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Fe(OH)3胶体是中学常见的胶体,某课外兴趣小组制备了Fe(OH)3胶体,并探究其性质。
(1)制备方法:将几滴_______滴入________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________色,停止加热,可得到Fe(OH)3胶体,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向制备好的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首先看到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随后看到______________,这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1)下列物质:①Na ②盐酸 ③熔融Na2O ④CCl4 ⑤CO2 ⑥NaHCO3 ⑦NaCl溶液 ⑧H2S ⑨纯醋酸 ⑩氨水(填序号)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能导电的是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____,
H2SO4_____,
NaHCO3___。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__,原因:___,随后___,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
1 | Mg、Al | 稀盐酸 | 偏向Al |
2 | Al、Cu | 稀盐酸 | 偏向Cu |
3 | Al、石墨 | 稀盐酸 | 偏向石墨 |
4 | Mg、Al | NaOH溶液 | 偏向Mg |
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电极的作用是否相同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实验3中铝为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石墨为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4中铝为___________极,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5、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Na2O、CO2、CuO、HNO3;
②HCl、H2O、H2SO4、H2CO3;
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写出物质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C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将打磨光亮的镁条和铝片用导线和电流计连接,置于NaOH溶液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先向右偏转,后立即返回,并向左偏转,此时两电极上均观察到有气体生成。
(1)电流方向表明起始时Mg作负极,原因是_______。
(2)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后,Al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溶液中的移动方向_______。
7、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回答下列有关双氧水的一些问题:
(1)上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2)保存过氧化氢试剂瓶上的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 (填字母代号)。
(3)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
O2、MnO4-、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上述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4)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KCN+H2O2+H2O=A+NH3↑,试指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并阐明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
8、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nD(g),开始时A为2 mol、B为5 mol,5 min末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 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 mol·L-1·min-1。
(1)5 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前5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n值为______________。
(4)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5)反应开始时与达到平衡后容器中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
9、“84消毒液”稀释一定比例后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某品牌的“84消毒液”,消毒液包装说明如图:
净含量: 主要成分:25%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 |
(1)计算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已知:,一瓶该“84消毒液”能吸收空气中_______
的
(标准状况);
(3)该同学参阅该品牌“84消毒液”的标签,欲用固体配制
含25%
的消毒液。
①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g;
②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③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利用实验室久置的固体来配制溶液
D.溶解后未经冷却就转移至容量瓶
10、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主要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出氢氧化镁的操作为__________,第③步需要加入_________。
(3)将粗食盐中含有的Mg2+、Ca2+和SO42—等杂质除去,加入的试剂有(按加入顺序填入)___________(只要求填一组合理的答案即可) 。
(4)⑤产物氢气在__________极生成,若电解食盐水时消耗NaCl的质量为234g,则在理论上最多可得氯气的体积为 升(标准状况)。
11、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据此判断其正极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负极是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当转移0.5NA个电子时,蓄电池内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12、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4HNO3=4NO2↑+O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伸入三口烧瓶中,并塞紧瓶塞,滴加浓硝酸,可观察到三口烧瓶中气体的颜色为__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部分同学认为是NO,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O2。
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敞口观察装置D中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②如果D中集气瓶中收集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
(5)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现有铜、氧化亚铜组成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组成情况,取35.2 g混合物加入0.5 L 3.4 mol·L-1的稀硝酸,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4.48 L(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aL 2.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铜离子沉淀完全。
①氧化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③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
13、(1)标准状态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13.44L,质量共24g,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此混合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C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2)由H2、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CO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H2、N2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填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得一半分)
A.1:1:1B.2:3:13C.4:5:26D.2:2:13E.4:2:13F.1:16:14
14、由碳酸锰矿(主要成分MnCO3,还含有FeCO3、MnO2、Al2O3、SiO2等)中提取金属锰的一种流程如图:
(1)“酸浸”过程中,提高锰元素浸出率的措施有:适当提高酸的浓度、_____(填一种)。
(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下对碳酸锰矿进行酸浸,锰元素的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酸浸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分别是_____。
提取过程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金属离子 | Fe3+ | Fe2+ | Al3+ | Mn2+ |
开始沉淀的pH | 1.8 | 5.8 | 3.0 | 7.8 |
完全沉淀的pH | 3.2 | 8.8 | 5.0 | 9.8 |
(3)已知“酸浸”后溶液中锰元素只以Mn2+形式存在,则“酸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除铁、铝”步骤需加入H2O2,目的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结合表格,“除铁、铝”时加入每水控制反应液pH的范围为_____。
15、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绿矾晶体
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黄铁矿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焙烧后得到的固体主要成分为,写出焙烧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填化学式)。
(3)会污染环境,可用足量氨水吸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绿帆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取m g样品加水完全溶解,该样品溶液恰好可以与的酸性
溶液反应。已知
与酸性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硫酸亚铁晶体纯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无需化简)。(
摩尔质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