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音节词拼写正确的是( )。
A.ɡē ɡē B.mā mā C.bà ba
2、《项链》一课中,大海的项链指的是( )
A.黄黄的沙滩 B.海螺和贝壳 C.小娃娃快活的脚印
3、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明天(míng mí) 我们(wǔ wǒ)
午后(wǔ wú) 知道(zhì zhī)
雄鸡(xióng xiōng) 歌唱(gē gè)
4、下面人物中,( )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A.徐长文
B.华佗
C.韩愈
5、在括号里填上加点字的反义词。
1.爸爸的皮肤黑,妈妈的皮肤______。
2.学校里学生多,老师_______。
3.我的前面是小红。_______面是小明。
4.太阳从东边升起,从_______边落下。
6、写出每组字中两个字的韵母。
爬 吧 (____) 芽 呀(____) 牛 久(____)
7、照样子,写出下面各字的笔顺,数一数有几笔。
例: 日: (有4笔)
山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笔)
火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笔)
虫________________(有_____笔)
手_______________(有_____笔)
耳_______________(有_____笔)
8、我会背,我会写。
(1)玉不琢,不成器,_____,不知义。
(2)莺歌对燕舞,_____对花香。
(3)不解藏踪迹,浮萍___道___。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_____。
9、填一填。
女+马=( ) 土+也=( ) 日+月=( ) 田+力=( )
日+十=( ) ( )+( )=和 ( )+( )=的
(1)“鸟”字共有( )画,第三笔是( )。
(2)“出”的第三笔是( ),组词( )( )。
(3)“问”字在书写时应先写( )字,再写( )字。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池塘里的_______一闪一闪的,像一只________的大眼睛。池塘边的________长起来 了,像长长的睫毛。
2.一只只羊儿_________出了圈门,蹦跳着________向无际的___________。
3.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________梅花山的大道上,便________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________的海洋。
11、按顺序默写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__________________
韵母: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认读音节:______________
12、读一读,填一填。
1.花 草 苹 莲
这几个字的部首都是 ,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跟(动物 花草)有关。(用“√”选出。)
2. 鸡 鸭
这几个字的部首都是 ,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跟(鸟类 虫子)有关。(用“√”选出。)
13、照样子,写生字:大——
多—— 来——
——反
——关
14、填一填。
春花还
。
惊。
15、找一找,连一连。
N Q R E L D H G T M J
r d n q e h m l g t j
16、判断对。对的画“√”;的画上“×”
【1】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知道李白和汪伦的情谊很深。( )
【2】《静夜思》中的“思”字,下面是心字底。( )
【3】“胆子、时候、糯米、哥哥、月亮”这五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
1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落叶跳舞》中的落叶是一群奇妙的落叶,它们不快乐。 ( )
【2】《穿靴子的猫》一书中,猫最先抓到的是兔子。 ( )
【3】《胡萝卜种子》一书中,最后长出了一棵胡萝卜。 ( )
【4】《穿靴子的猫》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伊东宽。 ( )
18、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白、国、回、包”的笔顺规则都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
【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出自《汉乐府》。( )
【3】“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个字谜是“告”字。( )
19、课外阅读
春天来了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 ( )( )( )
绿油油 ( )( )( )
3.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地毡 ( )的校园
( )的叶子 ( )的树木
( )的小草 ( )的火车站
4.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 )和( )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
20、我会阅读。
辨认方向
小松鼠迷路了,急得大声哭。
远处的小牛听见了,找到小松鼠,说:“你要学会辨认方向。记住: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去;树叶密的一边是南,树叶稀的一边是北。”
小松鼠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早晨 ②西边 ③傍晚 ④东方
(1)(____),太阳从(____)升起来。
(2)(____),太阳从(____)落下去。
【3】读一读,填一填。
树叶密的一边是______,树叶稀的一边是__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在树林中找水喝时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树下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来到了那口井旁,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想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短文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发生的事。
【3】用横线画出乌鸦的老办法。
【4】乌鸦最后是怎么喝到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2、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公园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