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江西鹰潭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门 尖 必 为   B. 月 光 长 丸

C. 丑 民 司 君   D. 玫 革 在 成

2、小乐要向同学们介绍“瓶子树”,但是他不小心将语段的顺序弄乱了,请你帮他排序。下面正确的选项是(  )

①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了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②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③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④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⑤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

A.③①⑤④②

B.③①②④⑤

C.③⑤②①④

D.③①④⑤②

3、(多项选择)五(1)班同学们针对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提了四种做法,你认为合理的选项有(        

A.我制定了课余作息时间表,并请妈妈监督我。

B.我写完作业会和伙伴们一起去采集树叶标本。

C.放学后,我先看会电视,再写作业。

D.双休日,我会安排时间和爸爸踢会儿球。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加上合适的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

【莫】爱( )       ( )             ( )             ( )降临

【肖】( )       ( )             ( )             ( )毁罪证

5、读拼音,写词语

mán  yuàn mó liàn

( )   ( )

cán  rěn   tuō  tà

( )   ( )

shā  lòu   jiān  sè

( )   ( )

tǎn  tè  bù  ān

( )

6、词语比拼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容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玲珑_____             _____断丝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仿_______ _______

8、课文古诗词积累与理解填空。

(1)爱国情怀是诗人创作的重要话题,陆游在临终前仍在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担忧社会现状,改革现状强烈,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这更是爱国。我还知道其他爱国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不同的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因为不同的颜色即使处在同一位置,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如果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像红色这样明亮的颜色,会时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像近在眼前。

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其实色彩也是有重量的,相同的两个箱子,会使人感觉黑色的那个格外重,而浅色的就稍微轻一些。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这就不难解释,搬家时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色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和红色墙壁的房间,然后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色房间的人40分钟就出来了,而蓝色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装修艳丽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他们把车间原来带黑线条的深绿色重新油漆成浅蓝色和乳黄色,结果,工人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疲劳感减轻了。

【1】根据短文内容,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

B.可以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

C.用黑色箱子要比用白色箱子装的东西多。

D.在蓝色的房间里,人会感觉时间过得快。

【2】以下感受不是色彩导致的是(  )

A.重量感受

B.嗅觉感受

C.疲劳感受

D.时间感受

【3】第二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相对”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画“ ”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选择其中一种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哪个选项更适合做文章的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A.颜色错觉       B.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       C.颜色消除疲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荷叶青青

许永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让我生出许多感动。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  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很小很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常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邀请人家进来,沏上茶,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  翻)话来。 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的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带  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起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荷叶。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方里,要用到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她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确实一天天好了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xiáng jià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写出括号内合适的字词或拼音。

【2】解释词语。

不屑一顾:______

念念有词:______

【3】祖母是怎样种荷花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4】祖母家的荷叶有什么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哭了。”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选文主要写母亲给我钱,第二自然段却写了另外一个女人,这是否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塞给我的不仅仅是钱,还是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疑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纺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有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点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有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但我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

【2】他们“不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他们“羡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请解开作者“挥之不去”的“疑惑”,“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音箱?

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觉得爸爸“了不起”?在文中用曲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5】文中“真正意义上的‘‘胜利’”指__________________

13、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月迹(节选) 

费平凹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也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着竹窗帘闷着,缠着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圈,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望月(节选)

赵丽宏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个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1上述两个节选内容,文字很细腻,非常富有画面感。试着用横线各画一处对月亮动态描写的语句。

2试着对比着读一读,你一定会发现有许多不同之处,按提示填一填。

发现一:第一个片段描写的是________(地点)的月景。第二个片段描写的是________(地点)的月景。

发现二:

第一个片段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感受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片段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感受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时景物皆成趣。从片段中你找到描写景物的密码了吗?试着借用上面的写法把校园的变化写具体、写生动。

今天好冷啊!寒风阵阵,瞧,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是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把金钥匙。月色的皎洁、月夜的宁静、月亮的阴晴圆缺等都在诗人笔下熠熠生辉。试着默写两句由月亮表达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苏七块

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几绺(liǔ)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都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⑥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       )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       )几下骨头,跟着左(       )右(       )、下(       )上(       ),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这药我送了。”便到牌桌旁。

⑦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⑧华大大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大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阅读时,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去解决。如理解文中“斩钉截铁”一词,我们可以先查字典理解“截”的意思(见图)。“斩钉截铁”中的“截”意思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文中“斩钉截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从这些动词中,可以体会到苏七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人物卡。

“苏七块”原名:    职业: 擅长:

【4】“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你觉得在车夫没有拿出七块银元之前,苏七块在想些什么呢?

苏七块边打牌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中“这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位小读者在阅读了短文后,对苏七块写了以下的批注:

你赞同吗?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______   体面_______  爱慕_______

2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却有_________

3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_____”画出来相关语句。

4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5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选文第①自然段是对毛主席_________、神态和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一开始毛主席希望_________,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最真实的情感;……后来他决定把儿子_________,这是一位国家领导人最伟大的胸怀。

【2】“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④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的遗体。

B.“马革裹尸”就是指战马阵亡后,用皮革把尸体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即使不能归葬家乡又有何妨,每一寸土地都是忠烈之士的埋骨之所。

D.这句话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真实地再现了他丰富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父亲和国家领导人的毛主席内心的柔软与坚强。

17、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méng lóng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____zhuó zháo)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kē cháo)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1】在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写词语。

【2】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3】作者认为“这情景着实迷人”中“这”指的是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A.静态     B.动态)描写。

【5】文中划线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

18、精彩赏析阁。

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它就是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 猛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寒冷 严寒)的冬季,它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打上“√”。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短文运用了       等写作方法。

(4)读选文中 的句子,写了吃音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你还听说过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迟到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当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情,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时间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来,听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吧?”

妈妈是做不了爸爸的主的。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爸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是怕同学看见了要耻笑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儿,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后来怎么样,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举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

(选自林海音《城南旧事》,有删改)

1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文中已经用“//”分好了段,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之一。

②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我”哭着去上学。

③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来花夹袄和铜板。

④“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句话中的“很严很严”重复啰嗦,没有必要,可以删去。______

(2)“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的可怜和父亲的严厉。______

(3)“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是细节描写,描写伤痕的严重,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严厉。______

(4)“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与上文父亲打“我”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知错就改。______

3对于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父亲很严厉地打了“我”,“我”感到害怕,所以不敢迟到,每天很早到校。

B.因为老师教育“我们”要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我”明白了上学的重要性,所以不再迟到,每天很早到校。

C.“我”从父亲对“我”的严厉与疼爱中,感受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与父爱的伟大,从此不再迟到,每天很早到校,变得热爱学习。

D.父亲给“我”送来花夹袄和铜板,“我”很受感动,从此不再迟到,变得热爱学习。

4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做法?请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根据要求写句子。

1.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毫迈的口号声。(缩句)

 

2.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改成字句)

3.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成反问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正是紧急的事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每天大黑骡子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仿写句子)

2.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改为反问句)

3.黄晓文正在奔跑。(扩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