被贬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还到书院讲学,也让邓州文运大振。有一次,范仲淹重读陶渊明的诗歌,便有所感慨,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1】这首词上片在流传的过程中缺了一个字,请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从以下两个字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字,并简述理由。

A.残                      B.百

【2】在人生不同阶段和不同境遇下,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这首词中“功名得丧归时数”一句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仿照示例概括小说《范进中举》最经典的镜头。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2)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学校邀请著名作家丁立梅女士到校开设文学讲座,该讲座活动由校文学社负责安排,时间定于2023年11月12人上午九点,地点安排在学校报告厅。请你根据要求,拟写一则邀请函。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高亢的语调显示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古诗词中多运用典故来表达情意。请写出含有下面任意一个人物典故的诗词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太公吕尚,伯夷、叔齐;楚人钟仪;冯唐)

(5)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俄国作家_______的短篇讽刺小说《变色龙》讽刺了沙皇俄国黑暗腐朽的统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______代吴敬梓写的《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中国现代小说《____________》以方鸿渐为中心,讽刺了旧中国病态知识分子的群像。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

忘我与成功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的女儿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很可怜这个孩子,常在闲暇时给孩子讲故事,有一次船长太太对孩子说:船长有一只天堂鸟,美丽极了。孩子很喜欢鸟,反复追问。于是,船长太太绘声绘色给她讲了天堂鸟的可爱。孩子听完后,越想越被这只鸟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塞尔玛·拉格洛夫。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记录中是这样写的:塞尔玛·拉格洛夫,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获奖作品:《骑鹅旅行记》,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如果说,当年塞尔玛·拉格洛夫能奇迹般地站起来是因为忘我而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自身最大能量的话,那么,她后来走向成功的忘我则是理想信念支持下的这种能量的持续发挥。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就以忘我的精神,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卓越贡献。

忘我是一种心灵的洒脱。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忘我而幻化无方,他意出尘外而有奇思妙想,他豪迈地说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将自身处于忘我的境界。不管功名富贵,不管得失荣辱;只有洁身自好,就能塑铸人格高标。

 忘我是一种精神的执着。贝多芬双耳失聪,奏响和谱写的是动听的旋律,给自己留下的是心灵的歌。他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灵巧的手在黑白键上敲出激情,敲出爱意;追求自由,呼唤光明;达观的风范,激昂的心态,成就了一位万世闪光的巨人。他一生是忘我的,是陶醉的,是痴迷的,他自己谱写的曲子,他是听不到的,但他又分明到了,不然怎么能写出那么动听的曲调呢。他是在忘我的状态下找到了真我。

梵高忘记自己的理性,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他全然不顾地疯狂涂抹着他钟爱的向日葵,忘我地燃烧着他的激情。他昭示给别人的是追暖逐阳的向日葵图画,他陶醉在一种生机盎然的黄色花海景观中,物我两忘,而在内心深处却忘记了收纳心田里的阳光,以至于让自身毁灭。如今梵高之画作,用一亿七千万的天价,让世人明白什么是艺术珍品。

忘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雄视千秋,长卷猎猎,历史的画卷上不乏忘我之人。为民请命,舍生取义的孟轲;纵横驰骋,精忠报国的岳飞;怀抱琵琶,上马起程的汉姬;奋不顾身,为变法献身的谭嗣同。黄继光挺胸上前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烧不动弹;焦裕禄心系兰考忘我工作,孔繁森拖着病体为百姓,袁隆平置身田间,潜心科研,不断实践,水稻高产,等等。他们用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名字擦得鲜亮!

忘我是心灵的洒脱,是精神的执着,是激情的燃烧,是潜心之后的寻觅,更是一种独特亮丽的风景。

  (选自中国书籍出版社《书香致远》散文集)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请分析文章第段的作用。

答:

   

【3】请为第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感谢对手

①清朝康熙皇帝在继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在宴会上,康熙端起酒杯说:“这杯酒敬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宴会上的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②“我感谢他们”,康熙向对手们敬的这杯酒让人耳目一新。是的,我们应该感谢对手,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者是将来的,国为是对手成就了我们。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清醒我们头脑的亮晴石。”

③“   ”,让自己有一个寝食难安的强大对手,犹如将一把利剑悬于我们的头顶,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④据说,沙丁鱼中如果混入一条鲶鱼,不爱动的沙丁鱼为避免被鲶鱼吞食,就会不停地奔命逃亡。危机逼迫它们运动,对于沙丁鱼来说,鲶鱼作为对手带来危机,同时也提升了生存的能力。对于康熙来说,吴三桂、郑经,噶尔丹、鳌拜就是他生命中的一条又一条危险的“鲶鱼”。这些“鲶鱼”,让他在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如履簿冰、饱经忧患、历久弥坚,终于成就一代伟业。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提高我们素质的唐刀石。只有对手,才会不断地给你压力,逼迫你努力投入到斗争之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你才能真正地磨练自己。所以说,对手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把对手看作我们前进的絆脚石,   把对手看作使我们更加锋利的“磨刀石”。

⑤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检验我们实力的试金石。在敌对竞争中,对手的坚不可摧会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弱小与不足,而对手的不堪一击则会使我们充满信心。没有比较就不会有进步。与对手狭路相逢、短兵相接时,敌方与己方的优缺点会一览无余。检验自身实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超越对手的过程。如果缺乏这种检验,那我们就只能是井底之蛙,永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微软不但没有倒闭,反而誉满全球。可见,只有将自己置于对手的包围之中,你才能清醒地分析形势,磨练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

(有删改)

1第④段横线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 即使……也   B. 既……又

C. 不但……而且   D. 不是……而是

2填入第③段横线处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围绕这个论点,文章依次阐述的三个观点是:

①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清醒我们头脑的亮睛石。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5下面这段文字可以放在第⑤段和第⑥段之间,请简析理由。

从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到多尔衮的大军入关,再到一统天下的“康乾盛世”,八旗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因为这支部队始终在杀伐征讨,时时、处处检验着自己的实力。200年后,无论是面对太平军还是八国联军,八旗子弟再也无力拿起战刀、跨上马背。200年的闭关锁国,200年的政治腐败,200年的军事懈怠,导致清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11、阅读《学会赏识》,完成小题。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 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 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说明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4说说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题目:掌声又一次响起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