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这句诗中提到的生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下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层次
B.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没有联系
C.②表示组织层次
D.比植物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
3、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扩大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面积
B.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C.仙人掌的叶呈针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D.叶片向光面与背光面相比,前者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多,有利于光合作用
4、“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这首歌在五一期间爆红网络。关于歌词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种子和花属于一个结构层次
B.种子和花都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C.“小小的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D.“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在胚中
5、兴趣小组对下图几种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菜通过根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B.葫芦薛的茎内有输导组织
C.松树是种子植物,果球是它的果实
D.薄荷是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6、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长白山天池
B.净月潭中所有的鱼
C.长影世纪城中所有的人
D.五女峰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树
7、寻乌县南桥镇的葡萄种植基地里有巨峰、阳光玫瑰、金手指等十多个葡萄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8、火耕水耨(nòu)是一种古老的水稻耕种方式,火耕指放火烧去杂草,利用燃烧后的草本灰作肥料。水耨指将水灌入稻田以消灭杂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为水稻提供无机盐
B.水耨使杂草缺氧死亡
C.水稻与杂草间是共生关系
D.水稻适应多水的环境
9、能成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 )
A.蕨类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苔藓植物
10、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A.粮食晒干再贮存—促进粮食的呼吸作用
B.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降低蒸腾作用
D.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11、关于皮肤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表皮的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产生新细胞
B.皮肤内与调节体温相关的结构是汗腺与血管
C.皮肤被划伤后感到疼痛,说明已伤及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D.真皮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12、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池塘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3、完整的西红柿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表皮破损的西红柿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所属的组织和功能分别是
A.机械组织,支持作用
B.上皮组织,保护作用
C.保护组织,保护作用
D.营养组织,储藏作用
14、如图表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其变化判断该器官是( )
A.小肠
B.肾
C.脑
D.肺
15、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培养液中放一些棉花纤维,其主要作用是( )
A.便于计数
B.增加营养
C.增加温度
D.限制草履虫过快运动
16、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野外采集的变绿的池塘水水样,他们发现一种单细胞生物,这种生物的细胞内有叶绿体,则该生物最可能是( )
A.变形虫
B.衣藻
C.水绵
D.海带
17、夏季,西瓜成为人们的首选水果。西瓜的形成要经过( )
A.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B.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C.传粉→开花→受精→结果
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18、一棵树的生态价值可能比其木材价值高许多,下列对绿色植物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能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19、高达数百米的参天大树,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运输到树顶端,动力主要来自( )
A.输导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20、芹菜炒肉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与猪肉细胞相比,芹菜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
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线粒体⑥叶绿体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1、(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成的。
(2)绝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时需要吸入____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4)动物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有哪些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但是这种能力是_____________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7)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___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________。
(8)生物圈包括___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___大部,_____________的表面。
2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的底部、_____的大部分和_____的表面,其中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_____.
23、种子中的________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环境条件。
2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向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填“清水”或“生理盐水”).刮取的上皮细胞属于__组织,使用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中的__.
25、.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__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_。
26、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
27、人的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大肠能够吸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________吸收的。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________。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________运往全身。
28、我们常吃的玉米属于________ , 子叶有________ 片.
29、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_因素;
30、光学显微镜中,安装目镜的位置是在_________的上方;物镜是要装在_________上,通常可同时装三个物镜;对光时,要调整_________物镜对准通光孔;要观察的玻片需放置在_________上,并用压片夹压住;当观察到的物像偏视野右下方时,需要将玻片向_________方移动,才能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31、将动物的四种组织与其功能连接起来。
①上皮组织 A、收缩和舒展
②结缔组织 B、产生和传导兴奋
③肌肉组织 C、保护和分泌
④神经组织 D、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_______________
32、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切断传染病流行的其中一个环节即可。______
33、如图是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腿部受伤,受伤部位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其受伤的血管是[A]_____.
(2)该同学输液时,针刺入的部位是[C]_____.药物随着血液流入心脏时,最先到达_____.
(3)如果A与右心室相连,C与左心房相连,则[B]表示的是_____.
(4)三种血管中内有瓣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表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培养皿编号 | 种子数/粒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 实验结果 |
1 | 2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25 ℃ | 种子萌发 |
2 | 20 |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25 ℃ | 种子不萌发 |
3 | 2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4 ℃ | 种子不萌发 |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取1号和2号培养皿,底部垫上浸湿的滤纸, 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培养皿放在黑暗的地方,并将它们置于25 ℃的环境中。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3)有同学将玉米换成大米做上述实验,结果都没有萌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胚将发育成幼苗,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