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④⑥⑤
C.②④③①⑥⑤
D.②③④①⑥⑤
2、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转动目镜再移动玻片,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载玻片
D.反光镜上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图所示操作要缓慢,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压破细胞
B.避免液体溢出
C.防止盖玻片受损
D.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4、克隆羊实例说明: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质
5、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胡杨适应荒漠环境的特征有( )
荒漠中的胡杨 胡杨的种子如果落在湿润的河滩,沾上泥沙4~6小时发芽、生根,很快长成幼树。成年胡杨根系发达,主根可深扎于10米以下,侧根及水平根方圆可达几十米。“幼年”胡杨只有一种形状的叶,“青年”胡杨树上有条形、披针形和卵形叶,“中老年”胡杨树叶的形状有四种之多,这些异形叶有利于其在荒漠中生存。 胡杨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稳定河道等功能,但长期缺水会导致胡杨成片死亡。死亡后的胡杨茎干仍可屹立多年而不腐烂,因此有“死而千年不朽”的传说。 |
①死而千年不朽 ②种子萌发迅速 ③根系非常发达 ④有多种异形叶 ⑤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一位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西瓜子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是( )
A.口腔→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7、树木的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8、农业生产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B.夜间对大棚植物进行适当光照可增加光合作用产物
C.移栽树木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D.储存农作物产品时,常提高温度以降低植物呼吸作用
9、“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于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植物→青虫→燕子
10、下列有关马的结构层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马→系统→组织→器官→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马
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马
D.器官→系统→马→组织→细胞
11、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三个编号为甲、乙、丙的培养皿内各放入50粒相同的蚕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所示。甲、丙两组进行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温度℃ | 24 | 24 | 2 |
水分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发芽率 | 94% | 6% | 12% |
A.充足的阳光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12、同学们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由于室内光线较暗,应选用( )进行观察。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13、能为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14、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自然生态平衡的保障。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其栖息地,下列动植物与其栖息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熊猫—高山竹林
B.灰喜鹊—松林果园
C.企鹅—淡水湖泊
D.仙人掌—温带沙漠
15、淳化荞麦的果皮呈红褐色或黑褐色,出面率高,面粉细腻,制作的食品外形光亮,入口滑润。淳化荞麦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6、我们经常食用的白菜、菜花、马铃薯分别属于( )
A.叶、花、果实
B.茎、花、根
C.叶、花、茎
D.茎、果实、根
17、今天考试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鸡蛋。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你认为还要添加下列哪项后使这份食谱更加合理( )
A.馒头
B.炒排骨
C.素炒豆角
D.牛奶
18、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就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9、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 )
①水 ②糖类 ③脂质 ④蛋白质 ⑤无机盐 ⑥氧 ⑦核酸 ⑧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①⑤⑥⑧
C.③①⑤⑥
D.②③④⑦
20、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③放大倍数之和
B.当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太暗时,可以调节⑤
C.将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时需要转动②换高倍物镜
D.将甲中气泡移出视野,需要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21、将菜豆种子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配对起来。
(1)种皮 A.发育成茎和叶
(2)胚芽 B.发育成根
(3)胚轴 C.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4)胚根 D.贮藏营养物质
(5)子叶 E.保护胚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
22、“藕断丝连”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____________组织。
23、外界的空气经过 ________的处理后进入肺,在肺里进行 ________ 。
24、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现象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E.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松鼠摄取食物[____]
(2)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____]
(3)朵朵葵花向太阳[____]
(4)汗流浃背[____]
25、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分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_____________,蛇、鼠、狐、猫头鹰等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蛇和鹰是________和______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流动的。
(3)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4)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_______(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5)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部分和____者。
26、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_________%,对身体健康就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超过血液总量的_________%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
27、下图是有关循环系统某部分的示意图,根据要求填写:(A.C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1)如果B依次代表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是 血管,C是 血管。
(2)当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叫做 ,位于 的近心端。
(3)如果B处为毛细血管网,当A流的是静脉血,C流的是动脉血时,则B是缠绕在 上。
28、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的主要功能,说明如下问题:
(1)和尚长期吃素,但不容易患夜盲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多吃一些烧牛肉、谷物类食物,不会引起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这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肝脏、瘦肉、鱼、奶类等食物,这对治疗贫血有一定的好处,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 .
29、在制作临时切片时,要用毛笔蘸出最______的一片,便于用显微镜观察。
30、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选择目镜是5,物镜是10,物象放大的倍数就是__________倍。
31、将下列左右两边相关的内容匹配起来。
3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少生”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判断对错)
33、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个实验的相关问题:
(1)“测量胸围差”实验测量时,软尺的位置会影响“胸围”的准确度。图1分别表示不同小组测量时软尺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2)王华同学想了解和探究他生活的周围的空气质量,采用了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方法,下面是他在五处各抽测一平方厘米的粒子数,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如图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他生活的周围的空气中每平方米所含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他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
(3)如图4,第1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第2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
(4)污染物的过度排放造成“雾霾”,“雾霾”不仅降低空气质量,而且会对人体的______系统造成严重伤害,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5)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请你写出一条关于“低碳”生活的建议:_____________。
3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_____是植物细胞的结构,[1]_____的主要功能是_____。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7]_____,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4]_____。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5]_____结构。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3]_____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