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土豆是云南人民十分喜爱的食物,其中贮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A.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B.从肥料中吸收而来
C.由茎内的细胞制造的
D.由叶制造的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
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黄鹂和柳树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都是保护组织
4、下列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缩回
C.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
D.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5、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核酸属于有机物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D.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月季和长颈鹿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7、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施行核废水排海计划。核废水中含有某些无法被生物分解排出的放射性物质,会对海洋生物乃至整个生物圈造成巨大危害。四种海洋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放射性物质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雪花
B.恐龙化石
C.电脑病毒
D.珊瑚虫
9、为验证植物茎的输导作用,应选用带叶的枝条,这是因为( )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
B.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叶片供给的
10、下列关于消化与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B.小肠中含多种消化酶是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特征
C.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可以乳化脂肪
D.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在胃中进行的
11、张叔叔因工作原因经常喝酒应酬,近来感到食欲差、厌油腻并伴有右上腹疼痛。你推测与之有关的器官可能是( )
A.
B.
C.
D.
12、如图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四组实验操作,在37℃水中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组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为葡萄糖
B.甲组和丙组对照,可以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
C.甲组和丁组对照,可以探究舌的搅拌作用
D.甲组和乙组对照,可以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13、下列是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描述,其中最为确切的是:( )
A.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B.生物只会影响环境
C.环境不会影响生物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14、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同时还含有无机盐、维生素等。粽子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A.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15、某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
组别项目 | 水质 | 水量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的蝌蚪数 |
A组 | 河水 | 500毫升 | 22℃ | 30个 | 28只 |
B组 | 蒸馏水 | 500毫升 | 10℃ | 30个 | 9只 |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没有对照实验
B.水量过多
C.水温不一致
D.水中没有水草
16、“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己秋”。陶渊明笔下的“秋”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秋天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②新陈代谢;③适应环境;④繁殖后代;⑤遗传和变异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17、下面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原
B.一座高山
C.一座城市
D.一群绵羊
18、对如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该过程表示植物细胞分裂
C.该过程表示动物细胞分裂
D.d图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竞争
C.互助
D.捕食
20、夏天的森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主要的原因是植物进行(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就会被环境所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各个方面。如___________(北极熊)、___________(七星瓢虫)、___________(竹节虫、枯叶蝶、花叶螳螂)、动物的速度、植物的气味和色彩等。
22、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它的起始部分必须是______ 。
23、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常用的玻片标本有____、____和涂片三种,显微镜的目镜是安装在镜筒中的,物镜则是安装在____上的,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
24、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5、血细胞分红细胞、白细胞和________,其中红细胞富含________。
26、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______; 另一类是_____。
27、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的种子的瓶子中,火焰立刻____,说明瓶中的____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28、百色盛产很多蔬菜水果,其中西红柿果实的表皮属于_____________组织;芒果的果肉属于__________组织;砂糖桔瓣上附着的白色丝络属于_________组织。
29、能够不经过消化就可以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及 .
30、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前,根据已有的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加入2mL唾液,向B试管加入1m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保温5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支试管中分别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________试管,另一支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将相关内容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____)1.林奈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____)2.达尔文 B生物分类系统
(____)3.哈维 C.生物进化理论
(____)4沃森和克里克 D.血液循环
32、植物白天不需要呼吸,只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_____
33、拟南芥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植物。中国空间站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因素控制拟南芥的开花,实现在较小封闭空间中令植物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可能途径。如图一为拟南芥的结构层次示意图,图二、三为两种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属于______植物(填植物类群名称),它的花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
(2)图一中的a过程表示______,此过程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要经过______,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拟南芥的叶肉细胞结构与图______最相似,拟南芥的叶表皮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
(4)图二、图三中控制生物遗传的结构是[ ]______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
34、请仔细阅读下列关于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认真回忆各结构在显微镜中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并完成下列各题
①镜座 ③反光镜 ④镜臂 ⑤压片夹 ⑥遮光器 ⑦载物台 ⑧通光孔
⑨物镜 ⑩转换器 ⑪镜筒 ⑫细准焦螺旋 ⑬粗准焦螺旋 ⑭ 目镜
(1)对光时所需使用的显微镜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时所需使用的显微镜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的以下四个步骤中,第一步至第四步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