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B.室内起火时要打开门窗通风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面粉加工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2、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但在化合物中显示不同化合价

C.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D.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4、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因加入少量硫酸钠,导致收集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B.用托盘天平称量5.1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砝码和物品放置颠倒,导致称量结果偏小

C.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5、化学方程式:2Mg + O22MgO,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份质量的镁和1份质量的氧气生成2份质量的氧化镁

C.镁与空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D.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6、“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以站立姿势跑出

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

C.打开窗户跳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

7、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是四种元素的粒子

B.①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C.②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D.④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

8、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O2),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9、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前向燃料舱内加注燃料

B.神舟十四号点火起飞

C.打开航天器内灯泡开关

D.在航天器内烧热水

10、《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活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海水晒盐

C.锡砂炼锡

D.烧窑制砖

11、下列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钱学森

C.道尔顿

D.张青莲

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B.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中可以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13、中国北斗,星耀全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Rb属于非金属元素

B.R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Rb原子核里有37个中子

D.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4、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胜利闭幕。下列情景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B.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C.人浪营造海潮图形

D.会场探照灯通电绚丽夺目

1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用于人工降雨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铜常用于制作电线电缆

D.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17、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节假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鼓励开私家车出行,带动经济发展

C.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更多地进行燃煤发电

18、“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②可表示3个N2H4分子

C.③具有可燃性,点燃时必须先检验纯度

D.④属于氧化物

19、如图所示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为“溴”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20、图所示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B.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b增加的质量

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

21、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加油站内能闻到汽油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天冷时,铁路钢轨的缝隙会变大——温度降低,钢轨内原子的体积变小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液化成液氧后,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电解水

B.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D.质量相等的两份KClO3,一份单独加热(a),另一份(b)和MnO2混合加热

2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电解水一段时间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一定质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24、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盛大开幕,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CH3OH))燃料。零碳甲醇可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B.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都没变

D.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5、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碳和冰都是氧化物

B.守恒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26、对下列水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分子的间院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金刚石和石墨都可燃——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酒精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停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根据空气中的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水蒸气、④氮气、⑤稀有气体的性质或用途填空(填序号):

(1)能可用于炼钢、气焊的是_______

2)能使干燥的饼干变松软的是:_______

(3)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是:______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5)可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

28、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如图的“ ”“ ”“”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解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3)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是 。(选填字母序号)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9、用粒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00L的气体压缩到40L的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中含有1.67x1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所给仪器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1)称量固体试剂的质量用____________  

2)用于较少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____

3)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5)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____________

3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数

(2)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镁原子失去______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3)从上表中你能发现该周期有什么特点(回答一个即可)?______

32、(1)在实验室里,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___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应朝向___________ 

(2)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________ (填“焰心”或“内焰”或“外焰”)加热,并用 _______夹持试管,而且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

3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 稀有气体 B C60 C 石墨   D 干冰

1)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是____

2)应用于超导体方面研究的是_____

3)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_____

4)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_

34、制作“蔬菜面条”时,常常在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蔬菜汁,“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和矿物质。取一根普通面条,在面条上滴1滴碘水,可以观察到面条表面呈_______色。

35、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

2)负三价的氮元素 _________

3)干冰_________

42个氢原子_________

36、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现要配制100 千克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比例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图A制取氧气,所需要的药品是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3)若改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其操作方法是______

(5)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

38、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空氧气的体积分数

25.0mL

15.0mL

7.0mL

_________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3)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列举两条)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下列化学符号中的“2”表示了不同的意义①2CO   2N Mg2+   其中表示原子数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用化学符号表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40、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