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变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后一定还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B.超市中出售的高钙牛奶中“钙”指的是钙元素
C.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可直接排放
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单质一定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4、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可行的是
A.金属铜
B.石蕊试液
C.氯化镁溶液
D.碳酸钠固体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锌粒中加入稀盐酸,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氢气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铜在空气中灼烧,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6、下列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7、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国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主要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
B.可以利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可以直接电解浓缩后的海水获得金属镁
D.海水“制碱”得到的“碱”是一种盐
8、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
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Na2SO4 | NaOH | 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
B | CO2 | HCl | 将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D- | NaOH溶液 | Ba(OH)2 |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0、大明同学的实验报告中记录的下列实验现象,一定有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1、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实现碳达峰。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潮汐能
D.太阳能
12、如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4~6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2中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3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D.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5
13、如图为大连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所有燃料均无毒无害
D.天然气比煤更环保
14、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俗语、诗词解释错误的是
A.“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釜底抽薪”——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可以用铁制得铜
1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比较黄铜与纯铜的硬度
C.滴加液体
D.过滤
16、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
A.真金不怕火炼
B.人类使用金属的年代早晚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17、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处理得当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油污,可加入洗洁精清洗
B.铝制品表面变暗,立即用钢丝球擦洗
C.图书档案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18、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气验纯
B.加入石灰石
C.闻药品气味
D.添加酒精
19、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
A.
B.
C.
D.
20、要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适量的紫色石蕊溶液
B.用适量澄清石灰水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闻气味
2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3
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C.滤渣中一定没有Zn
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和Cu(NO3)2
22、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
B.钻木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
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经过净化后得到的自来水是纯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
D.电解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4、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理论上,、
足量可以将NO、
全部转化为
25、以下关于灭火的原理探究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Ⅰ和Ⅲ中蜡烛熄灭,Ⅲ中的现象还有产生大量气泡
C.问题与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结果是稀盐酸洒出
D.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整理洗涤仪器.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26、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C.乙的化学式为H2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27、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二氧化碳、水、铁、盐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②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来灭火的气体___________④一种易挥发的酸_______________
(2)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随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三位航天员首次挑战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
①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试回答:
a.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4,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四氧化二氮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b.偏二甲册的化学式为C2H8N2,偏二甲由____种元素组成,1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含___个碳原子。
②2021年11月8日凌晨1时16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穿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山东姑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 氧气 B 氮气 C 水 D 二氧化碳
2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五个钾原子:______;
(2)氩气:______;
(3)2个氮分子:______;
(4)氯化钠的构成粒子:______;
(5)五个亚铁离子:______;
(6)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
(7)地壳中含最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三者化合得到的物质是:______;
(8)2个铵根离子______。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氯元素___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___________;
(3)2个铝离子___________;
(4)缺___________元素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3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认识和正确使用仪器是实验操作的基本耍求,也是实验成功的根本保障。结合下图所示七种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1)可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填名称)。
(2)向A中加入块状固体,应先将仪器A摆放成下图中的_____(填序号),加热固体时应将A摆放成下图中的_____(填序号)。
(3) D中盛放收集的氧气时,玻璃片的磨砂面应向_____(填“上”或“下”)。
(4) 用G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端管口进。
31、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路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一种即可);灯罩内填充氮气是因为氮气的_______。
(2)太阳能路灯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_______。
(3)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_____、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2、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金银常用于制作各种首饰,是因为他们具有美丽的光泽和良好的________性。
(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常温下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填物质名称)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将纯铝与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深刻的划痕,说明__________。
(4)对汽车的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____。
(5)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33、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制氢:铁酸锌( 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
;
(1) 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
(2)该循环制氢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_____(任写一点),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 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 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34、(3分)下图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B、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该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说出C图补充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36、(2分)碳酸镁(MgCO3)与碳酸钙(CaCO3)同属于碳酸盐,化学性质相似,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碳酸镁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 .
3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要制取二氧化碳,若用E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_,出现______的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_(填“m”或“n”)导管口通入。
(5)如图1所示,甲同学将集气瓶中的CO2缓缓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说明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6)如图2所示,乙同学将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并轻轻摇晃试管,产生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药品为暗紫色固体,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3)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实验结東后,发现试管破裂,直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②铁夹未夹在试管中上部
③酒精灯中酒精超过了容积的
④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⑤氧气收集完毕后,未从水中移出导管便熄灭酒精灯
(4)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E,据此推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__。
39、“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上用到大量的高精尖铝合金材料,为什么很少用钢铁材料?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但铝制品为什么比较耐腐蚀?
40、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汞原子__________;
(2)1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3)铵根离子__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